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漪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何有效地开展作文教学,让学生从“会学”到“慧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解决“作文难”的问题值得深思。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一、激發学生写作兴趣
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教师的强制, 而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情感。学生只有对习作有浓厚的兴趣,才会喜欢观察,并主动搜集素材, 写出来的作文才充实有内容。这也是“慧学”的第一步。
(一)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天生就有好奇的特点。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好奇心激发兴趣,以兴趣点燃激情。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作文、情境式作文等方法让学生愿意学,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二)善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学习作文的基本动力。学生有了想表达的愿望,才会有写作的冲动。例如,无论是写一张请假条、一份申请书,或一个书面报告,都要用到作文,教师要强调作文的现实意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享受,把读书当成乐趣,把作文当成需要。
(三)善于以鼓励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通过修改来提高学生正确使用文字的水平和表达的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给予肯定和鼓励,选择优秀的学生习作进行传阅和朗读等,唤醒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认识,让学生对作文不害怕。
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素养,增强习作能力
阅读的习惯应当从小养成,阅读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思想内涵的丰富、写作的快意,更是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方式的改变,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学习,这才是真正的“慧学”。
(一)通过阅读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阅读量与写作能力有着密切联系,大量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不断积累的语言学习习惯。通过学习、感悟文学作品中的写作素材、写作方法、表达形式和思考角度等,学生逐渐学会发现周围美的事物,从而找到写作的素材和切入点,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将阅读教学融入作文教学
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学生写作技能的形成除了对其生活直接感悟、体验外,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学生写好作文需要有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因此,必须把阅读教学融入作文教学。
(三)开展丰富的读书教育活动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教育活动。例如,读书看报时遇到好词佳句,可以将它们摘录下来,日积月累就丰富了词汇,提高了语文素养,增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写作时,还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引征几句古诗或名言,使文章锦上添花,更具说服力。
三、贴近生活,打开创作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创作的源泉,就必须教给观察和发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关系。”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自然界千变万化,生活万象丛生,可以说社会生活都是写作的素材。那么,如何贴近生活,在生活中打开孩子们创作的源泉呢?
(一)认识生活,养成善于发现美的习惯
陶行知说:“作文是离不开生活的,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写作。”小学生作文不能闭门造车,教师应带领学生投入广阔的生活,使作文和生活融为一体;应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对生活充满热情,做生活的主人。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思考,养成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不感兴趣的被动书写到自己寻找乐趣地快乐书写,这是“慧学”的另一境界。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快乐写作
情境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为学生创设生活类的教学情境。情境教学能够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在情境的激发中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可以采用舞台剧、小品表演、调查访问等多种方式。
(三)体验生活,养成思考、记录的好习惯
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有真情实感。写日记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方法,生活中每天会发生一些平凡或不平凡、感动或引人深思的人和事,教师应引导学生每天用心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坚持将生活中的每一点小感悟记录下来。经过长期的坚持,养成写作的好习惯,就能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写作能力。
三、发挥情感因素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情感因素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情感不仅是生活的积淀,同时也是文章的灵魂。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与思维习惯的培养,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将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将情感的闸门打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权,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轻松愉悦,从而使小学作文教学尽快地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二)以情育情,以情导行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教师应将自身放置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向学生倾吐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向学生倾吐自身的生活体验,以自己真切的情感来鼓舞和感染学生。这样,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通过模仿、学习,发挥出以情导行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从“会学”到“慧学”是一个质的飞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爱上写作,把写作当成生活的乐趣,或许就是真正的“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