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薹用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2021-09-25 05:06陈德珍张红亚周应友冯文豪肖华贵
耕作与栽培 2021年4期
关键词:采收期菜薹食味

陈德珍, 张红亚, 周应友, 刘 会, 冯文豪, 凡 迪, 肖华贵

(1.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农业农村局, 贵州 遵义 563100;2.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贵阳 550001; 3.贵州省油料研究所, 贵阳 550001)

油菜是贵州省主要冬季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50万hm2,由于油菜比较效益较低,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油菜种植面积有所下滑,因此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是促进油菜产业发展的关键。油菜薹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弥补冬季蔬菜品种供应不足的问题,发展油菜薹作为蔬菜可有效缓解消费者对冬季蔬菜的巨大需求,从而增加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1]。甘蓝型油菜菜薹具有粗壮脆嫩、多汁、回味香甜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特点[2],种植油菜采收菜薹可提高油菜种植效益,栽培油菜薹比不摘薹油菜增收3 360~4 580元·hm-2,增收幅度38.8%~52.9%[3],选用不同熟期的油菜品种可延长采收菜薹的时间。研究表明,种植油菜采摘油菜薹对油菜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经济效益明显[4-5]。本试验通过研究6个品种油菜的菜薹产量和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筛选适宜作为菜薹的油菜品种,为薹用油菜品种高产、增效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试验选用6个油菜品种,黔油早1号(A 1),黔油早2号(ck)(A 2),志远油8号(A 3),庆油3号(A 4),陆杂油90(A 5),德润油188(A 6)。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池坪村,面积1 000 m2,海拔1 000 m,土壤黑壤,地势平坦,肥力上等,前作辣椒。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表1), 3次重复,行距50 cm,窝距17 cm, 密度7 840株·(667 m2)-1。采用直播方式,每窝留单株,小区株数212株,小区面积18 m2,重复间距离70 cm,小区间距离60 cm,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距离70 cm。

表1 试验处理田间排列示

1.4 田间管理

9月15日播种, 10月10日定苗,底肥施复合肥50 kg·(667 m2)-1,出苗后15 d施尿素5 kg·(667 m2)-1,出苗后30 d施尿素10 kg·(667 m2)-1,出苗后40 d施尿素10 kg·(667 m2)-1,掐菜薹第1期后施尿素15 kg·(667 m2)-1,掐菜薹第2期后施尿素15 kg·(667 m2)-1。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品种生育期分析

试验各品种生育期(表2)相差较大,A 1采收期(73 d)最早,比ck早7 d,A 3采收期比ck晚10 d,A 4、A 6采收期最迟比对照晚17 d,A 5和A 4、A 6采收期相差2 d。摘菜薹后ck全生育期最短(247 d),A 4最长比对照长13 d,其余品种生育期在251~260 d之间。

表2 试验品种生育期

表3 试验品种菜薹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

2.2 试验品种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

2.2.1农艺性状分析

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农艺性状指标有差异,苗期长势A 1和ck特强,A 3和A 6均长势强,A 4长势中,A 5长势慢;株型A 4属下部分枝,A 5属上部分枝,其余属中部分枝;株高A 1比ck矮4.8 cm, A 3、A 4、A 5、A 6分别比ck高28.5 cm、43.3 cm、12.6 cm、19.3 cm;薹高A 1比ck高0.6 cm, A 3、A 4、A 5、A 6比ck分别矮4.2 cm、5 cm、3.1 cm、2.7 cm;菜薹粗A 1最细,比ck细0.1 cm,A 3、A 4、A 5、A 6分别比ck粗0.3 cm、0.2 cm、0.4 cm、0.2 cm,A 4和A 6相当;菜薹长A 1比ck长0.4 cm, A 3、A 4、A 5、A 6分别比ck短4.2 cm、5 cm、4.5 cm、6.4 cm;一次分枝数ck和A 5相同,均为7.1个,A 1、A 3、A 4、A 6比ck分别少0.9个、0.6个、1.8个、0.5个;二次分枝ck和A 3相同,A 1、A 4、A 5、A 6比ck分别少2.7个、0.8个、2.1个、0.4个。

2.2.2经济性状分析

试验品种经济性状指标有差异:角果长A 4最长(6.9 cm), A 6最短(4.4 cm),ck角果较短分别比A 1、A 3、A 4、A 5短0.5 cm、1.4 cm、1.8 cm、0.6 cm;角果粗A 4最粗,直径0.36 cm,A 1最细,直径0.23 cm; 6个品种角粒数以A 1最少,A 4最多,其余在12.4~13.6个之间;单株角果数A 1最多143.2个,A 6最少97.5个,A 1、A 3、A 4比ck分别增加16.4个、5.3个、2.7个,A 5和A 6比ck少2.4个和29.3个;千粒重A 6最重3.4 g,A 1最轻2.6 g,其余在2.9~3.2 g之间。

2.3 产量分析与食味比较

试验选用的6个油菜品种采收菜薹产量及食味见表4,每个油菜品种采收两期菜薹,第一期菜薹6个品种采收重量在2.5~3.0 kg·(18 m2)-1之间,以ck最低,A 5最高,第二期菜薹采收重量在5.1~6.1之间,ck和A 6最低为5.1 kg·(18 m2)-1,每个品种第二期采收重量均比第一期高,除A 6外,其余5个品种第二期菜薹重量大约是第一期的两倍。两期菜薹采收总重量以A 5最高,为337.1 kg·(667 m2)-1,ck最低,为280.7 kg·(667 m2)-1,5个品种两期菜薹重量均比ck增产9.4 kg·(667 m2)-1以上,增产率在3.3%~20.1%之间。A 3菜薹重量315.2 kg·(667 m2)-1,排名第2位,A 4、A 6、A 1菜薹重量分别为304.2 kg·(667 m2)-1,294.8 kg·(667 m2)-1,290.1 kg·(667 m2)-1。

表4 各品种菜薹产量分析与食味比较

试验品种食味相差较大,A 1和ck脆甜可口、辣味淡、蜡质层薄,A 3脆甜无异味、蜡质层薄,A 4辣味浓、蜡质层厚、粗糙,A 5甜、辣味淡苦、蜡质层厚,A 6是苦辣味、蜡质层薄。

试验品种采收两次菜薹后收油菜产量,由表5可知,采收菜薹后油菜产量以A 3最高,为39.5 kg·(667 m2)-1,A 6产量最低,为31.9 kg·(667 m2)-1,ck产量33.7 kg·(667 m2)-1排名第3位。

表5 各品种摘菜薹后收油菜籽产量

2.4 经济效益分析

不同品种菜薹的产值在1 740.6~2 022.6元·(667 m2)-1之间(表6),收获菜籽的产值在191.4~237.0元之间,6个品种油菜采收菜薹的效益远高于收菜籽产生的效益,采收菜薹后油菜的菜籽产量相对较低。

表6 不同品种菜薹鲜重产量和籽粒产量与经济效益

试验6个品种的总产值以A 5最高,为2 217.6元·(667 m2)-1,ck最低,为1 886.4元·(667 m2)-1,A 5菜薹产量比ck增产56.4 kg·(667 m2)-1,增收338.4元·(667 m2)-1,菜籽产量比ck减产1.2 kg·(667 m2)-1,产值少7.2元·(667 m2)-1,总产值A 5比ck多331.4元·(667 m2)-1;其余各品种总产值比对照增收48~241.80元·(667 m2)-1。

3 结果与讨论

试验选用的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在采收两次菜薹后收获油菜籽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不同,主要表现在苗期长势、株型、摘薹后株高、抽薹高、薹长、薹粗、单株薹重、一次分支、二次分支、角果长、角果粗、角粒数、单株角果数、千粒重等指标上的差异,不同品种菜薹采收期和采收产量之间差异大。9月15日播种的6个品种A 1,11月24日抽薹最早,11月28日即可摘薹上市,其次是ck 12月1日抽薹,12月5日可采收菜薹,A 1和ck菜薹采收期分别为播种后73 d和80 d,菜薹产量和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但食味较好,菜薹脆甜可口、辣味淡、蜡质层薄,适宜做菜薹用。A 5菜薹产量最高337.1 kg·(667 m2)-1其经济效益最大达2 217.6元·(667 m2)-1,食味略甜、带辣味淡苦、但蜡质层厚,不宜作菜薹食用。A 4和A 6菜薹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采收期较迟,食味苦、辣、蜡质层薄,不适宜做菜薹用;A 3菜薹产量315.2 kg·(667 m2)-1及总经济效益2 128.2元·(667 m2)-1,居第2位,菜薹嫩脆、食味甜、无异味、蜡质层薄,是试验中作为菜薹用最佳优选品种。通过本试验研究筛选出甘蓝型油菜薹脆甜可口,嫩的油菜薹多功能双低油菜品种志远油8号为最佳优选菜薹品种,其次是黔油早2号和黔油早1号。适期播种的菜用油菜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油菜籽,可获经济效益1 350元·(667 m2)-1[6],菜薹用油菜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以往种油菜只收菜籽的种植方式,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冬闲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7]。选用早熟油菜品种有利于菜薹提早上市,适期早播有利于苗期营养生产为菜薹丰产打好基础,在生产中应选用适宜的品种和适期播种,为油菜品种菜油两用为农民增收助力。

猜你喜欢
采收期菜薹食味
河南黄淮稻区优良食味粳稻研究进展
中国优质稻品种品质及食味感官评分值的特征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春来菜薹鲜
不同结果部位和采收期对南丰蜜桔果实品质的影响
HPLC法与比色法分析柴胡中皂苷与黄酮类成分动态积累变化
不同采收期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