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桃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塑造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水平。同时,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依靠多维互动、交流对话,可完成合作学习、互动交流以及生本互动交流,在持续互动交流的全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加深学生对语文课综合应用能力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文章根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提出了以学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对策。
关键词:以学为本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2095-624X(2021)31-0004-02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培训行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革除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必须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角度考虑,以树立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为关键突破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和魅力,反映小学语文的人文特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对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了科学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实践活动,现将一部分教学经验梳理为以下几点。
一、合理提升学生的主动性
坚持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上必须不断创新,务必先确立课程目标,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技能。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宜采用正确引导和督促的方法,激励学生独立探索与自主学习。在分配课程内容时,教师务必明确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对学过的内容形成理性的认识,并可以深层次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述的观念、感情。
例如,在学习《丁香结》这一课时,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把握教材中的关键句子,组织学生多次朗读课文内容,进而正确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所讲述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作者看似只是围绕丁香这种植物进行了描述,但其实也根据丁香的特点引入了一些诗句,分析了丁香结所承担的愁怨。结合课文的道理和寓意,教师必须不断引导学生深层次阅读课文,在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时,为学生设计具体的阅读题目,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作者在围绕丁香展开描述时还讲解了哪些内容。
二、合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语文学习并不像其他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形成一定的惯性思维,它更注重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教师必须重视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教师必须依照课程内容调整课堂教学视角,从学生找寻问题、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等不一样的角度考虑,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并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教学《穷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向学生详细介绍作者在写该小说时的俄国历史:阶级斗争前所未有地恶化,资产阶级持续盘剥老百姓的血汗钱,他们的日常生活奢侈且道德沦丧,可是最底层的劳动者日常生活却极端贫苦。这篇课文便是紧紧围绕着最底层劳动者来进行描绘的,他们痛苦的日常生活和崇高的品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分析这篇课文中的侧面描写技巧时,教师可主要分析场景描写、角色心理活动描写和对话描写,让学生带着积极主动的感情走入角色的内心深处。因此,在组织学生说说自身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多方位深入探讨和沟通交流。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贯彻落实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心每一个学生,理解学生的感情观念和个人行为。当今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包含许多知识点,学生会觉得有一些知识点很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应帮助学生艺术化地了解知识。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和思维能力为基础,采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将抽象的语文基础知识转换为栩栩如生的教学课件,为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写景文章时,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收集本地的风景图片或视频,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照片或视频,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用文本所叙述的情景,学生理解的难度会有所减小。以《草原》这篇课文的学习为例,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见到草原的景色,而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将草原的景色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可结合课文内容对草原进行全面了解。在解读课文内容时,学生也可以依据通过信息技术看到的景色和作者的文本进行比照,进而更深层次地体会文章的内涵。
四、科学研究设计,趣味性化互动交流
在小學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倾听、表达与沟通交流,发展学生的协作精神,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开展社会交际活动。因而,教师应激励学生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多维互动交流对话,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多维互动交流对话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该互动主题活动有不一样的互动目标,具有多层面、多方位等特性。小学语文教师应灵活开展师生对话、生本对话,有效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科学规范地开展课堂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状态。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总体目标,教师应依靠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导入阶段需要设计难度适宜的问题,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并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有关话题,但必须确保互动交流全过程可以吸引学生。
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不但有文字,还有插图,这能使学生对其有更为具象的了解。另外,应用插图进行对话,有利于学生将文本和插图融合起来开展学习。因此,教师将插图与文本融合在一起进行多维会话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根据文本和插图充分掌握课文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中的插图设计对话,这样可以在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比如,《将相和》这篇课文中的插图就与课文内容的第三个小故事有密切的联系,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将课文内容大概分成三个部分以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主要分析与插图有关的情节。教师可提问:“依据课文中的插图,细心思索,分析这张插图跟课文中的哪段小故事有关系?”学生都可以讲出“负荆请罪”这一个小故事。教师组织学生依据插图说说自己推断出它是“负荆请罪”的原因。有学生强调:“画面中裸着上身并单膝下跪的人便是廉颇,因为他的身上背着树条。”教师再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这时候有学生强调:“这应该是负荆请罪中的‘荆。”教师再度询问:“这和别的树条有哪些不一样?”学生依据插图来发表意见。这样一来,根据画面中的角色及姿势等,学生选准课文内容中与之相对应的句子,非常好地完成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对课文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