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苗寒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打造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需从多方面做起,不断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重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要实施分层教学,恰当使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效果;专业素养;师生关系;分层教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0-00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19
课堂是落实教育教学目标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提升的主渠道之一,不断优化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现实需求。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资力量、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因素,使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影响了教学实效,因此如何采取有效举措,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增强专业素养
(一)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灵魂和指引,新时期的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把握新的教育理论,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钻研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书籍,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英语教学水平。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明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发展的教学观。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宰”的角色,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乍一看教师变得轻松了,实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教材、学生、教法和课堂的动态生成都要做好预设,教师必须要充分做好课堂引导和点拨,具备一定的课堂掌控能力。如果课堂引导不好,就会变得一团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从而提升自己。
(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
陶行知曾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科素养对于英语教师的自身发展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非常必要。只有教师的知识厚度增加了,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实现课堂的高效性。首先,教师要提高英汉语言技能修养,具备较高水平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现在很多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好,不完全是“不会教”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自身的积累不够,是“没什么可教”造成的。因此,教师要通过学习和培训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既然是英语学科,就要有能力用全英语授课,还要具有用英语设计和组织游戏、英语教学评价和英语板书的能力。其次,教师要提高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文化修养。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文化,这也是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途径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跨文化意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风土人情、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并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在英语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给学生营造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课堂气氛,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有效果。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能够感染学生;而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持久的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害怕或者厌烦一位教师,上课时就会无精打采,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当学生喜欢或者敬仰一位教师时,在课堂上就会精神饱满,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因此,教师首先要用“爱、勤、范”严格要求自己。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热爱英语教学,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也是教师的智慧和教学艺术的源泉;教师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甘心为英语教学和学生付出。教师还要“立德为范”,做到严于律己、立德树人,凭借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躬身垂范的表率精神、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高超的教学艺术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望,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另外,教师要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将学生看成平等的人,尊重学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坦诚相待,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消除学生的心理防御,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状态、兴趣爱好和学习水平,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使学生获得情感的共鸣。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要教师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就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安全感,消除他们对教师和对学习的恐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发挥自身的潜能,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
三、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的人,不同的学生在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情感智力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传统的模式是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忽视了學生间的差异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主动性的激发,从而降低了英语教学的效率。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倡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施分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推进教学。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程度实施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英语成绩分成A、B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A层次的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提高听、说、读、写方面的英语综合能力,B层次的学生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夯实英语基础,培养学习兴趣。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而课堂是实施这个目标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分层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提问,例如针对教材中的英文歌曲和对话,组织学生分组表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读出或者唱出,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分组、分角色朗读,通过小组展示交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作业进行分层,根据难易程度将作业分成有难度的题、较难的题和基础题三个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选择,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作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