摘 要:作文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它不仅影响和制约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更直接制约着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因此,从小学中高年级起,教者就要通过多种途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为提升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作文能力;途径;方法
作文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从小学中高年级起,教者就要做有心人,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作文方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指导学生亲力亲为,沉淀生活阅历,丰富作文素材
要让学生在作文时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就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养成亲力亲为、多听多看、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作为教者,要经常有意识地给学生适当布置一些具体的生活和劳动任务,比如洗衣服、打扫家中卫生、学做饭菜、给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洗脚、修剪花木、给花草施肥、松土等。先让他们亲自去做,去体会感受,写作文时,他们就一定会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如写景物的时候,教者不妨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的一角去“写生”。让学生通过对景物细致的观察,将观察到的情结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就比较真实生动了;再如写小动物时,教者尽量提前布置下去,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亲自去和它们嬉戏玩耍,在玩耍中观察小动物的颜色、外形、习性、特点和可爱之处,然后再写出来,就会更生动精彩;写活动场面,教者要让孩子去操场、球场亲自观察场面,参加活动,感受活动过程,就会有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作文时方能具体、生动、形象。
二、指导学生多积累语文知识,丰富作文素材
人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教者要指导和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和课外阅读中,要准备语文积累本,将有用的生活常识、语文知识及时积累到本子上。如好词好句、名言警句、谚语、成语、歇后语、古诗文名句、名人故事、神话、童话等都是积累的内容。时间长了,学生积累的东西自然就充沛了,作文素材就丰富了。
三、教会学生作文的方法,提高作文能力,激发作文兴趣
在作文课教学中,教者要精心准备,成竹在胸,讲评精彩。作文指导课则要从多个方面指导学生,同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一)细化作文要求,多做作文提示,把握作文方向和范围
在作文中,任务越具体,学生思路就越清晰,材料就越翔实,写起来就越容易。因此,在布置作文任务时,教者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生活阅历,多布置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同时做到要求具体、清楚、明确。这样,学生写作时就不会盲目,就能把握作文的方向和范围,不会出现空洞无物或无从下笔的情形。
(二)以范文导航引领,启迪和打开学生的作文思路
作文指导中,教者如果再能及时给学生朗读一两篇和本次作文同类型的精彩范文,就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帮助学生打开作文的思路,学生就有了作文的模型和榜样,对学生的作文帮助很大。
(三)悉心批阅,精彩讲评,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
作文批阅环节,教者一定要站在孩子角度,在批阅中,尽量置身于孩子的生活中。要不带任何成人感情色彩,公正地指出作文的优点、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教者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一个词、一句话,只要写得好,就要批注点赞。作文评语,一般要多些肯定、表扬和鼓励。
作文讲评环节,教者要整体指出本次作文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要表扬和鼓勵本次作文“进步”和“优秀”的学生。同时,精选优秀作文三两篇,让学生本人上台朗读,朗诵完毕,及时点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作文的“成就感”,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激发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四)趁热打铁,二次修改和完善作文
在作文讲评完后,趁学生思维还沉浸在刚才作文讲评的氛围和情境中,趁他们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教者要趁势引导学生在自己原作上做二次修改和完善,一般用不同颜色的笔修改,及时弥补和改进自己作文中的不足。
(五)注重作文互评互改,在评改中学习和提升作文水平
作文互评互改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评改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者要提前制定出评改标准,标准要操作性强、具体可行,最好设置分值和量化,然后让学生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去评改,尽量做到互评互改时的公平公正,避免评改时的随意性和不准确性。
四、指导课外阅读,提高作文素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老师和家长都要重视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每个学期,教者都要给学生规定阅读的名著书目,不但要求他们认真去读完规定的每一本书,还要在每天读完一部分内容后,写出读书心得体会,并做监督检查。孩子读的书多了,阅读习惯养成了,知识语文丰富了,阅读和作文能力就会提高。
五、结语
总之,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离不开作文能力的培养。教者只有依托语文和作文课堂,通过多种途径、方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才能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语文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保初,周靖.作文教学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2-07.
[2]龚春燕,杨勇,郎天燕,等.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04.
作者简介:柳智财,男,汉族,甘肃平凉崆峒人,本科学历,一级职称,任教14年来,曾多次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授予“优秀教师”及“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主要专注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和研究,现任教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韩家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