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杨立英 王文义 孙艳雷
[摘 要]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国家的不断发展,多元的文化思想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加强中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已迫在眉睫。为了加强中学生的爱国思想,树立中学生爱国意识,利用数学史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格外重要。首先通过对中学课堂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分析,实际与理论相结合,指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利用数学史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启发中学数学教师如何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 中学数学课;渗透;数学史;爱国主义教育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南宁师范大学考试招生研究专项“自学考试代数类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2019ZJY043)
[作者简介] 张 浩(1994—),男,四川达州人,南宁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20级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杨立英(1974—),女,河北河间人,博士,南宁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和基础数学研究;王文义(1997—),男,山东青岛人,南宁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20级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6-0169-04 [收稿日期] 2021-05-18
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崛起,世界各国的思想、风俗、文化已经悄然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侵蚀着我们的民族文化,尤其对思想处于萌芽状态的中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因此,加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已迫在眉睫,中学教师应关注如何提升学生的爱国思想。尤其在数学史渗透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数学史中挖掘与爱国主义思想相关的知识元素,并利用这些相关知识元素引起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的共鸣,进而形成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培养建设国家和勇于奉献的时代新人。
一、中学数学课堂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分析
从古至今,我国教育的出现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教育的文化内容与方式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充实与改变,而以“学校”这种群体的教育模式也延用至今。无论是古代的私塾或者现今的中小学校,学校教育的目的自始至终是为了“育人”,“育人”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知识技能的教授,二是思想品德的教育,换言之即德育。因此,作以下两点分析。
(一)数学史在德育渗透上的价值分析
为适应国家新课改的转变,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已经从单一的知识掌握到整体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应具有爱国情怀、服务于社会的精神、具有法制意识等,要逐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学生要受到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1]。而数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发展历程中穿插着无数先人智慧的结晶,涌现的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的事迹也不胜枚举。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数学史的知识,渗透相关的德育内容,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促使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思想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数学史在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分析
数学家F·克莱因曾言,科学的教学方法只是诱导去做科学的思考,并不是一开头就教人去碰冷漠的、经过科学洗练的系统。推广这种自然的真正科学的教学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历史知识[2]。可见数学史在数学技能的训练和数学能力的提升等有着巨大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应用数学史将相关数学知识进行串通,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知识整条发展线,提升逻辑思维,逐渐形成严谨、辨证等优秀数学品质。并且课堂中穿插的一些小故事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3]。教师还可以根据数学史的内容相关内容进行教材设计,一个良好的课堂设计,能够让整堂课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这样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最大化。
二、应用数学史渗透爱国主义思想的意义
一个国家的每一位公民,不管是学生、家长、医生、教师、工人等,也不管从事于何种工作,都应具有爱国主义的思想品质。爱国是华夏子孙流淌在血液里的优秀传统,是一个国家富强的精神基石。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力量[4]。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我国一项国民教育,是国家对每个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民是否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是否团结一致,关系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未来。青少年像冉冉升起的太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更需要培养爱国主义思想[5]。因此,在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来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加深的爱国主义主义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国家和民族意识,对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有着难以估量的意义。有了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公民,国家和民族在面对任何困难时,才能凝聚力量。自新冠病毒暴发以来,世界多国都陷入了经济的瘫痪、社会的混乱、医疗系统崩溃等困境之中,成千上万的,失去了工作,失去家庭,甚至失去了生命,在灾害面前单个人的力量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然而,正是在极其严峻的情况下,我国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阻击疫情的发展,不但让人民得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而且经济取得了稳步得发展。这些情况在外国看来,无疑是匪夷所思的,他们不敢相信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在让欧美国家束手无策的疫情下,使整个国家几乎不受影响,他们内心一直在呼喊,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来如此轻描淡写的对抗令他们头痛不已的疫情。答案毋庸置疑是爱国情怀、民族情怀的滋养,是无数人为之奋斗的结果。当吹响抗疫号角的那一刻,每位公民,都迅速的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之中,涌现无数的仁人志士、先进事迹。例如:心系病患的张定宇,作为医院的院长,他没有选择以家庭和自身生命安全为重,当疫情来临时,每天都战斗在一线,工作十几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让他几乎病倒,可他却没有丝毫退缩,争分夺秒的去挽救病人的生命;高龄院士李兰娟,心系国家和人民安慰,在夜以继日的为抗击疫情出谋划策,一个高龄老人,不顾自己生命的消逝,在國家危难之际,展现自己的人生信仰与价值;火神山医院的修建,短短时间内修筑的挽救生命之地,背后不光是我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更是数千名工人不休不眠取得巨大成果,一方有难,八方来援,他们用自己的辛勤的汗水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家和人民本就是一体的,而正是爱国主义思想、民族思想将其牢牢的拴在了一起,才能产生战胜任何困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