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何 婷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只有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才能判断人体的正常和异常,因此解剖学是医学各学科的基石,是医学生的重要必修课。传统解剖学教学模式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难以对人体结构建立良好的空间想象,知识内容多而学时有限导致教学过程只能以理论灌输为主。上述问题导致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人体器官结构毗邻关系难以较好掌握。本文以系统解剖学课程为切入点,进行了“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的实践。
系统解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学生普遍反映的医学基础必修课中较难的课程之一。
首先,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目前在课堂教学中,96学时的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从人体九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研究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生长发育,讲授学时相对不足。其次,解剖理论知识内容抽象,传统课堂教师讲解一次的情况下,学生接受能力有限,需要反复多次学习和理解。最后,系统解剖学课程实验课上学生缺乏实践,动手机会不足。现有实验教学方式多为教师手持游离标本讲授,学生听并观察,没有动手实训解剖器官了解其结构特点的机会。
系统解剖学的授课对象为大学一年级新生。新生对解剖知识的渴求度较高年级学生高,处于新鲜期。在医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解剖知识始终贯穿,由于人体结构复杂、医学专业术语晦涩难懂,对于刚接触的学生来说,掌握解剖学知识点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刚入校的医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较高年级差,从高中强灌输的教学氛围转向大学自主学习的过程,还需要一段时间来习惯。同时,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也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各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热点。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弥补教学学时不够的缺陷,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新教学模式,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教学知识点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对解剖知识的求知欲,让学生将被动记忆转化为主动思考探寻答案,提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从而提高成绩。
首先,学生自主完成在线学习平台“学习通”上的教学章节知识点任务。教师通过“学习通”在线对教学内容和解剖知识点进行简洁回顾,利用客观题快速在线测试,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接着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聚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由教师提出项目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探究,形成项目解决方案。每一个小组分别介绍所学到的项目内容,由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见下表)。
“项目驱动式”教学设计
续表
项目的开展与实践以小组为单位,既增强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又激发学生互相讨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采用自愿及男女搭配的分组原则,小组成员四或五人。每个小组组长的选取根据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责任心等条件挑选。组长负责将具体项目任务进行细化分工,协调平衡各个组员关系,监督组员学习进度,督促项目任务完成。
“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能使医学生掌握人体九大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生理功能及其生长发育规律,并能将教学内容和临床实际应用相结合,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将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有机融合,同时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获得上取得创新,让学生在课上课下有较多学习时间和思考时间,努力将系统解剖学打造为“金课”。
“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实施形成性评价体系,多维度对学生进行考核,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建立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相互融合的多元化、动态化学习成果考核体系。一是过程性考核,包括考勤、在线学习、课堂提问等,考核学生课前和课后对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是阶段性考核,主要通过分组讨论、总结报告、思维导图等形式考核学生对项目内容所包含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三是总结性考核,期末考试采用试题库随机抽取考题,包括选择、简答、论述等多种题型,适当增加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的解剖考点,使医学基础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检验学生对解剖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
“项目驱动式”教学结束后,对参与教学改革班级的30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86.67%的医学生认为增加了医生的职业感,80%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启发思考,73.33%的学生认为促进了知识的学习(见右图)。
“项目驱动式”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分析
“项目驱动式”教学实施中,任教教师根据系统解剖学课程的特征、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等,设计每个章节知识点的学习任务单,明确每周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适当的项目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性,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及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作为学生,在项目式教学开展前,需要进行相应模块的线上自主学习,完成线上教学视频的学习及相关测试题。然后针对项目式教学,通过查阅文献、网络搜索、小组成员讨论等方式,收集教学项目相关资料。项目准备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可以在线交流或者线下讨论。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是项目选择。项目的来源最好是和临床实践内容有关,可以最大限度地在理论教学环节贴合临床应用,做到教学、临床无缝对接。在项目设计时,也可以把分散的教学知识点有机组合起来,通过熟悉项目,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熟悉临床,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这样能更快地适应后期的临床见习和实习。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水平。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不仅从理论上进行归纳总结,给出要点、提示和注解,而且要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更好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