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超群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对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旅游专业人才不仅是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是各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关键目标。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的推广及应用,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也展现出新的应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大数据时代为契机,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深度探究其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及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
前言:
对于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其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已跟不上当前的时代发展步伐,导致了当代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的缺失。尤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利用日益增强,其给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创新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此,笔者将结合当前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对大数据时代其创新发展进行相关研究。
一、大数据时代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其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相关人才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契机。但就当前我国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模式并未与大数据时代环境相结合,具体而言,其存在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空泛,缺乏实操性
大数据时代触发了我国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对于人才培养升级提升,以满足用人单位以及行业发展的要求。目前诸多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定位倾向于两个方面。一是以中高端旅游人才培养为主,这样的人才定位起步较高,没有高端资源和实践操作支撑,定位明显脱离了实际。二是建立广大宽泛的旅游管理专业群,培养人才的面积偏向多而博,这样的人才巨大的教学培训资源,专业培养的效果参差不齐,无法实现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整体提升。目前,中职学校的专业正出处于快速的增长过程中,院校如果没有认真分析自己的资源以及人才培养的优势,那么旅游专业的教师以及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无法得到最优的教学成果,实际操作就会遇上各种麻烦。
(二)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旅游管理的区域特色
由于旅游资源以及地方文化特色的差异性,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模式无法使用统一的模板,需要结合教学资源以及地域差异化的特点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另外,由于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发展的时间较短,对于人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以及灵活应用都没有足够的经验,自能通过自身的摸索以及外国旅游教育事业发展的借鉴,因此难免出现各院校的教学模式“相互借鉴”没有实践的操作应用于国内的旅游管理教育。大数据的旅游管理也就成为了口号噱头,在如此的教育环境中,学院的学生没有特点鲜明的个性,不利于旅游管理人才的输出,形成有利的就业竞争。
(三)教学方法与内容有待商榷
教学模式的单一引发了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单一,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与大数据时代的具体应用有一定的偏差。数据时代的学生教育要求是既要满足基础的旅游职业教育要求,有要结合数据使用的能力。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以及数据时代的理解能力有限,如今的旅游管理专业依然以基础的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对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情境实际演练,和数据分析和使用)有所欠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成为教育主体,去主动参与数据时代的旅游事业的学习。旅游专业的学生既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能在实际操作数据处理技能,教育的成果无法取得进步。
二、大数据时代下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
数据时代的旅游管理专业带来了旅游事业的大力发展,同时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
(一)大数据技术下的旅游数据精确收集
大数据时代的的旅游数据收集主要体现在游客资源的收集以及信息收集渠道的使用,因此对于旅游消费者的出游习惯以及旅游信息资源检索的手段有准确的判断。由于数据时代变得越来越发达,现在的旅游消费者普遍使用手机端去搜索旅游资源,类似于携程、去哪儿网途牛等旅游APP成为旅游手段的首选,以及旅游博主的短视频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渠道为现代的游客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旅游信息以及消费程度,因此对于这样的渠道信息整理是非常的必要。在此类消费习惯的趋势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灵活的使用现有的旅游软件,对于信息的收集随时保持敏感的态度,对于旅游软件公司收集信息的基础方法有所理解。
(二)对于数据工程的管理与运营
旅游信息的整合不是简单的数据库堆积,而是对于旅游信息的专业分类以及在旅游消费模型上的加工,包括了旅游的资源分析、游客的消费取向、旅游的资源保障供应等等整理和分析。旅游数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专业的数据分析人才,而且还要兼顾旅游行业的理解,这就是中职学校对于学生培养的具体需求,即在一个具体的实践案例或者抽象案例中,去完成数据的管理和规划。中职学校可以结合当前旅游事业的具体需求,如节假日高峰旅游资源配备方案为研究课题,进行数据资源模型的搭建,为旅游单位资源的配备提供可执行的方案;亦或者以特色旅游资源的进行专业的推广包装,在项目推广之前的旅游数据进行充分的收集,打造有特色的推广方案。
三、大数据时代中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发展思路
(一)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创新
针对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以切合大数据时代的具体要求。首先,人才培养的方向要符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旅游企业对于数据人才的具体要求,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加大学生对于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确保人才输出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其次,对于旅游管理此类应用型的学科,学校的培养要贴近实践,加入更多“接地气”的学科内容,引入可以操作的实践活动,利用实践活动具体操作导入旅游信息实际处理的方案,杜绝概念性的学科占学科教育的主流,稀释宝贵的教学资源;其三,学校需要加大对于数据化的旅游管理專业的学生的专业能力的考评,建立完善的课程制定与人才考核办法,把对于数据整合处理的考核发达,其他的学科相对减少,增加人才培养适用于现在的人才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考评需要细化到学生个人,以个人为单位建立考评档案,对学生个体培养负责,对人才培养的路径和培养的内容进行跟踪。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创新
为了满足数据时代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需要增进旅游的具体资源,特别是掌握数据处理的教师资源。首先,学校需要转变现有的教学观念,让现有的教师对于大数据时代的教学培育的方案有明确的认识,把未来的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有一定的认知,尝试使用利用数据去解决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的個人问题,并在旅游专业的数据分析课程中演练。此外。学校还可以与旅游企业进行人才方面的交换,学校组织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到旅游管理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并将理论知识在实际的数据处理应用,提升教师旅游管理的专业技能,师资队伍的企事业培训的输入可以小组的方式分配进行,在完成师资队伍学习的同时,不影响实际的教学工作的进行;同时,聘请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才到学校中进行案例分享,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有数据分享的体验,指导教师与学生在后续教学中优化学习。外部师资培训可以是短期项目进行,也可以是长期的教学培训。这区域学院具体的教学需求,如果是个体旅游数据处理问题,可以使用短期的外部师资培训;如果学校的师资教育相对薄弱,可以采用长期校外师资的培训加以强化。
(三)实践教学体系方面的创新
鉴于旅游专业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需要掌握专业的大数据理论知识,对于旅游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也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因此,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需要拓宽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教学渠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把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内化为学生参与旅游管理工作的具体能力。为了拓宽实践教学体系的渠道,学校需要基础建设,人力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补充。一方面,数据时代的信息处理需要专业的教学社会,中职学校需要完善基础的教学实验基地,对于数据服务器、计算机以及其他互联网终端设备进行补充,强化学生计算机能力、数据软件的使用的技能培训;另一方面,中职学校需要与企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的交换合作关系,加强学生企事业单位实践纪律培训、职业操守培训以及具体知识技能的学习,建立学生参与数据实践活动的考评机制,记录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的成果。通过实践教学活动的建立,发挥数据管理下旅游管理的强大作用,培养数据与处理的复合型人才;积累一定的学生实践活动之后,中职学校需要安排进行学生自我总结和经验分享,强加学生主动参与旅游数据实践活动的热情,总结数据分析过程的经验得失,让学生在实践经验和实践信心上得到充分强化。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对于各中职学校而言,应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等各方面,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培养出真正符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佩佩,师永强,徐磊.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23):218-219.
[2]黄猛,周霄,马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2):131-132.
[3]林乾志,李晓瑛,魏润忠,温建勋,刘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以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3(12).
[4]周婷婷.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教学实践探索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