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1-09-22 16:10蒋红英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蒋红英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学改革速度逐渐加快,初中数学教师也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只有积极思考问题,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与抽象能力,才能学好初中数学知识,才能有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简述了问题导学法的含义和优势,并提出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6-0142-02

长期以来,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仅学习效率不高,数学综合素养也很难得到提升。基于此,教师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还要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独立解决,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这样才能保证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问题导学法概述

问题导学法主要围绕问题开展教学活动,从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流程依次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生成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学习问题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问题导学法进行课堂教学,不需要教师直接为学生呈现问题的答案,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究,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更加牢固。

2   问题导学法的优势

采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有如下优势:

第一,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上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至少为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大部分学习任务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教师只进行一定的补充。在内容方面,学生探究的问题均为教学的重点问题,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反映出真实的学习能力[1]。

第二,通过探究解疑的方式,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学生可通过交流、讨论、辩论等方式,以问题为导向,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学生学习更加主动,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问题导学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在学习中能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感悟,学习效率会大幅度提升。

3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引入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为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丰富性、活跃性、形象性和直观性等特征,有针对性地创设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发展建模能力与想象能力。

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制作动画视频,创设小明与妈妈去银行存取钱的动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小明妈妈在银行存了4000元的一年定期存款,到期后取出2000元购置家具,剩下2000元与利息一起再存一年定期。由于今年存款利率与去年相同,到期后能够领2640元,请试着计算一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这种动画形式的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自身的联想能力与数学建模能力将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也能学会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2  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适时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尤其是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深入思考,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2]。

如教师在完成“等腰三角形”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后,可以引导学生完成以下学习任务:一个等腰三角形腰长8cm,底边长6cm,请计算其周长。学生能够轻松计算出答案,接下来教师可在这道题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能否独立设计一些创新型题目呢?”学生在分析与思考后,能够设计出以下题目,“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为22cm,腰长为8cm,请计算其底边的长度。”“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为22cm,请计算其底边长度范围。”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习题进行改编,有利于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够全身心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逐步形成创新精神。

3.3  引导学生思考,突破学习难点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課堂学习中达成教学目标,并有所收获。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困难的学习过程,也可以对相关数学概念与原理做到举一反三,不仅能保证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初步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接下来让学生根据题目将方程列出来。“树苗刚种植时高度为40cm,每周可以长高5cm,计算树苗长到1m高需要多少时间。”这道题难度并不大,学生在简单分析后能够列出方程40+5x=100,通过计算得出x=12。之后教师可提高问题的难度,“长方形球场周长为310m,长与宽之差为25m,请计算球场的长与宽。”学生由于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能够列出方程,设宽为xm,4x+50=310,先将宽计算出来,再计算长。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能够加深对本节数学知识的理解,不仅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3.4  注重归纳总结,培养抽象思维

为保证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关注学生间的差异,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等入手,有针对性地选择数学问题,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这样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便于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知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分析问题,为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打牢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3]。

如在讲解“直线L1:y=mx+b1与直线L2:y=mx+b2(b1≠b2)的圖象的关系”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①将函数y=2x+1与y=2x的图象分别画出来;②认真观察图象,对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作出判断;③对一次函数y=3x+1与y=3x?4图象位置关系进行判断;④归纳并总结一次函数y=mx+b1与 y=mx+b2(b1≠b2)两个图象的关系。上述四个问题难度依次提升,对于问题①和问题②,可以指定数学能力一般的学生来回答,问题③和问题④可由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回答。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

3.5  开展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分析数学知识,并积极动手和动脑,增强体验感[4]。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与他人沟通与交流,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在经历理解、推理、归纳和总结等环节后,既能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性,也能达到锻炼数学思维的目的。

如为帮助学生掌握“比例应用”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解决“如何测量树的高度?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河的宽度?”等问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认真思考,并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也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完成计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具体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应用问题导学法,以保证学生全面掌握所学数学知识。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适时渗透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打好学习数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传胜.试论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0(25).

[2]蔡小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0(9).

[3]彭惠清.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8).

[4]崔发成.浅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34).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