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东
摘 要: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没有安全,教育无从谈起,成长成才也无从谈起。文中涉及学校位于城乡接合部,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半寄宿制小学,有60%的学生寄宿在学校,安全成了学校办学的头等的大事。文章从儿童欺凌行为的概念和形式、发展特点、形成原因、教育干涉和应对策略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农村;寄宿制学校;儿童欺凌行为
基金项目: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20]GHB1385)。
一、儿童欺凌行为概述
(一)通过典型案例,了解欺凌事件的普遍性和负面影响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在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时有发生,下面我们列举寄宿制学校部分欺凌事件典型案例。
案例一:张某,男,小学三年级的一名寄宿学生,脾气暴躁,常因一点小事就对同宿舍的同学拳脚相加,在宿舍里被称为“小霸王”。他看到同宿舍同学从家里带来的好吃的东西,伸手就拿,有时还武力抢夺。张某父亲没有固定工作,因为常年腰痛,不能正常出去打工,脾气暴躁,蛮横不讲理,对张某更是时常打骂,寄宿前曾因和原学校的老师闹了不愉快,将孩子转到离家较远的学校寄宿。家长对孩子学习和生活状况不闻不问。
案例二:李某,男,小学五年级学生。寄宿在学校后,不合群,易动怒,身体强壮,对同学有攻击性行为,经常谩骂同学,缺乏规则意识,班上的同学见到他都躲得远远的。李某父母离异,且常年外出打工,对李某缺少关心和陪伴。李某一直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对他纵容溺爱。
类似的个案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普遍存在,如果不及时预防和制止儿童欺凌行为,不关注欺凌行为高发儿童的身心健康,不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这些儿童长大后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对于儿童校园欺凌决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矫治!
(二)儿童欺凌行为的概念和形式
1.儿童欺凌行为的界定:儿童欺凌行为是指同学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言语、肢体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或敲诈勒索,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行为。主要包括肢体欺凌、语言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
2.儿童欺凌行为常见的形式有四种。一是肢体欺凌,如随意打人、推人、踢人,甚至咬人,随手抢别人的东西。二是语言欺凌,包括辱骂,对别人大喊大叫,嘲笑以及讽刺等。三是社交欺凌,如故意孤立和排挤他人,背后说他人坏话,给他人造谣诬蔑。四是网络欺凌,包括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恐吓他人,对他人实施语言暴力,制造传播谣言等。
二、儿童欺凌行为的发展特点
1.通过对寄宿学校儿童的观察,我们发现在众多欺凌事件中,身体欺凌多于语言欺凌,且身体欺凌造成的后果比其他欺凌行为更为严重。一旦发生矛盾冲突,部分欺凌行为高发儿童会立刻用抓、打、脚踢甚至咬的方式来暴力解决问题,而不单单使用语言欺凌。
2.在生活中,欺凌现象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通常男生的欺凌行为明显多于女生,且强度大于女生。男生主要采用身体欺凌,女生主要采用语言欺凌。
三、儿童欺凌行为的成因
(一)儿童欺凌行为存在遗传基础
通过长期观察和查阅有关科学资料,我们发现,出现高频欺凌行为的少部分儿童,存在一定的遗传基础。攻击行为高发儿童大脑的右半球完形的认知能力较弱,左半球抗干扰能力差。遗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约占50%,个别儿童有先天的高欺凌行为人格特质。
(二)儿童時期是社会行为的“模仿期”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andura通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实验发现,儿童常常出于模仿、炫耀、实现他人认可等原因对他人进行攻击。从受欺凌的对象看,这些受欺凌儿童大部分性格内向、敏感,或懦弱,或腼腆,或家境贫寒,常常是他人嘲笑、排挤的对象,也往往会沦为校园欺凌的目标。
(三)家庭教育理念缺失和教育方式不当导致儿童高频欺凌行为
1.家庭教养方式不良。引发欺凌行为的教养方式主要是专制型及溺爱型教养方式。农村的家长经常通过打骂等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模仿习得了暴力行为,长此以往,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甚至以欺负弱小者为乐,另有一些孩子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性格懦弱,在校沦为被欺凌对象。
2.家庭不和睦。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父母家庭观念淡薄,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闻不问,有些家长因为文化程度不高,不会处理家庭矛盾。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缺少家庭温暖,父母冷漠,忽视孩子的感受,存在家庭暴力。
3.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绝大部分寄宿生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对孩子缺少陪伴,更不知如何教育孩子,不知道如何让孩子应对冲突,家长向孩子灌输“宁做狼、不做羊”和“以暴制暴”“他打你也打”的家教理念。
(四)学校教育缺位引发儿童欺凌行为
学校方面,重智育轻德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惩戒机制,法制教育缺失。批评教育或简单惩罚,难以形成警示和震慑。欺凌者不知道欺凌行为已触犯法律,被欺凌者不知道可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五)媒体不良报道诱发儿童欺凌行为
网络化信息时代,看电视、玩游戏、上网聊天已融入儿童生活,暴力和游戏暴力的画面屡见不鲜,令人担忧。实验研究表明,短期观看暴力电影和接触暴力游戏能增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长期接触暴力媒体(动画片、游戏、图片、音乐)将导致儿童形成欺凌人格特质。
四、儿童欺凌行为的教育干预
1.平衡育人与教书之间的关系,把育人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通过活动创设唤醒儿童内心深处的善良,让儿童形成有爱、宽容、勇敢、正直、有团队精神的健全人格。
2.控制欺凌行为的诱发刺激。学校要为小学儿童提供宽敞明亮的学习活动空间,不提供繁杂拥挤的活动场地,不提供有欺凌倾向的教具学具(如枪、刀、剑等),避免儿童产生暴力行为。学校还要为儿童提供自主选择的体验性游戏区域,以及足够多的活动用具以避免儿童之间产生冲突。
3.通过宣传栏和横幅进行欺凌警示。在校园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杜绝校园欺凌呢?可以张贴宣传标语,利用宣传栏宣传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和造成的后果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4.用正确的方法应对校园欺凌。在学校我们要多交朋友,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团结友爱尊重理解他人;不给同伴起绰号,不歧视弱小的小伙伴,遇到矛盾学会主动化解;不与同学积怨;在校期间,不要将贵重物品带来学校,更不要炫耀自己的财物,避免被人敲诈勒索;平时多锻炼身体;不崇拜欺凌文化,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我们学校通过不断总结、反思,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明确了儿童欺凌行为的特点、成因和应对策略。通过教育干预,提升了学生的法律素养和维权意识,形成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理论,使研究理论落实到了日常管理和教书育人之中,消除了儿童欺凌行为,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儿童远离校园欺凌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颖.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成因及应对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0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