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彪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节日并非如理想中一样更加深化,而是被逐渐淡化,甚至还出现文化断层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必要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并对其中的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使其为教育所用,推动学生教育活动的开展。故探讨传统节日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邂逅”。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0-01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92
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课程实践中融入传统节日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节日的认识,使其愿意主动积极地发展传统文化。
一、传统节日的概念界定、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
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其主要源于中国农历纪年法,包括春节、中秋、端午、清明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还有重阳、元宵、七夕等纪念活动民俗的节日。传统节日主要产生于农耕社会,也是我国的民俗节日,包含时令、节气相关的习俗,这也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哲学思想,那就是“天人合一”。民族节日的逐渐形成,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逐渐积淀,因此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民俗节日,是一笔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元素。比如:赛龙舟、吃粽子、包汤圆等。这些具有时代的价值,需要被传承与发展,同时也值得被传承与弘扬,对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
丰富的文化应用和积极的精神价值追求蕴含在传统节日中,我们应该由内而外,向内寻找,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引导国家的繁荣昌盛。教育部陆续颁布了相关文件,鼓励在教学中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其重要载体就是传统节日,这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在校园中实施传统节日的两种方式
就目前实施来看,传统节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们中小学教师也应该有所作为,那应该如何促进传统节日在校园中的发展?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并不完善,同时也缺少落实的途径。如果仅仅发挥学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可能会导致传统文化和民俗节日文化的教育活动缺乏实效性,仅仅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也不能对文化进行体验和感受,很难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就目前中小学校园来看,主要有两种传统节日文化落地的方式:第一种是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二种是少先队活动。就实际开展情况来看,更多的是少先队活动,基于相关民俗节日的时令,相关人员会在相应的时间段内开展活动,但是活动内容和模式大多相同,仅仅是宣传影响的力度和营造氛围的创意存在不同。以端午节为例,在端午节放假之前,学校会组织学生和家长开展包粽子的活动。但是在包粽子活动的过程中,不需要学生思考,同时也不需要学生进行积极探索,只需要其听教师的话,跟着教师的步伐走就行。至于学生在这个活动中的感受如何,是否学到知识,是否学到技能,是否有收获,没有人关注,导致活动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过程中,不应仅将其看作一个活动,而是应将其作为学生认同和理解民族文化的载体,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悟、思考,从而了解相关民族节日的知识,学习相应的技能,通过“过节”对民俗节日有所了解,从而对民族节日产生认同感,愿意过民俗节日。
三、传统节日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邂逅”的措施
(一)丰富活动形式
对于学生来说,丰富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形式是重要的。可以提高其活动参与度,使其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比如,在开展中秋节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猜灯谜”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再比如,在秋季学期的最后一周,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提前过春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玩烟花,有利于使学生在玩耍中更加了解文化,同时通过烟花,还有利于使学生了解爆竹的来历,了解年的故事,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有着各种各样的诗歌、凄美故事、传说等。节日文化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道德教育资源。在节日活动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主动地去了解节日的诗词、节日的由来、节日的意义。比如,在开展节日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中秋节的起源是什么?中秋节通常有什么习俗呢?中秋节相关的诗句有哪些?面对这些问题,很多学生可能一知半解,因此他们会选择去查阅相关资料,比如网络查找、调查访问等。充分地查找各种相关的资料,然后对其进行整合、处理,从而得到相应的答案。在大多数的节日中,或多或少都有各種各样的传说,甚至各种各样的节俗。因为学生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学生不能充分地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探讨,使节日走进生活。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平均组成几个探究小组,每个组探究一个其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有利于节约时间,同时还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促进其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走进中秋”的活动中,学生就可以分成“寻秋”“食饼”“品名”“诗韵”四组:第一组是对清明节的习俗进行探究;第二组是对清明节的实践活动进行探究;第三组是对清明节的由来进行探究;第四组是对清明节的诗词进行探究。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投入其中,通过网络进行查找,或者通过调查的方式进行访问,甚至购买食物……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通过探索,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动脑、动手能力,学会调查和访问,还可以更好地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也学会了与同伴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对信息进行取舍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