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君君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写作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卷面分数,同时也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新媒体环境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方式要能够不断创新,同时要善于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提升学生的素材敏感性,锻炼学生良好的素材积累意识,充分借助新媒体生动活泼的形式,循序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新媒体;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及工作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互联网也被称为电视、广播、纸媒之外的“第四媒体”。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接触信息素材的渠道被大大拓宽。同时,学生在各个平台发布日志、博文、心情、说说等的热情也很高,其语言的创新性和心情表达的细腻性可圈可点,令家长和教师都十分欣赏。但当脱离新媒体环境后,回归课堂写作时,学生依然面临写作兴趣不高、写作缺乏条理性、故事叙述干瘪、观点表达不够鲜明、论证缺乏说服力等多重问题。学生的语言表达越来越趋向网络化,而学生自身的综合写作水平却不能有效提升,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思考的一个重点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要探索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扎实推动学生写作综合能力有效发展。
一、新媒体环境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有效凸顯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写作表达的兴趣
传统模式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多围绕教师出示的题目而展开,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直观素材的展示,这不便于为学生深度剖析题目内容。很多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准备阶段,而且随堂作文对时间限制比较多,学生往往仓促下笔,写出的作文质量不高,也缺乏新意。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在引导学生作文时,除了围绕课堂内容而展开之外,可以通过更多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手机App等多种平台同步推送,让学生在课前主动进行素材的整理和收集工作,这样给予了学生更多准备的时间,也更好地凸显了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性地位,同时他们的观点阐述可以更加鲜明,在素材的创新性运用方面也有更大的空间,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写作表达的兴趣。
(二)有效拓宽素材积累视野,激发学生写作表达的灵感
传统模式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多以文字的形式呈现,无论是阅读素材还是最后的作文题目,都是通过扁平的文字来呈现,这样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表达兴趣。新媒体时代作文选题空间获得了极大的开放,同时写作素材的呈现方式也更加灵活。教师可以从网络上选取一段视频,先让学生进行观看,通过声、光、影、色等多种途径调动学生对素材的生动感知。在此基础之上,再让学生尝试写作,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灵感。学生对于素材的理解可以更加充分,学生表达出的观点也能更加精彩。
(三)新媒体环境下资源的复杂性,影响学生写作语言的规范性
新媒体环境下,素材呈现的渠道被极大地拓宽。但是,网络信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除了一些有益进步的信息之外,也有一些有害虚假的内容。学生自身由于缺乏理性的价值判断,极易受到其中消极思想的影响。譬如一些低俗的内容会影响学生学习进取的积极性,一些视听娱乐信息极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语文学习专注力。另外,网络上一些不规范的语言形式、错别字、过于新奇而失去内容价值的语言信息等,也会影响学生良好写作价值观念的树立,从长远来看,还有可能影响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展开原则
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新媒体时代为学生畅快写作,个性化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便利优势。同时,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更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便捷互动的优势,让学生可以广纳博采,积极进行多方面的尝试。
(一)写作训练的常规化
新媒体时代高中语文写作训练要能够做到日趋常规化,摒弃单纯依靠课内指引学生开展写作尝试的传统思路,让学生随时、随地、随处可以展开写作尝试或者思维训练。例如,上学的路上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学生觉得非常感动。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微博、群组发言的方式,及时进行记录和整理。借助新媒体让学生及时捕捉生活中的一些新鲜素材,同时及时在遣词造句方面进行有效的尝试,可以为学生课内文本写作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师生之间也可以随时捕捉一些鲜活素材进行思维训练。如教师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看到了一幅非常生动的漫画,就可以把图片分享到群组,让大家根据图片讨论一下发现了哪些信息,并鼓励学生们快速创编一些小故事。写作训练的常规化,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让学生轻松快乐进行写作训练。
(二)写作训练的互动性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互动沟通的渠道被极大地拓宽,写作训练也要与时俱进,呈现出相应的互动优势。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尝试进行故事的改编或续写。新媒体时代,抖音成为广受公众欢迎的一个新软件。抖音平台上有很多素材就非常经典,教师可以把视频分享到群组,让学生们说一下自己的一些观点。通过一些鲜活的事例,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提取能力,让学生可以提炼观点有效表达。另外,对于学生的作文,除了由教师进行分数的点评之外,可以让学生以匿名方式上传到平台,学生之间相互点评修改,增强学生学习借鉴意识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交流活动,通过学生的互评互改,进一步提升学生行文逻辑的严谨性,并针对性纠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逻辑不当、立意不高等问题。通过长期循序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有效提升。
(三)写作训练的思辨性
思辨是写作展开的一项核心内容。新媒体时代,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写作素材,而在对这些素材进行整合运用的过程中,还要能够凸显思辨性,让学生学会有选择的接纳和运用。例如,《朗读者》作为一档文化综艺节目,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而在公众对《朗读者》一片赞扬的同时,还有一些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认为《朗读者》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回归文化本身,它只是截取了一些经典篇章的某个部分,用影视的形式来呈现,它给观众带来了一定的视觉享受,但并不能从本质上唤起人们对读书的重视。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保留学生思辨质疑的权利,鼓励学生对某些素材进行剖析时,既要看到其先进性,又要对本身价值进行有效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