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苗
摘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能够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偏重朗读技巧、忽视语用能力培养的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抓准朗读点,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激发共鸣,在读中丰富语言,让语用能力自然生长。
关键词:朗读点;语用能力;语感;共鸣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B-0094-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具体指什么?特级教师王崧舟说:“朗读不仅仅是出声地读出文本,朗读更是读者的表达和创作,是深入读者内心的情感流露,是读者对生命的探索和领悟。”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价值在于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朗读教学还可以实现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促进良好价值观的形成,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对于朗读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多有阐述,但教师在理解和执行上出现了偏差,更多重视停顿、重音、节奏等朗读技巧,较少把朗读的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上。笔者认为朗读教学应该抓准朗读点,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即在理解和感悟基础上朗读,然后再从关注文本到关注朗读者,使朗读教学的最终目标落在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上。
一、读中培养语感,感悟文字意蕴
朗读需要语感。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高度浓缩的体现。语感作为一种语文能力,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甚至情感等经验密切相关,具有较浓的经验色彩。语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得出的,其中牵涉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笔者认为语感深藏在字词句的熟读静思中。斯霞老师一直主张“随文识字”,基于此,一方面我们把课文作为一个识字的载体,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生字;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字词的使用意义,以此激发思想感情。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深深体味到文章字里行间的意蕴,进而将自己的感悟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比如,笔者在执教一年级课文《咕咚》时,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兔子害怕的心理。提问:“从第二小节中你从哪儿感受到小兔害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组“可怕极了”“拔腿就跑”。教师相机抓住这两个词组,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极”的含义。同时针对“拔”字的字形,引导学生理解当一个人在特别害怕的时候,他会像木桩一样在原地呆住。这个时候必须用力去拔自己的腿,才能跑起来。最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词读句。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笔者有效地把朗读与识字融在一起,抓住兔子害怕的心理,通过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去体会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极”的含义,记住“拔”的字形。在认识字形、理解字义后再让学生去读,学生情之所至,兴之所起,朗读的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关键字词,在朗读中让学生联系生活、语境去认识字形、理解字义,同时根据字形,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在课文中的使用意义,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词读句。教师先从朗读时的语感入手,将字的音、形、义与之相结合,学生感受到了文字的意蕴,在读句子时就会入情入境。
二、读中激发共鸣,体味文章意境
于永正老师说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代替教师琐碎的讲解和灌输。”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但是讲解是教师给予的,是死板的,而学生自行朗读体会出的意境则是鲜活的。所谓意境指的是作者通过渲染想让读者体会到的氛围,也是整个文章的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可以让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这样说,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真正体會出文中的情感,体味出文章的意境[1]。
比如,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中,两位教师对同一片段的不同教学:
【教学片段一】
师:不一样的耳朵让小兔子认为大象耳朵怎么样了?
生:出毛病了。
师:小兔子在问的时候,心里除了好奇,还会有什么感情呢?
生1:怀疑。
生2:疑问。
师:还有其他的感情吗?
(生沉默)
师:还有担心呀!带着担心的感情,请你们再来读一读小兔子的话。
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中,教师想要学生体会小兔子说话时的不同感情,于是一再追问小兔子在问的时候有什么感情。但是学生能想到“担心”的很少。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问句表达的就是怀疑、疑问。他们在读问句的时候,多是把语调上扬,仅此而已。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历,很难感受到小兔子的担心。因此无法和文本、和作者、和教师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片段二】
师:不一样的耳朵让小兔子认为大象耳朵怎么样了?
生:出毛病了。
师:是呀!小兔子还以为大象耳朵出毛病了呢!所以,才会好奇地问——
(生1读出了担心的意味)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还听出来你的担心呢!你再读。
(生1经过点拨,读出担心的意味更浓了)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一改传统的不断追问,在评价中适时点出:“我从你的朗读中,还听出来你的担心呢!”教师巧妙评价,学生恍然大悟,担心的情感也就自然流露出来。此时教师再进行范读,学生的感触便会更深。朗读时,如果感觉“不对味”“不贴切”,这就说明在理解上有了偏差。教师可以通过范读或者对朗读时语调等的指导,引导学生再读、再体味。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这样精益求精地反复朗读、不断体会中逐渐深入。这种做法,便是指向文章意境的朗读教学。
三、读中丰富语言,指向内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