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茂勇
一、对话式教学的具体内涵
世界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保罗·弗莱雷指出,教育是具有对话性的。要想真正在师生之间建立平行的交流关系,需要改變单向输出、切断反馈渠道的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让教育最终走向解放。杜威认为,若对于学生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带有偶然性与决断性。“对话式教学”是以师生平等为出发点,细致、全面地观察学生的身心状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探讨,巧妙运用倾听与引导的方式,让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收获真正的教育。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1. 单一输出式教学模式,忽视思考与反馈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小学生的思维逻辑与价值观念尚未成型且需要引导者辅助塑造。部分教师仅限于将知识单向地教授给学生,单一输出式教学模式会极大地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作为以发展逻辑思维为核心的数学学科,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勇敢表达、举一反三的创造能力尤为重要。
2. 普适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差异化
同一种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教师需要观察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适当地调整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和养料。当下,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主体差异性的思考,课堂上时常会发生部分学生跟不上,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觉得学习内容过于简单的现象,导致课堂质量与效率大打折扣。
3. 成绩主导式教学观念,忽视学科兴趣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不完善,影响其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学生不愿想、不想听的排斥心理也是当下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提起兴趣,主动分析、计算、理解问题时,他们的成绩自然会有所提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将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割裂,教学效果将会事倍功半。
三、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育中开展对话式教学的意义
1.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话式教学强调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致力于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了解学生对于某一问题的见解和看法,让学生在被认可与被尊重中获得成长与进步。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将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平等交流、尊重意见是对话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把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去中心化课堂,用平等的教学理念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其次,教师应更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所需所想,通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疑问与讨论,清晰地定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状态,并据此制订更合理的教学方案,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中心。
3. 更新优质的教学模式
对话式教学是小学数学课堂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创新之举。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与对话式教学中兴趣培养、平等尊重等理念相契合。
四、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进行对话式教学的具体策略
1. 优化课堂设计,设计疑问互换角色,鼓励学生表达
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数学课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我,勇敢讲述自己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多设置疑问性话题,让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检验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再者,教师可以运用角色互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小老师”,每节课后选定几名学生,根据下节课的内容为他们安排题目,让他们充分准备,在下节课以“老师”的身份为同学讲解,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授课的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
2. 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创造
多媒体设备是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的必要工具。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更好地理解与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单位”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自己提前在商店录制的学生购买商品付款的录像,让学生直观深刻地认识货币单位。此外,教师也应多开展实践教学,在学习“千克与克”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以组为单位给学生发放小型天平、糖果、鸡蛋、橡皮以及代表不同质量的砝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在合作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力。
3. 设置奖励竞争机制,分层设计分组竞争,鼓励学生思考
小学生拥有较强的好胜心,他们渴望获得认可与赞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制订合理的奖励机制,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组,在课堂上开展有奖竞答活动。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对于同一问题,解法越多的小组获得奖励的可能性就越大。把数学课堂打造成为一场思维与逻辑碰撞的盛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其知识储备,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倾听心声,循循善诱,让师生平等对话成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主导模式。用平等的态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创造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兴趣中提升自我,在创造中发挥想象,促进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邑县孟寺镇教育联区)
责任编辑:闵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