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

2021-10-11 02:40唐永国
学周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文言文高中语文

唐永国

摘 要:高中文言文知识相较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讲,知识比较多,难度也比较大,很多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文言文知识。再加上文言文知识的历史较为悠久,无论是文言文中的语法结构还是词语结构,和现代文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别,而且学生缺少对时代背景的了解,导致文言文教学存在教师难教与学生难学的情况,由此,教师需要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理解能力的重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0-00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09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在文言文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是在学习文言文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弘扬、继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一些教师还是习惯于采用“灌输式、说教式”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工作,这样不仅无法展现出文言文教学中的德育内容,还会让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知识存在一定的心理抵触和厌学心理,由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模式与理念,把学生作为文言文课堂的主体对象,要着重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教育素材,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育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高中文言文知识量、难度比较大,再加上教学时间较为有限,一些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在文言文课堂中主要讲解课本中的一些难点、重点内容,没有去详细分析文言文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精神,致使学生只能够机械式地背诵一些重点的字词含义,完全忽视了对高中生的文化素养以及文言文理解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认为文言文知识较为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缺乏投入文言文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其次,一些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文言文知识点的重要性,在文言文教学活动中,不向学生介绍文言文的写作背景、情感表达等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不能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利于培养自身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最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很多外来文化涌入国内,学生由于受到一些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自身对文言文知识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和一定的学习技巧与方法,不能深刻领悟文言文中蕴含的德育精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更是比较低下。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策略

(一)重视对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文言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培养,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结构的问题,更要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对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要把教学内容局限于文言字词中,而是要结合文言文的特征来更新自己的教育模式与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言文知识,从中真正有所收获。正常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文言文知识的价值,为学生构建科学的文言文学习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语法、句式、字词含义,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探究古代文化,去了解古人的智慧与思想,基于对应时代背景下去思考问题、探究任务,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文言文故事、人物有更为全面的认知,提升他们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增强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深入挖掘文言文中的内涵与思想,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把阅读过程转化成感悟过程,从中来了解文言文中的精确观点,学会总结与归纳。其次,教师一定要注重更新文言文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文言文知识,汲取民族智慧,利用阐述与描述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正确批判事物,做到明辨是非,从而使自己拥有积极的情感价值观。

(二)借助朗读课文深入理解文言文内涵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借助于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内涵,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进一步消除对学习文言文知识的畏惧心理与抵触心理。一般来说,朗读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学会准确发音,更为深层次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在文言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言文中蕴含的人文内涵。首先,教师可让学生在朗读文言文过程中,初步感知文本内容,掌握文本中的语句含义,明确文本中的事物与内容。其次,教师可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内容,重点批注个别段落。再次,教师要让学生去认真品读文言文,让他们从中感受文学素材中的语言魅力。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学会鉴赏文言文,对文言文中的修辞方法、写作模式开展点评,充分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让他们从中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朗读节奏与语气,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循序渐进地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教师也可结合信息技术来展示文言文中的相关视频、图片、动画,并且配上相应的音乐,引导学生去想象文言文中美好的画面,并让学生结合舒缓的语气来朗读文本内容,这样让他们沉浸在生动的情境之中,深入理解文言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无形之中让学生去换位思考,积极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文言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不但能够让学生深入、全面掌握文言文内容,也能够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三)借助文言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文言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知识,充分锻炼他们的文言文理解能力。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本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蕴含着较多的德育素材与理念,教师要做到结合文言故事,引导学生去体验与阅读,实现和文言文作者的心连心与面对面,全面汲取古代文言文中的精髓与内涵。很多文言文内容中都涉及了相关人物事件与历史事件等,在讲解这些文言文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先讲解相关的事件起因与历史背景,也可在教学中制造一些故事悬念,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文言故事分析中,从中进一步领悟人物精神和道德品质,更好地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充分锻炼他们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其次,由于高中文言文知识较为枯燥与复杂,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模式与理念,把文言文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让学生感悟文本内容,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另外,教师也要多多鼓励、肯定每一位学生,对于他们的一些正确理念、观点要及时讨论,指导他们拥有正确的事物辨别能力,面对事物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认知。除此之外,经过千百年的流传与淘洗下来的文言文,属于我国优良的精神文化遗产,在这些文言文作品中蕴含了作者的美好情操与崇高理想,这些都是中国人自豪的精神财富,由此,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文言文故事存在价值;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让学生能够学习作者的伟大情怀与良好的道德情操,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将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要选择高中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开展文言文教学活动,进一步增强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多元化,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且在无形之中让学生对所学文言文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文言文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