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辉
【摘要】利用史料开展情境教学,提出有效问题驱动学生,可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一是回归历史情境设问,构建合情合理“历史解释”素养的前提;二是从历史人物角度设问,构建合情合理“历史解释”素养的关键;三是在批判质疑中设问,构建合情合理“历史解释”素养的保障。三位一体,在“立体”的历史情境设问中培育“历史解释”素养之花。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设问;历史解释素养
一、问题提出
随着史料教学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由于缺乏一些有效的情境设问,史料教学中史料与课堂的核心知识之间不能有效融合,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思考,对历史的理解不合情也不合理,有些生硬或者勉强,形式化严重,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在《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中,本课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和日益密切交往两个方面来阐述海峡两岸交往的重要史实。两个方面因果相连、互相促进,党和国家采取措施缓和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使两岸交往日益密切。对于台湾问题以及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演变的复杂性,学生要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理解。经过对教材的研究处理,笔者决定从三个方面设计问题:一是“回”到历史现场中设问;二是从历史人物的角度设问;三是在批判质疑中设问。通过情境中设问,有利于学生深入历史情境中去设身处地地思考,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回”到历史现场中去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学会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理解历史,从而合情合理地解释历史。
二、回到历史现场中设问,构建合情合理“历史解释”素养的前提
“历史是关于人的历史,需要关注不同时空中人的生活状态,并用历史所学去解释和理解。”教材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政策开始叙述的。新中国成立前台湾的历史,教材没有详细叙述,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要把这一部分补充上。1945年前的臺湾历史,虽然时间跨度大、范围广,但是对认识台湾的历史地位来讲是很重要。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台湾的地图和历史时空坐标轴,从夏商时期的“岛夷”到1945年台湾从日本人手中收复,回归祖国。
“回”到历史现场中设问案例: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一: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台湾通史·风俗志》
材料二:台北、台南、高雄等各个城市,有从清朝以前就沿用下来的老地名,如重庆路、南京路、太原路,迪化街、咸阳街、临潼街、开封街,这都是大陆人去台湾开发居住留下的历史遗迹。这些命名包含了开发、经营、守土、坚持、发展时无穷的辛劳和汗水、辛酸和痛苦、认同和思念。——古继堂:《台湾地名与中华传统文化》
材料三:台湾民俗与大陆相同,两岸的中国人都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台湾人的民间礼数、待客之道、茶酒文化、婚丧嫁娶之礼等,与大陆也毫无二致。台湾、福建等省的许多居民都共同尊奉妈祖。
情境设问1: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假如你是台湾的一名初二学生,你的爷爷是广东省东莞市的一家大族,在解放战争时期随国民党到了台湾,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介绍一处历史遗迹或者当地的民俗,比如:太原路、春节。字数在200字以内。
设计目的:学生从地缘、血缘、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体会台湾与大陆同根同祖,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加深学生对台湾历史的理解,史料才能被合情合理地解释,体会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血浓于水的情谊,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历史事实。
教师出示史料:
材料四:(中、美、英)三国之宗旨:……日本所窃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中国。 ——1943年《开罗宣言》
材料五:1945年7月26日,以美、英、中3国宣言形式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并重申1943年12月1日的《开罗宣言》必须实施。
情境设问2:如果你是1943年的一位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兵,你从家乡台湾来到大陆参加八路军,在战场上收听到《开罗宣言》,得知你的家乡台湾很快就要解放了,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请用200字进行描述。
设计目的:让学生“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把学生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下,体会他此情此景的决择,合情合理地理解历史。“强调人物在当时的环境下的反应,读者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这一历史人物上,体会他的喜怒、哀乐。”
综上史料情境所述,学生可以得出这样的历史解释“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这样的历史解释合情又合理,为我们接下来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政策教学做好铺垫。
三、从历史人物的角度设问,构建合情合理“历史解释”素养的关键
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呢?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我们尝试让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去提出问题,把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思考自身存在的困惑与矛盾。这种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更加重要。
从历史人物的角度设问案例: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历史人物张士忠,原名许郎秀,1938年生于浙江象山石浦镇渔山岛,1949年2月全家16口人(全岛共93户487人),一起被国民党政府带去台湾。他因外出留在了大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张士忠都没有收到亲人的消息。1962年,他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在21岁那年还做起了船长。大概在1974年,张士忠收到了台湾家人寄来的第一封信,是台湾的哥哥托一个叫柯为民的德国华侨寄来的。我也通过柯为民,给台湾的亲人寄去了一些石浦海鲜,都是我们家乡渔山岛的特产——淡菜干和海蜒干。我想,他们应该都非常想念家里的味道。到八十年代的时候,两岸开放探亲。台湾“小石浦村”的村民开始一批一批地回来看望亲人。1988年,我的哥哥嫂嫂们也回到了石浦。他们走了33年,所有回来认亲的人都是带着眼泪的。那年,我的第二个孙子出生。我们一起回到渔山岛,在老家门口拍了很多照片。只是我的爸爸妈妈,没能再回到这里来看看。
情境设问3:假如你就是张士忠,请你跟大家说说,为什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收到亲人的消息”?设计目的: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情境问题,围绕历史人物张士忠设问,深入历史情境,梳理教材知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情境设问4:假如你就是张士忠,1974年,你能收到台湾家人的第一封信,请你从两岸政策变化方面谈谈原因? 八十年代,你的哥哥嫂嫂们也回到了石浦,两岸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设计意图:通过历史人物张士忠遇到的疑难问题,让学生体会张士忠的历史困境,寻找问题的原因,明白当时两岸的政策。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解决新材料、新情境的问题,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情境设问5:假如你是张士忠的哥哥和嫂嫂,回到离别33年的家乡后,看见乡亲父老以似曾相识的故乡旧貌换新颜,请结合两岸关系的变迁谈谈你有什么感想?
从历史人物的角度设问,让学生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思考问题,站在复杂的历史条件下,理解当时历史人物的决择和反应,促进学生加强对历史的理解,从而形成更加接近历史的解释。
四、在批判质疑中设问,构建合情合理“历史解释”素养的保障
批判性思维是指面对材料、信息,不盲目轻信,通过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突破思维定势,纠正偏正,全面客观认识历史,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教師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甚至互相冲突的史料,冲击学生的惯性思维,为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提供抓手。”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六: 1999年7月,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 2004年3月20日,台湾“大选”,台湾民进党领导人陈水扁疯狂叫嚣“台湾独立” 。
情境设问6:假如你是张士忠的哥哥和嫂嫂面对岛内的“台独”势力,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你将做出那些实际行动?如何利用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与台独势力作斗争?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展示材料:
材料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通过设计冲突的史料情境,学生在对比分析统一的因素与分裂的因素中,感受祖国统一任务的艰巨性与复杂性,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和平终能战胜对立,开放总能战胜封闭,融合总能战胜割裂,交流总能战胜隔阂,亲人之间,没有解不开的心结。
家国情怀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之一,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相结合,引导学生站在民族复兴的角度上看台湾的未来,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的必然。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祖国统一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升华情感,涵养家国情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课采用情境设问教学,以祖国统一为主线,主要内容包括:追根溯源、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日益密切交往三个部分,分别从三个视角设问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之花。“回归”历史现场设问是解释之花的花苞,从历史人物角度设问是解释之花的关键,在批判性中设问是解释之花绽放的保障。这花就是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历史解释”素养依托史实,对史实的认识来源于我们对史料的解释和运用,“历史解释”要合情、合理、合逻辑,又要在冲突中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形成更加全面、客观和科学的历史解释。
参考文献:
[1]王芳.基于历史解释的模块整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6):24-26.
[2]宋旭飞.回到现场促进学生理解历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10):94-96.
[3]徐飞.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7):60-61.
责任编辑 陈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