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茜
摘 要:面对骨伤专业实用型人才短缺的问题,高职高专作为骨科医学实用型人才重要的输出平台,更应该重担在肩,将培养中医骨伤类优秀的实用型人才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来抓。要因人制宜,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双师型的培养模式;从兴趣入手,丰富课堂开展的形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医骨伤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7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0-000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等,骨伤已成为交通意外、老人不慎摔伤以及工作生活中磕碰等引发的常见疾病之一。而患者在承受巨大的伤病痛苦时,更需要专业型实用型骨伤类人才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因此,高职院校要对中医骨伤专业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成为实用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中医骨伤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1.在实际教学中,部分人才培养模式依旧难以摆脱传统的桎梏
中医骨伤专业人才的培养讲究的是传承与创新,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传统骨伤治疗技艺方面做得不错,但是在创新教学方面却没有出新,难以摆脱传统的桎梏。对于一些常见的骨伤治疗如正骨、骨折纠正等,虽然一些传统手法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于一些先进的治疗手段,一些高职高专教师则有所抵触,对学生的授课也依旧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并且对于新的骨伤康复治疗方法和设备等缺乏必要的探索与剖析。这样,会使部分学生在具体的骨伤治疗中,常常因循守旧,难以突破常规。尤其对一些棘手的骨伤治疗,一些学生往往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或者采用的骨伤康复治疗方法周期过长,使病人承受过多的痛苦等。
2.理論与实践相脱节,部分高职高专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所欠缺
当前,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理论与实践脱节。还有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能够清晰地应用内科学、解剖学、中医学、骨科学、诊断学等学科知识,并准确说出病人的病症。但是在具体操作上,部分学生存在着实践能力差,不能正确对病人进行正骨、手术、敷药等实践性操作,或者在操作方面存在着流程不对、操作细节不严谨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实验室建设和校企合作方面存在欠缺,没有实行“双师制”,侧重于低成本的理论教学,而对于一些实验器材、实验设备等没有进行必要的资金和师资方面的投入。还有就是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课时安排上不合理,大部分课时用于理论授课,少部分课时用于教学实践。这样,会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无法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也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偏差等。这些问题和偏差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得学生在具体工作岗位上难以直接上手,不仅极大地耗费了公共教育资源,也容易造成一定的人才浪费。
3.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缺乏针对性,没有因材施教
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特别是中医骨伤专业的学生,要培养他们成才,就必须全方位地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精细化地对课程进行改革,建立适合学生长期发展和兴趣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医骨伤专业涉及学科种类多,不仅涉及中医学、经络腧穴学、内经学等,还涉及基础药学、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等学科知识,因此对于中医骨伤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让他们触类旁通,还要从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将传统的课程理论教学与信息化教学、实践课程教学等相统一进行授课。授课方式要因人而异,要因课程而异,打造适合学生长久发展的精品课程和高效课堂。当前,部分高职高专对于人才的培养缺乏长期意识和精品意识,依旧沿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中医骨伤专业学科的独特性。而且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形成适合学生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课程建设存在着一成不变等现象。
二、高职院校中医骨伤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1.因人制宜,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方案
中医骨伤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高职高专院校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方案。对于培养方案的制定和选择,要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进行充分的论证,对理论教学中涉及的课程教材,进行必要的筛选和统编,要结合当前新的治疗方法推陈出新,建立健全理论课程体系。要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素质作为重要的参考目标,突出课程的特色,以便培养出理论水平、创新素质较高的实用型人才。在理论课程选择上,还要紧紧围绕中医骨伤专业核心,创新一批精品课程和核心课程,以夯实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等为主,统筹编写中医理论学、药剂学、骨科学、针灸学、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等课程。在打造精品课程和核心课程过程中,既要注重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根据临床医学的基本要求,按照中医理论中关于金匮、温病、伤寒、内经等基础理论体系,科学地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进行统筹安排,因材施教。首先,高职高专院校的中高层领导要根据本校实际,合理引进师资,对实验实训室的设施设备进行必要的完善,为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动手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高职高专院校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行相应的培养。中医骨伤专业学生面对的是一些伤筋动骨类的病人,需要有巨大的心理承压能力,能够在第一时间判断病情并安抚病人及亲属,严格遵守医德和医疗流程,正确处置一些危机事件。这些临床要求也是实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需要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相关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在实践中融会贯融。
2.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双师型的培养模式
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偏差进行深度剖析,并积极寻找相应的对策。高职高专要根据新课改以及相关教育部门要求,将学校、实训实验室、实训单位串联起来,构建校企合作培养的新模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不断夯实中医骨伤专业理论基础;在实验实训课程中,要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进而提升自身的实践水平。而对于顶岗实习或在实习医院见习的学生,可以采取师徒制度,让学生与实习单位结成师徒关系,在具体实习过程中不断探索中医骨伤的实际应用及临床中一些复杂问题。“双师制”的建立和推进,可以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有助于他们快速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
3.从兴趣入手,丰富课堂开展的形式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以兴趣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授课。而兴趣的培养,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建立和丰富课堂的开展形式,使课堂教学更加多元化。如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授课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进行授课,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兴趣非常有利。此外,教师也可采用信息化授课方式,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一些案例视频、经验帖等分享给学生,从多方面刺激学生,加深他们对中医骨伤知识体系的印象。
三、结语
总之,中医骨伤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中医骨伤专业实用型人才时,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的建立和完善,从学生的兴趣、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入手,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熊华.高职高专中医骨伤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0(01).
[2]吴兆国,赵忠,申小年.高职高专中医骨伤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课程设计[J].现代职业教育,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