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疗法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21-09-29 12:51黄圣草许俊道傅启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2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

黄圣草 许俊道 傅启地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意识增强,是获得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迷茫,处于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独立与依赖、竞争与求稳的冲突当中,情感世界充满风暴。如何引导初中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实现健康成长是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将园艺疗法应用于初中心理课教学和个体辅导中,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发展社会、调节情绪等,获得内在成长力量。

关键词:园艺疗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7-0046-03

一、园艺疗法概述

(一)园艺疗法的概念

园艺疗法是指通过植物、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及与植物相关的各种活动,维持和恢复人们身体与精神机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1]。园艺疗法起源于英国,最早可追溯到1699年,《英国庭院》一书中提到:“在闲暇时,您不妨在庭院中挖挖坑,拔拔草,静坐一会儿,这样会使您永葆身心健康,这样的好方法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园艺疗法是以园艺为媒介,以人为对象,方式灵活多样,简单易操作,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二)园艺疗法的理论取向

1.负荷(overload)与唤起(arousal)理论

克雷夫(Relf)提出的超负荷(overload)与唤起(arousal)理论认为:“ 现代人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往往将身体与心理的感官知觉掩蔽了,使其受到外来的刺激过多而产生压力,而借助植物环境与景观可以有效减轻压力”[2]。学者梁仲容也支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参与者在从事园艺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生命的意义,锻炼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学习更好地管理情绪并使心灵得到满足,从而有效地提高心身健康水平[3]。

2.沉浸理论(flow theory)

1975年,米哈里·契克森米哈首次提出沉浸理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4]。学生参与浇水、种植、园艺创作等活动,专注力提升,感受心流,享受乐趣。

3.注意力恢复理论

卡普兰夫妇认为柔和的自然界之美常带着美学的乐趣,能够让人尽快从疲劳状态中脱离,恢复注意力。

4.多元智能理论

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分别是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后来增加的两个是自然探索和存在智能。园艺疗法融合了多种学科,学生参与园艺疗法活动时促进其智能的发展。

二、园艺疗法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一)园艺疗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教师将园艺疗法应用在心理课程中,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学生以新的方式走出课堂,走向自然,亲近植物,主动发现生活和自然的美好,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植物的内涵,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植物成为人与人沟通的媒介,培养与他人的协调性,培养社交能力,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园艺疗法在心理课堂中的应用,一般是遵循“准备—与植物互动—交流—调整—反馈”五个程序。在准备阶段,学生走近自然或搜集花、叶,营造积极主动的氛围和激发积极的情绪状态;与植物互动阶段,引导学生在设定的主题和规则当中积极体验,用心体会,形成专注投入的状态;在交流阶段,建立讨论小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调整阶段,结合积极的体验和感悟,联系现实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反馈阶段,对活动过程进行回顾,进行整合,提炼并挖掘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指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5]。

教师可根据上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灵活应用园艺疗法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以下是园艺疗法在初中心理活动课程常见主题中的应用。

(1)自我认识:开展“我为绿植代言”“我的植物名牌”“我是男生”“我是女生”“一片叶子”“我的自画像”“我与植物共成长”等主题活动,对自我进行积极探索,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做更好的自己。

(2)人际交往:开展“绿植的聚会”“植物曼陀罗”“美丽的懿湖”“绿植T台”等主题活动,以植物为媒介,促进人际互动和沟通,培养社交能力,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3)学会学习:开展“花果飘香”“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茶香满室”“自然储物箱”等主题活动,打开视觉、嗅觉、听觉、触觉、五感,进行观察、投入、识别等的探究。

(4)情绪调节:开展“我的情绪客人”“落英曼陀罗”“我为春天添点绿”“为生命点赞”“嫩叶与落叶”等主题活动,降低学生的防御,帮助学生疏导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

(5)生活和社会适应:开展“我们的班级树”“叶说拖延君”“树的故事”“植物全家福”“与植物的生命对话”“叶的四季”等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认识生活的变化,体验生活带来的挑战,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

(6)升学与择业:开展“许愿树”“椰子树下的对话”“野百合也有春天”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未来发展,做好初中阶段的人生选择题,对未来充满期待。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