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21-09-25 07:03吴海燕
名师在线 2021年26期
关键词:钢板画图题目

吴海燕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福建福州 350500)

引 言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需要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审题能力、思维转换能力和良好的解题习惯等。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透彻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奠定问题解决基础

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很多教师认为处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很多基础知识早已熟知,不需要再进行巩固和讲解。但是,教师应清楚地意识到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扎实深厚的数学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石[1]。无论小学生处于哪个数学学习阶段,教师都应重视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有正确、清晰的理解,在解决问题时就会有正确的思考方向。

例题:有一块长3米、宽2米、高0.02米的长方体钢板,每立方分米钢板的重量是7.8千克,这块钢板的重量是多少?虽然问题是求钢板的重量,但要正确解答这道数学问题,学生需要先解答这块钢板的体积是多少。学生能从“每立方分米的重量是7.8千克”想到问题的解决与长方体的体积有关。这就需要学生先从已有的数学知识中提取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即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然后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长方体的体积为3×2×0.02=0.12(立方米);接着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的知识,将0.12立方米转换为120立方分米;最后利用已经得到的数据信息“120立方分米的体积”与“每立方分米钢板的重量是7.8千克”计算得出这块钢板的重量。

二、融入生活实例,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意识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对数学知识的实用性理解,可以让学生明白学好数学学科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与实际生活相贴近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2]。

例如,在对分段计费问题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例题:为了增强用户节约用电的意识,某城市相关部门制定了科学的计费标准:每月用电量在100千瓦以内,计费标准为0.52元/千瓦;在100千瓦以上,按照0.60元/千瓦收取超过部分的费用。小明家8月用电量为127千瓦,他家的电费是多少?学生读题后,一起交流生活经验,联想到实际生活中对水费、电费等都实行阶梯式收费,根据实际用水、用电量划分等级,用得越少越划算,用超了要加倍收取费用,单价随着用量的增长呈阶梯式变化,在计算总价时要根据划分的等级分段计算费用。有了生活经验的支持,学生就更容易理解题意了。由题干可知电费的收费标准分两段,100千瓦时是分段点。小明家的电费要分两段收费,其中的100千瓦按照单价0.52元进行计算;超过100千瓦的27千瓦按照单价0.60元进行计算,列式0.52×100+0.60×(127-100)=68.2(元)。由此,学生不仅积累了分段计费的数学经验,还可以通过经验迁移来解决生活中的水费、打车、话费、邮资等相似的数学问题,从而让数学问题融于实际生活中,很好地培养了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三、善于运用画图教学,传授问题解决方法

画图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关键策略之一。教师通过画图可以将很多抽象的数学问题以更为直观、具体的形象展示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使其更透彻地理解题目所给出的各种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3]。所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无论在新知识教学中还是各类问题的讲解中,都应善于运用画图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画图是一种有效的分析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并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加以运用。对于行程问题、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方向问题等,教师都可以运用画图进行问题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直观、清晰地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4]。

想要快速解答这类问题,学生就要依靠图示将题目中的信息具体化,从而更直观地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结合图1加以分析,学生很容易看出,将全程看作单位“1”的数量,全程的与全程的之间差了35千米,35千米所对应的分率就是的差,用35÷就可以算出全程的距离。此外,学生也可运用列方程的方法进行解题,利用画图寻找等量关系。全程的加上35千米就是全程的,可设甲地与乙地之间的总路程为x千米,得出x+35,解得总路程为100千米,最终解得小汽车行驶了75千米。由此可见,画图可以将题目中的信息进行直观呈现,展示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图1

四、引导学生加强反思,通过错题整理扫清盲点

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学习反思[5]。一方面,学生要反思自己在做题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审题不清楚还是对基础公式或知识的运用不熟练;另一方面,学生还应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发现其中的不足并进行完善,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要让学生懂得验算的重要性,这关系到最终结果的正确与否。对于验证答案是否正确的方法策略,教师主要应教给学生代入法[6]。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将自己计算得出的最终结果作为已知条件,带入原题中进行验算,如果与题意相符,就可以肯定答案是正确的。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要善用对比法,引入旧知识进行对照,让学生明白反思的正确路径是什么。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对比过程,也是学生巩固基础、加深知识印象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扫清学习盲点,使其正确理解容易产生理解偏差的知识。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还要赋予新知识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举例说明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为学生形成较强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奠定基础。

结 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当前的学习成效,还影响着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密不可分。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逐渐改变只注重学生解题过程和结果的传统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钢板画图题目
低段教学如何妙用画图策略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观山海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思考物理问题之“画图法”策略
SA—387Gr11C12钢板(6=88mm)厚压裂原因分析
画图找答案
骨折手术的钢板 可以不拆吗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