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天麻蒸制、干燥工艺的优化

2021-09-27 09:37娜,王进,王蕾,黄凯,刘
中成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鲜品巴利天麻

周 娜,王 进,王 蕾,黄 凯,刘 圣

(1.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 合肥230038; 2.安徽亚泰天然植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金寨237300;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Blume 的干燥块茎,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1],主要含有酚类、有机酸、甾醇、多糖等成分[2⁃4],其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 等是主要有效物质,具有镇静、抗抑郁、抗阿尔兹海默病、抗高血压等作用[5⁃8]。该药材种植以安徽、湖北、陕西、云南、贵州等省产量最大,其中安徽以金寨、霍山、岳西为主产区[9],但前期调研发现,金寨天麻采挖后未及时加工,而且加工前保存条件及时间不一,有水煮、硫磺水煮、硫磺熏蒸、自然晒干等方法,导致其质量参差不齐[10⁃11]。因此,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金寨天麻蒸制及干燥工艺,以期为该药材产地加工提供参考。

1 材料

1.1 仪器 Agilent 126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DHG⁃9240A 型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三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S4 数显恒温水浴锅(江苏金坛市金城国胜实验仪器厂);FA2004 型电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S105DU 型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KS⁃500VDE/3 型液晶三频超声仪(昆山洁力美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药材 天麻鲜品于2019 年10 月30 日采自六安市金寨县长岭乡,经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刘守金教授鉴定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Bl.的块茎。它分为5 个等级,即特级天麻(>250 g/个,长度15~17 cm,最大直径5~6 cm)、一级天麻(200~250 g/个,长度15~16 cm,最大直径4.5~5.5 cm)、二级天麻(150~200 g/个,长度13~15 cm,最大直径4~5 cm)、三级天麻(100~150 g/个,长度11~13 cm,最大直径3~4.5 cm)、四级天麻(<100 g/个,长度9~11 cm,最大直径2.5~3.5 cm)。

1.3 试剂与药物 天麻素(批号110807⁃201809)、对羟基苯甲醇(批号111970⁃201702)对照品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巴利森苷A(批号62499⁃28⁃9)、巴利森苷B(批号174972⁃79⁃3)、巴利森苷C(批号174972⁃80⁃6)、巴利森苷E(批号952068⁃57⁃4)对照品均购自成都普菲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腈为色谱纯(美国天地公司);磷酸为色谱纯(上海苏懿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纯净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水(含0.05% 磷酸)(B),梯度洗脱(0~5 min,3% A;5~15 min,3%~10%A;15~18 min,10%~17.5% A;18~35 min,17.5% A;35~45 min,17.5%~25%A;45~45.01 min,25%~3%A);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5 ℃;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270 nm。色谱图见图1。

图1 各成分HPLC 色谱图

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各对照品适量,置于25 mL量瓶中,乙腈⁃水(3 ∶97)混合溶液溶解定容,即得(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 质量浓度分别为100、30、362.6、101.8、102、102.2 μg/mL)。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药材粉末(过三号筛)约2 g,精密称定,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50 mL,称定质量,超声(120 W、40 kHz)处理30 min,放冷,稀乙醇补足减失质量,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 mL,浓缩至近干无醇味,残渣加乙腈⁃水(3 ∶97)混合溶液溶解,转移至25 mL 量瓶中,混合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2.2”项下对照品溶液,乙腈⁃水(3 ∶97)混合溶液逐级稀释2、5、10、20 倍,各取10 μL,在“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以对照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回归,结果见表1,可知各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表1 各成分线性关系

2.5 方法学考察

2.5.1 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2.2”项下对照品溶液,在“2.1”项色谱条件下各进样测定6 次,测得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 峰面积RSD 分别为1.15%、1.74%、0.96%、0.87%、1.06%、1.13%,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5.2 稳定性试验 精密量取“2.3”项下供试品溶液,于0、6、12、24 h 在“2.1”项色谱条件下各进样测定1次,测得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 峰面积RSD 分别为1.32%、2.18%、2.25%、1.98%、2.21%、1.83%,表明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

2.5.3 重复性试验 取药材粉末约2 g,共6 份,精密称定,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 含量RSD 分别为2.6%、1.17%、1.43%、1.42%、1.54%、1.39%,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5.4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各成分含量已知的药材粉末约2 g,共9 份,按照2015 年版《中国药典》 四部“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分别按照80%、100%、120%水平加入对照品溶液各3 份,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 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 为 96.25%、99.1%、96.41%、99.58%、100.01%、98.91%,RSD 分别为1.26%、1.38%、2.15%、0.96%、2.21%、1.53%。

2.6 鲜品保存方式及时间考察 种植基地或农户采挖天麻时,不是采用边采挖边蒸制加工的方法,而且通常存放3~6 d 待其全部采挖后集中加工。取当天采挖后鲜品若干,一部分于24 h 内加工,其余分别于室温(10~25 ℃)、冷藏柜(2~8 ℃)保存3、6、10 d,洗净泥沙,取一级品,普通蒸锅加水常压蒸制45 min,切薄片(2 mm),60 ℃烘干至水分不超过12%,粉碎,过三号筛,HPLC 法测定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 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保存方式、时间对天麻鲜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n=3)

由此可知,室温下药材采挖后24 h 内蒸制或保存3 d后蒸制时,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均符合2015 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规定,但相对于24 h 内加工下降38%;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 总含量相对于24 h 内加工,含量下降45%;室温条件下保存6 d及6 d 以上时,天麻出现霉变现象,故室温条件下天麻采挖后24 h 内蒸制最适宜,如短途运输或来不及加工,则必须于3 d 内蒸制加工。另外,冷藏条件下天麻、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及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 总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保存6 d 后蒸制时,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接近2015 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天麻项下不得少于0.25%之规定,故药材采挖后以3 d 内蒸制为宜,如短途运输或来不及加工,则必须于6 d 内完成。

2.7 蒸制时间考察 取当天采挖后天麻鲜品若干,洗净泥沙,普通蒸锅加水常压蒸制,水沸腾至蒸锅周围冒圆蒸汽时计时,特级、一级、二级品蒸制15~60 min,三级品蒸制10~25 min,四级品蒸制5~20 min,取出,中间横切开,游标卡尺测量长边直径A、短边直径B及中心未熟透区域的长边直径a、短边直径b,计算熟透度α,公式为α =×100%,各等级天麻蒸制后切薄片(2 mm),60 ℃烘干至水分不超过12%,粉碎,过3 号筛,HPLC 法测定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 含量,结果见表3。

表3 蒸制时间、熟透度对天麻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n=5)

由此可知,蒸制15 min 后,特级、一级品熟透度分别为67.1%、85.5%;蒸制30 min 后,两者蒸透度均为100%;蒸制45 min 后,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及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 总含量均最高,但随后降低。因此,特级、一级品蒸制45 min为宜,二级、三级、四级品分别蒸制30、20、15 min为宜。

2.8 正交试验 取当天采挖后天麻鲜品若干,洗净泥沙;取特级、一级混合品若干,蒸制45 min,取出放凉,选择干燥温度(A)、干燥时间(B)、间歇放置时间(C)、间歇放置次数(D)作为影响因素,每个因素3 个水平,正交试验优化干燥工艺。因素水平见表4。

表4 因素水平

天麻每次烘制前置于热风干燥箱中,排放厚度不超过2 层,先在50~55 ℃下热风干燥3 h,再按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烘制后粉碎,过3 号筛,测定水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含量,结果见表5,以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以水分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7。

表5 试验设计与结果

表6 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方差分析

表7 水分方差分析

由此可知,A、B是影响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的主要因素,D(间歇放置0 次烘干1 次、间歇放置1 次烘干2 次、间歇放置2 次烘干3 次)是影响水分的主要因素。因此,特级、一级品最优干燥工艺为A3B2C3D3,即干燥温度80 ℃,干燥时间30 h,间歇放置时间24 h,间歇放置次数2 次,累积干燥时间90 h。

2.9 验证试验 取特级、一级混合天麻鲜品3 份,洗净泥沙,蒸制45 min,取出放凉,按“2.8”项下优化工艺进行烘制,粉碎,过三号筛,测定水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二级、三级、四级品分别蒸制30、20、15 min,同法处理,结果见表8,可知各指标均符合2015 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相关规定。

表8 验证试验结果(n=3)

3 讨论

3.1 天麻采挖后保存方式及时间确定 天麻鲜品中的酶活性较强、含水量高,并会侵染各种微生物,如不及时加工则易出现酶解、腐烂等现象,使有效成分快速降解、药材品质降低[12]。天麻采挖后室温下24 h 内蒸制加工时,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 含量最高;室温下保存3 d 时,天麻性状无明显改变,各有效成分含量下降明显,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符合2015 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天麻项下规定;室温新保存6 d 及6 d 以上时,天麻可出现霉变现象;天麻采挖后冷藏3 d 内蒸制加工时,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下降不明显,而冷藏6 d 后蒸制加工时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符合2015 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天麻项下规定。因此,天麻边采挖边蒸制加工或采挖后于室温24 h 内蒸制加工最适宜,若短途运输或来不及加工,则必须于室温保存3 d 内或冷藏6 d 内蒸制加工。

3.2 天麻蒸制时间及方法确定 本实验中的天麻蒸制加工按照2015 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天麻项下采用常压蒸制工艺,发现特级、一级品以蒸制45 min 为宜,二级、三级、四级品分别以蒸制30、20、15 min 为宜。田治蛟等[13]报道,昭通天麻最佳蒸制时间为特级35 min,一级30 min,二级20 min,三级15 min,与本实验结果相近,但仅考察了天麻素,不够全面。另外,与蒸制天麻比较,鲜品中对羟基苯甲醇含量最高,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 含量较低,与朱仕豪等[14]研究结果一致。

3.3 天麻烘干工艺确定 天麻每次烘干前,均先在50~55 ℃下热风干燥3 h,以避免温度过高时外层很快干燥形成硬壳,内部水分无法排出,出现空心起泡现象。在设计的温度范围内,干燥温度越高,天麻素含量越高,而对羟基苯甲醇含量恰好相反,可能是由于天麻在较高温度下对羟基苯甲醇与糖作用生成天麻素[15],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与其他有效成分之间的转化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间歇放置次数是影响天麻水分的主要因素,2 次时其含水量最低,前期调研发现种植基地该药材大多采用晒干、低温烘房烘干或两者相结合的干燥方法,时间为10~15 d,但在阴雨天气下易霉变;本实验采用80 ℃热风电加热或设定烘房温度70~80 ℃,此时干燥时间短,干品质量稳定,适合该药材种植基地工业化生产。

猜你喜欢
鲜品巴利天麻
中医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你知道食天麻会引起“药驾”吗?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食用菌(鲜品)价格(2019年4月27日)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沧源县佤族蒸熏疗法验方录
傣族医蒸熏疗法验方录
创意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