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效化教学导入构建研究

2021-09-29 16:16:54章倩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有效策略高中数学

摘 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学、有效的课堂导入,可奠定课堂教学的基调,帮助教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姿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因此,关注数学课堂导入,不断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一线数学教师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7-0044-02

收稿日期:2021-06-25

作者簡介:章倩(1985.12-),女,江苏省扬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教学十讲》中,针对“有效”教学进行了全面地概述,提出有效教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教学目标、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组织和开展教学.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却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通常情况下,科学、高效的课堂导入,可最大限度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想学、乐学”的心理状态,最终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姿态参与到知识探究学习中.

一、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概述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在上课的初始阶段中,灵活引用多种素材、手段、方法等,引申出需要讲解的内容,以达到激活学生求知欲望的目的,并促使学生由此进入到课堂学习中.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可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从不同的维度和角度激发、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等;同时,有效的课堂导入还具备承上启下的价值,也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有效衔接起来,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新知识探究学习中.

在具体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课堂导入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1)照本宣科.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将其直接灌输给学生.这种课堂导入模式生硬、呆板,难以真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2)盲目追求新奇.还有部分教师在开展课堂导入的时候,为了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常常过分追求新奇,忽视了课堂导入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常常导致课堂导入流于表面形式,难以真正实现其价值;(3)定位错误.也有一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自己视为课堂的中心,忽视了学生已有知识掌握情况、思维发展水平等,而是单凭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进行预设.在这种课堂导入模式下,常常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致使课堂导入效果不佳.

二、高中数学有效化教学导入构建策略分析

1.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的的导入方式,主要是借助数学问题这一途径,带领学生逐渐进入到数学新知识学习中.基于此,高中数学在开展问题导入的时候,应立足于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能力、思维发展特点,结合所要讲述的新知识,精心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在数学问题的引导下,逐渐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例如,在“弧度制和任意角”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先带领学生针对所学的数学问题进行了思考,包括:角的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等概念,接着指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对象限角和终边在坐标轴上角的表示方法进行思考.这一问题导入,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契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可最大限度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想学、乐学”的心理状态下,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学习中.

2.情境导入

依据建构主义研究理论,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中,应立足于理论知识与情境的联系,将知识置于特定的情境中,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感受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最终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优化课堂导入的时候,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途径,精心选择针对性的导入情境,引领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体验中,设身处地感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以“什么是向量”这一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就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实验情境:先给学生准备好实验器材,给学生演示了一个物理实验,引导学生在物体位移、速度和力三种既存在大小又存在方向的量中,逐渐导入向量这一概念.接着,教师在这一实验情境中,告诉学生向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如此一来,通过情境式的课堂导入,可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体验、观察中,不知不觉收获数学知识,并进入到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学习中.

3.借助图片或者视频进行导入

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不仅为传统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也实现了知识“动态化、形象化”展示,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了课堂学习效果.在具体的高中数学课堂导入中,基于数学知识的特点,如果采用直接导入的形式,学生在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的影响下,产生抵触的心理,最终促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面对这一现状,高中数学教师在优化课堂导入的时候,就可借助现代化教育方式,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最终促使学生在形象地感知下,快速了解数学知识,并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例如,在“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教学中,教师在优化课堂导入的时候,就借助了多媒体的方式,利用图片、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三维立体空间,促使学生在空间几何体直观感知下,对各个方面不同视角的图形进行了形象地感知.除此之外,教师在优化课堂导入的时候,还可采用实物的形式,引领学生从三视图对应的方向,对实物进行观察.如此一来,彻底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更好地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学习中.

4.生活化导入

在最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立足于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知识的应用.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在优化教学导入时,还应立足于“生活即教育”的原則,借助生活素材进行课堂导入,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学习中.例如,在“指数函数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就借助了这一导入方式:先给学生展示了世界人口增长数据,指导学生在生活化的素材中,对5年后、10年后、100年后的世界人口数目进行计算,分析我国采取计划生育的原因.学生在对人口增长方式的计算中,可逐渐唤醒学生针对指数函数性质的求知欲望,最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学习中.

5.悬念和类比导入

高中数学教师在优化课堂导入的时候,还可应用类比和悬念的方式,引领学生在针对性的导入中,参与到新知识学习中.具体来说,教师可结合本章节所要讲述的知识点与前面的数学知识点进行类比,指导学生在类比的过程中,逐渐打开自身的思维,进而促使学生参与到新知识学习中.例如,在“对数函数性质”课堂导入中,就采用了类比导入方式,引领学生对“指数函数”进行类比,促使学生在类比的过程中,循序进入到“对数函数的性质”学习中.同时,在这一导入方式下,学生还能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并从中寻找新旧知识的不同之处,最终实现高中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在优化课堂导入的时候,还可借助悬念式导入模式,先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悬念,引导学生在悬念的引导下,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

综上所述,课堂导入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初始阶段,奠定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基调.基于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效果不佳的现状,应结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问题、情境、生活、图片和视频、悬念和类比等导入模式,不断提升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传贵.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相关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4):39-40.

[2]周鹏.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途径与实践研究[J].教师,2021(03):61-62.

[3]张金娥,王瑞.课堂导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2):27-30.

[4]周鹏.在巧妙的课堂导入研究与实践中落实高中数学核心素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2):65-66.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有效策略高中数学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51:58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4:19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1:59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