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内科护理导学案设计与应用探索

2021-09-23 12:57杨金芬叶萌洁马珍珠何红凤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8期
关键词:云班内科实验组

杨金芬 叶萌洁 马珍珠 何红凤

[摘           要]  目的: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导学案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昆明卫生职业学院2019级护理专业25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28人)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126人)采用导学案为载体的混合式教学法。教学内容为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参与度和课前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测试平均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导学案的教学效果明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    键   词]  混合式教学;内科护理;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8-009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1],同时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鼓励学生利用视频等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表明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优势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成为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突破口[2]。研究表明,混合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和满意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3-4]。

导学案是以学案、课堂学习单、助学稿、活动单、协商学习菜单、讲学稿等多种理论称谓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材料或课程资源。它是由教师设计,并由师生共同完成,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存在的学案,主要应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内科护理作为护理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与前桥课程(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基础护理)联系紧密,存在内容多、学时少、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灵活应用能力不足、不易理解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在课堂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整合。因此,本研究以导学案为载体,精品慕课为线上资源,云班课为平台,进行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现总结如下,为护理专业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对象

将昆明卫生职业学院2019级护理专业25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学生学习内容和课时数均相同。对照组(128人)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126人)采用导学案为载体的混合式教学法。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学习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一)教学内容

本研究选择循环系统章节作为授课内容,共20学时。

(二)研究前准备

课前,教师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云班课专题培训,熟悉云班课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组织集体备课;教师向学生发放本学期设计与编写的导学案,讲解即将开展的混合式教学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活动安排,确保学生知情同意。

(三)教学实施

1.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前:布置预习,学生自学;课中: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最后对教学内容进行小结;课后: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习题,教师订正。

2.实验组

采用混合式教学法,从预学案、探究案、巩固案3个环节展开教学。课前:编写导学案,并制作成册发放给学生,通过云班课上传视频资源、预习PPT,发布导学案关联已知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云班课讨论区针对内容提问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提问;课中:(1)预习案检查:课上对关联已知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回答,检测学生对前桥知识的掌握情况。(2)答疑解惑: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学习反馈的问题,对疑难点进行解答。(3)案例讨论:创设情境,小组讨论和解决问题。(4)展示交流:每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评价与小结。课后:(1)思维导图将所学内容进行梳理。(2)巩固自测。教师在云班课推送课后测试题,检测学习效果。

(四)评价指标

(1)预习参与度评价:查看云班课后台数据,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和师生互动进行统计。(2)预习效果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上课前均要完成课前测验,检查预习效果,课前测验满分为100分,比较两组课前测试成绩。(3)教学效果调查: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效果评价调查问卷,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4)学习效果测验:在课程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本章测试,60分以上为及格。

(五)数据统计分析

數据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三、结果

(一)实验班云班课后台数据分析结果

云班课后台数据显示,教师共发送12条视频资源,5次章节测验。实验班视频平均观看率为94%,5次测验完成率分别为95.4%。教学实施中有12名学生在平台提问互动,课堂轻讨论互动人数占实验班人数的97.1%。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课前预习效果分析

通过5次课前测验,对比两组的预习效果。

猜你喜欢
云班内科实验组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云班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