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炫
(广东培正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8030)
2016年,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又把“课程思政”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早日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落实此根本任务,则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其中明确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2]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专业必修课《综合英语》是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3]本课程进行时,师生间频繁而活跃的互动,为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思政教育的提供着必备了条件和有力保障。任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引导者与实施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4]本文将以何兆熊主编的教材《综合教程第2版》第四册第一单元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Never[5]为例,分析在本单元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中,如何融入相关的思政内容。
本文是英国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前首相丘吉尔1941年在母校哈罗公学所作的演讲。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中,丘吉尔回顾了自从他上一次访问母校至今10个月英国及世界整体发生的巨大变化,并对二战期间风云变幻的全球格局作出透彻的分析。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在此多事之秋,丘吉尔提醒英国人民表象往往具有欺骗性,不能被表象蒙蔽,鼓励国民绝不言败,永不放弃,时刻保持昂扬斗志,与国家共度时艰,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将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他大声疾呼,英国人民绝不能屈服于敌人的淫威之下,千万不可被貌似强大的敌人所吓倒。最后一部分里,丘吉尔以歌明志,把哈罗公学校歌中的“darker黑暗”改为“sterner严峻”,站在历史的高度看问题,激励英国人民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应对未来的挑战,不畏强敌,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为夺取战争的最终胜利而奋斗不息。全篇结构紧凑,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向读者展现了丘吉尔炉火纯青的演讲才能和高超的写作技巧。[6]
完成宏观历史背景的铺垫,紧随其后的是本文作者温斯顿·丘吉尔的介绍。丘吉尔出身于贵族家庭,毕业于名校哈罗公学,集政治家、军事家、演说家、历史学家、作家等多重身份于一体,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在领导英国人民最终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中功不可没。[6]同时,他博览群书,词量惊人,著书立说文采飞扬,语言功底深厚非凡,演讲才能炉火纯青,被美国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具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并凭作品《不需要的战争》于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02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曾进行了“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100 Greatest Britons)”的调查,票选结果丘吉尔荣登榜首,可见其巨大的人格魅力与时代影响力。
教师备课过程中,要精心遴选补充材料,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学术修养等相关德育元素的“触点”和“融点”,通过对教学案例的设计运用,以“润物无声”“如盐化水”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传递给学生。[7]
正式开始单元学习前,教师在“超星学习通”软件中上传二战及丘吉尔的相关知识普及视频,并要求学生查阅同时期中国历史形势的相关资料,以表格横向对比或小组ppt展示的方式于课上进行分享。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二战期间中国经历的许多重大事件(抗日战争、百团大战、南京大屠杀等)进行回顾、梳理和反思,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重要性,珍惜如今得来不易的太平盛世,初步传达“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思政内涵。
除了小组的现场展示外,课上教师会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设置为问题抢答环节,既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又能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下一环节自然过渡到丘吉尔的名言分享。教师精选其中几个(1.A pessimist sees the difficulty in every opportunity; an optimist sees the opportunity in every difficulty.悲观主义者在每个机会里看到困难;乐观主义者在每个困难里看到机会。 2. Success is not final; failure is not fatal: 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成功不要紧,失败不致命;继续前行的勇气,才最可贵。3. Courage is what it takes to stand up and speak; courage is also what it takes to sit down and listen. 勇气是能站起来侃侃而谈,也是能坐下来静静倾听。 4. Destiny is not a matter of chance,it is a matter of choice;it is not a thing to be waited for,it is a thing to be achieved。命运不靠机缘,而靠抉择。命运不是等来的,而是争取而来的。)给学生进行解释与翻译练习,并鼓励学生结合相关例子表达看法。丘吉尔作为著名的演说家,一生中留下许多珍贵的格言,学生通过此方式,初步领略丘吉尔所使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如对称、重复、头韵),为后续课文修辞特点的学习分析打下基础。他们在此练习里既能得到翻译与表达能力的锻炼,又能潜移默化中向伟人学习其优秀的品质,立下高远志向,日后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词汇教学中的体现。文化引入部分结束后,下一个作业是进行单词的预习。教师指定一组同学以PPT和录屏的形式,讲解新词的相关用法(词根、近反义词、固定搭配、例句等),把视频放在“学习通”,为其他同学的课前预习作铺垫与参考。这样的词汇学习方式,不仅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锻炼他们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与操作技能,还能培养他们互相帮助、团队协作、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小组推动全班,比老师课上生硬讲解满堂灌效果更佳。老师于课上可以布置相关习题,在“学习通”里现场完成打分,根据具体情况挑出重点单词进行精讲,提高教学效率。
在词汇讲解过程中,教师也可在句子的选取中进行思政内容的渗透。例如:讲到persevere的中译英例句“如果你把工作坚持下去,最终会取得成功的。If you persevere with your work, you will succeed in the end.”,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工作观;提到flinch时的英译汉例句,“Chinese people did not flinch in the face of COVID-19 but fought back bravely. 面对新冠疫情,中国人民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反击。”在词汇拓展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坚持不懈的重要性,鼓励他们面对挑战需积极自信,表现出充分的毅力和决心,意志必须坚定,不可轻言放弃,畏缩不前。同时,教师可结合当前实际,拓展出紧贴时代的新例句,比如:讲到stern时的例句“在过去的2020年,中国共产党的应对能力成功通过新冠肺炎这一严峻的考验。In the past 2020,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passed a stern test of the response capacity.”;讲到stand in the gap时的例句“著名专家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抗击新冠疫情时挺身而出,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The Medal of the Republic was conferred on Zhong Nanshan, a renowned expert who has stood in the gap and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ountry’s fight against the COVID-19 epidemic.”,以例句向学生灌输热爱祖国、相信共产党、敬重英雄的品质。这样,通过词汇的拓展与延伸练习,就深化了“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两大思政内涵。
2.语篇教学中的体现。对新词的认知到位,能为接下来的语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讲开篇第一句Ten months that have passed have seen very terrible catastrophic events in the world —ups and downs, misfortunes— but can anyone not feel deeply thankful for what has happened in the time that has passed and for the very great improvement in the position of our country and of our home? ,可以“terrible catastrophic events, ups and downs, misfortunes”为契机,与学生一同回顾2020-2021年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重要事件,如世界新冠肺炎肆虐、美国大选、法国恐怖袭击、英国正式脱欧、东非蝗灾等,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拥护和平、保护环境的意识。接着,以“the very great improvement in the position of our country and of our home”为切入点,回顾我国过去一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如中国经济在世界率先实现正增长、“嫦娥五号”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月亮轨道无人交会对接、民法典诞生更好保障人民权益、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通过并实施等等,鼓励学生课后自主阅读相关中英双语新闻,在了解国事、拓展知识面、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多方面感受“家国境况的改善”,体会国家的繁荣与富强,真真切切发出“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的感叹。
在重点长难句的解析中,也可适时进行思政教育。例如“Appearances are often very deceptive. ”和“Never yield to the apparently overwhelming might of the enemy.”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外表具有欺骗性,为何不能屈服于貌似势不可挡的强敌,为何要以相同的态度对待胜利与灾难,让他们明白,不可因一时的胜利而得意忘形,也不用为暂时的失败而萎靡不振,要坚持才有机会迎来胜利的曙光。也可结合当前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让学生进行句子仿写、摘抄、畅谈体会。例如“Britain, other nations thought, had drawn a sponge across her slate. But instead our country stood in the gap. ”此处把主语换成China,刚好就是中国之前面对新冠疫情的真实写照。虽然西方各界普遍认为我国会因为严峻的疫情而输得一败涂地,但恰恰相反的是,我国挺身而出。中国国力日渐强大,抗疫之战中敢为前锋,披荆斩棘,通过多项有效手段快速控制疫情的扩散,把硬骨头一个个啃下。有力对抗疫情的同时,还肩负起大国责任,以开放大度的心态与全球共享抗疫的宝贵经验,帮助别国克服困难,走出逆境。
在回答课文相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选取关键字,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方式更简单清晰地呈现答案,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并在课堂展示中加强口语表达能力,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例如第二段的问题What did Churchill mean by saying “we must learn to be equally good at what is short and sharp and what is long and tough”?学生画出如示思维导图,层层递进表达对句子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谈及中国短中长期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再比如文章最后一部分的问题Why did Churchill replace the word darker with sterner? 学生通过表格对比两词在语义和情感基调上的差异,逐步明白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要对未来满怀希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每一个困难,要相信这些挑战只是对我们能力与品质的考验,只有咬紧牙关迈步向前,才能到达“千锤百炼始成刚”的境界。
语篇精读,同时也是教学相长之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家国情怀”、“民族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视野”等思政元素得到广度深度相结合的渗透。
3.修辞教学中的体现。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导入环节里丘吉尔的名言及使用的修辞手法,自然过渡到课文。教师可要求学生找出课文里出现的修辞手法及其例子,共同探讨分析这些手法的作用:通过重复,成功渲染气氛,使演讲全文紧凑,一气呵成;通过近义词,避免机械重复,文采飞扬;通过反义词,使演讲逻辑性、呼应性、完整性愈加凸显;通过隐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鼓励学生摘抄有用的句子进行背诵和仿写,为日后的写作提供富有参考价值的素材。课后可在“学习通”里提供中西优秀领导人的演讲视频(如电影《至暗时刻》)和文本《王毅:迎难而上,为国担当,奋力开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等材料,让学生从修辞、语言、内容等方面汲取精华,写一份新冠期间国家领导人鼓励全国人民坚持抗疫不放松的演讲稿,为最后的拓展活动作充分准备。
文化引入与课文精读结束,整个单元的学习已过3/4。作为单元压轴的拓展活动,所占学时虽短,但其重要性绝不可小觑。因此,剩下的 1/4课时必须注重课内任务与课外延伸、教材内容与思政元素、教师引领与学生主导的多维结合,充分发挥巩固与升华的正面效果,才能对整个单元教学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拓展活动需建立在学生发挥自主性、完成课后作业、精心准备活动的基础上。为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教师先要求全班同学课前准备一份200词内的课文总结,现场进行展示。接着结合“学习通”里的视频与文本,按照各小组的兴趣,分别进行电影配音、领导讲话同传模拟、演讲稿作业展示等活动,并进行互评与教师点评。课堂活动展示时,同学们准备充分、热情度高,善于把过往知识与新学内容相结合,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在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过程中,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思想觉悟上也得以提升。课后布置拓展阅读《英汉翻译技巧之句子中心的翻译》与翻译作业《习近平治国方略》,强化写与译的能力训练,使教学达到先立足于课文,继而跳出课文,最后高于课文的效果。在这以学生为中心的饱含思政元素的专业核心课里,老师是引导者,需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勇当主角,使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以加强,在学术修养、爱好和平、关注社会、心系国家、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意识有所提升。从思想层面看,有助于形成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放眼于世界、拥有国际视野的同时,着眼于中国国情,避免崇洋媚外、盲目自谦的倾向。
总之,在《综合英语》中进行思政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及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可在学科特点、教学改革、学生需求等方面挖掘思政内涵,从课文导入、中心思想、词汇理解、段落精读、翻译练习与写作训练等环节嵌入思政要素。当然,《综合英语》课的教学设计不宜为了课程思政而将语言知识过度碎片化,教师需切记专业内容依然是课程讲授的重中之重,要注意课程思政内涵度的把控,思政点的插入应是自然的而非刻意的,不可顾此失彼,以保持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及科学性,内容传授与觉悟提高相得益彰。授课教师要适时、恰当、自然地进行思政教育,传授西方文化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等融入到课程中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