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思维视域下解题思考路径分析及教学建议

2021-09-29 15:15丁夏男
地理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综合思维教学建议

摘 要: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试题侧重贯彻“综合思维”这一主线。笔者从“综合思维”视角出发,将2021年浙江高考试卷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大主题,并分别剖析其解题思考路径,最后提出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建议,以期更多的地理教师关注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不断深入研究地理教学策略,搭建教学与考试之间的桥梁,实现“以考促教”。

关键词:综合思维;思考路径;试题探析;教学建议

一、基于综合思维的解题思考路径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19年版)》作为新高考命题指南性文件,在“学科素养”中指出:学生在面临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时,要运用思维的综合特性去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创新[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时能够以“综合”的角度来考虑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相互联系,对各要素关键点能够从本质属性出发进行分析[2],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自己的思考来揭示地理事物及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全面多维地去考虑地理环境特征,辩证地探索地理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高考背景下基于综合思维的解题思考路径如图1所示。

二、基于综合思维的各类地理试题的解题思考路径

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部分试题中蕴含着综合思维命题的理念,笔者运用地理学科分级方法,将涉及试题分为“自然地理类综合思维试题”“人文地理类综合思维试题”“区域地理类综合思维试题”三大类10小类(表1),并对部分典型试题基于综合思维视角进行解题思考路径的探析。

1.自然地理类试题

(1)地球运动类试题。

例1.(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试题第19~20题)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具体做法是: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圆。图2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

19.甲地位于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

20.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一年中某时刻地面上昼夜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图3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题思考路径:第19题,依据材料中“半圆以杆长为半径所绘”,得出其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45°;依据图形中影子方向判断此时为二分日,推测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得知当地纬度大约为45°N;根据东北平原在40°N以北,华北平原大部分位于40°N以南,四川盆地处于30°N附近,珠江三角洲处于低纬度,得出答案为东北平原。第20题,根据上题甲地位于45°N,可判断经度差之间的纬线长向北递减,若从甲垂直上方向下看,其左右两侧的经线是对称的,得出正确图像。本题要求学生从影子方向与光源方位、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角两条情境线索展开思考,形成多维的思维链。

参考答案:19.A   20.B

(2)气候类试题。

例2.(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试题第24~25题)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图4为我国东部地区两测站位于冷、暖锋面下方时,自下而上垂直方向不同高度测得的风向、风速变化图。

[圖4]

24.有关测站上空锋面类型、锋面位置、风向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冷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西北风,锋上东南风

B. 冷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北风

C. 暖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西南风,锋上东北风

D. 暖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

25.图5中与测站周边近地面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

图5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题思考路径:第24题,依据材料中“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结合锋面气旋知识,联系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范围、锋面距地面不同高度风向的变化,综合分析得出暖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第25题,依据等压线a>b>c,进一步推测:③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右侧,可知甲地此时为暖锋过境。本题要求学生在锋面气旋的概念以及锋面气旋中气流运动图像的基础上进行复杂思考,形成“气候类”主题的锋面气旋思维网。

参考答案:24.D   25.C

(3)地质地貌类试题。

例3.(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试题第1~2题)图6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

[图6]

1.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2.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气温          B. 土壤          C. 地形          D. 光照

解题思考路径:本题两个小问可结合图形情境并借助黄土高原已有的思维关系链(气候、水文、地貌、植被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降水大且集中,在流水侵蚀的作用下黄土高原产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受地形影响,植被集中分布在水土保持相对较好的低洼处。

参考答案:1.B   2.C

(4)水文类试题。

例4.(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试题第27题)

材料一: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大多数海雾均属此类。风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海雾的形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雾频发的海区之一。

材料二:图7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8为图7中甲地不同风向下成雾频次图﹐图9为西北太平洋沿145°E经线上成雾频次时空分布图。

(1)甲地最有利于海雾形成的风向是                  。145°E经线上﹐每年3月至6月﹐海雾频发南界不断往               (填方位)移動。

(2)简析甲地所在海区风力过大、过小均不利于海雾形成的原因。

(3)从水汽来源的角度﹐分析甲地夏季海雾频发的原因,并说出甲地所在海区夏季海雾对海运影响较大的理由。

解题思考路径:本题以海雾的形成及分布设置情境,要求学生构建如下水文思维链:雾的形成及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思维的逐步推动中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1)西南;南   (2)过大,不利于水汽凝结;过小,不利于水汽输送   (3)原因:暖流表面温度更高,蒸发量大;多偏南风,利于暖湿空气输送;理由:夏季航运繁忙;海雾范围广。

2.人文地理类试题

(1)人口类试题。

例5.(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试题第6~7题)表2为2019年全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

6.甲是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7.四大地区中

A.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

B.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

C.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丙、甲、丁、乙

D.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以重型工业为主

解题思考路径:本题就“人口问题”要求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思维链: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会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不是负值,因此人口减少的因素应从人口迁出层面考虑;从表中所示人口空间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对人口吸引力大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是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

参考答案:6.D   7.B

(2)产业类试题。

例6.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特征明显,图10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局部图。

[图10]

10.甲农业带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A.柑橘、水稻          B.苹果、小麦

C.甘蔗、玉米          D.葡萄、土豆

11.图示农业带内实行地区专门化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粮食危机

C.农业科技           D.经济效益

解题思考路径:本题基于农业区位布局和发展知识,要求学生以具体区域情境为载体,考查农业因地制宜的理念及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农业区位布局”思维链:美国农业专业化布局在不同的纬度和地形区形成不同的农业带,农业带的形成是由市场需求所决定的。

参考答案:10.A   11. D

(3)交通类试题。

例7.(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试题第14题)图11为2005年和2015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交通圈域示意图。

[图11]

14.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上海

①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  ②吸引人口迁入,迅速扩大规模  ③增强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④强化服务功能,壮大第二产业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题思考路径: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理解交通空间变化,形成集聚效应及影响的思维链:交通集聚利于上海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增强上海对周边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强化上海的服务功能,壮大第三产业。

参考答案:14.B

3.区域地理类试题

(1)世界类试题。

例8.(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试题第28题)图12为非洲部分区域略图﹐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大部分矿产品通过海运出口。图13为图12中①河附近两测站年内降水分配图。

[图12]

(1)从支流流量变化看,①河丁城以上河段支流多          河﹐以下河段支流多          河。从河流补给角度﹐说明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图中甲、乙、丙三地土壤厚度逐渐增加,简析其成因。

(3)指出图示区域矿产品运至港口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解题思考路径:本题以世界地理非洲部分区域略图及该区域某河附近两测站年内降水分配图为情境背景,涉及陆地水体相互关系与河流形态的特征、纬度地带性分异原理应用和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等知识综合体,考查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综合知识解答区域问题的能力,形成复杂的思维结构。

参考答案:(1)常年;时令;以雨水补给为主,丁城以上河段雨季较长,丁城以下河段雨季较短   (2)由甲至丙,降水量增加,气候更加湿润;植被生产力增加,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增强   (3)铁路;矿产品适合铁路运输和水运,但该区域河流水运价值较低,且有铁路连接矿区和港口。

(2)中国类试题。

例9.(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试题第26题)

材料1:图14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图14]

材料2:表3为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

(1)与甘肃、宁夏相比,简析青海人均粮食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2)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从生产活动角度﹐说明该问题的发生过程。

(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提出图示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解题思考路径:本题以中国局部地区略图及西部三省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数据表为情境背景,要求学生能够把“农业的区位条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多个知识点结合起来分析区域农业形成的条件等多层次问题,构建知识点关联度较高的思维框架。

参考答案:(1)人均耕地少;高寒区域,耕地生产力低   (2)荒漠化;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植被破壞,地表裸露,在风力、流水的侵蚀下沙化   (3)采用先进节水技术,提高利用率;加强管理,优化配置。

(3)流域开发类试题。

例10.(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试题第8~9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图15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

[图15]

8.该类型小流域内

A.上游人口密集、小城镇广布

B.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

C.下游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

D.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

9.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上游洪水威胁严重 B.中游地质灾害频发

C.下游水体污染加剧 D.滨海滩涂湿地锐减

解题思考路径:从流域综合开发思维链着手:运用流域优势要素,使效益最大化;流域综合开发应以流域治理为中心,以优势要素系统开发为重点,多方兼顾,实现全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8. C   9.  D

三、加强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建议

1.关注问题整合,进行综合思维拓展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学生能够对问题情境进行辨别,运用实证数据来分析事物的内部架构及问题内在关系,即要求地理教学关注问题。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师从“问题整合”的视角来进行思维的展开,构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要素联结—问题解决”的关系链条,建立基于“问题链”的学习结构,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关注问题“衔接点”,合理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形成深度学习的思维品质。

2.关注实践活动,进行综合思维深研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学生创新性地去解决生活实践中各种真实情境问题,新高考关注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倡导把实际研学与地理基础知识理论相结合,引导学生用“地理眼”去洞察世界,从而主动探究事物中蕴含的地理原理规律,并把实践中的感知和体验上升为研究的理性认识,逐步建立起地理知识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结,形成实践意义上的“意识链”。如在户外观察时,学生依据地图寻求探究区域,与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地貌特征、气候特点、河流形态、土壤构成等要素相关联,了解区域演化的过程,推测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升其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关注主题教学,进行综合思维归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联想、类比、引申等思维方式进行“思维建模”,即要求学生经过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形成模块化的“主题”。教师在常态化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按照“自然类”“人文类”“区域类”进行归类,在大类之中划分小的主题单元,如在遇到考查河流的相关问题时,学生在解题时能够回忆起“河流主题”由“河流位置、补给类型、河流特征、流域开发”等知识板块构成,并能明晰各部分知识的组成要点,从宏观视角对具体问题进行系统化分析,最终形成“地理知识主题”模型。

4.关注信息技术,进行综合思维创新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学生适应社会信息化趋势,通过各种方式获取解决问题的信息,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求,合理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多层次、多维度对新信息进行加工,深刻理解新信息的本质,对新旧信息进行有机耦合,形成综合性的分析、概括。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的背景下,地理教师也要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如在讲解“热力环流”时,可以先提供“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冰川风”“高原风”等关键词,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这些现象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揭示“热力环流”规律的形成链条并应用于新的学习情境,形成“演绎—归纳—演绎”的学习模式,促进教学创新。

*资助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专项资助重点课题“基于微课程的高中地理微专题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效果研究”(2020ZA44)。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猜你喜欢
综合思维教学建议
漫溯学生思维之湖,科学导航促思启智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科素养
以整体思维统筹卓越法律人才本科教育
环视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政治之新视角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中西文化差别之源:大小关系相反的时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