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良花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先导,是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能力的强有力的促进剂。“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让学生成为思维的舞者,才能在思维不断地跳跃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妙。数学课堂是师生共筑、情智与个性共舞的平台,要让学生蓬勃生长,真正主动去学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需要构建品质课堂。
一、问题缘起
現代课堂摈弃“一言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问题教学”,多媒体教学内容丰富,这些表现给现代课堂增添了活力,兴趣教学也得到很好的推进。但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学生认识时间时,钟面上时间为4:45,部分学生把4:45看成5:45,这道例题并不难,甚至觉得简单,可是为什么学生的答题结果不一样呢?
二、问题思考
创设情景失真为了迎合学生快乐而创设的情景流于形式,脱离生活实际和教学目标,忽视教学主要内容,兴趣教学便容易“走火入魔”。问题教学中问题难易度把握不当,简单问题吆喝过场,太难的问题又很难得到学生的加工、整理、内化、分析、解疑,这一过程由教师代劳,答案轻易浮出水面,兴趣教学难免会黯然失色。课堂上乏味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课堂练习活动如同作秀,学生不敢提出问题和质疑,在热烈嘈杂声中被动接受答案,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实质是一潭死水。
三、教学改进
(一)幽默艺术,风趣横生——激活兴趣额,点亮课堂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有情感的课堂是学生的发现学习之源。在学习认识时间一课我用谜语导入,一个自由、宽松、愉悦、乐学的课堂情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老师离开讲台,走到学生间,亲切的鼓励着,教室弥漫着平等,和谐,信任的人文氛围,学生真正成为发现知识的主人。
可见,有情感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有情感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不少的“隐性”知识,使这些知识从幕后走到台前,学生心中有了归属感,认同感,数学课堂便不再遥远,增进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二)动手成趣,突破难度——逐新趣异,思维魔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具体性、形象性为主,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动作思维。动手操作时多种感官参与,是启迪思考,诱发兴趣,发展思维,帮助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提升了认知水平。例如,在“拨时针和分针以示时间(例9:55)”的教学时,我想虽然时间向前推进是永恒的,但拨动时间还可有另一种存在一一“时光可以倒流”。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两种拨动方案,把A和B两个钟表时间分别拨在9∶00和lO:OO,然后组建班级两大学习团队,抽签选择任一钟表。动手操作结果动手操作按以下步骤进行:
1.动态想象。动手操作首先是一种对象式思维活动,需要动态想象,想象引起思维冲突,从而产生兴奋点,萌发问题提出问题,并预设解决问题:①分针拨动的是怎样方向?②拨动的分针需走过几个大格和几个小格?③拨动分针的同时,时针是否转动?拨好分针后时针指示位置如何?操作前的合理猜想可避免操作时的随意性和虚假性,也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想象能力和辨析能力,是动手操作前必不可少的环节。2动手操作。小组推选代表上台演示,有序地进行动手操作,与此同时学生进行着数学化思考,对动态想象活动进行必要的验证、内化、思考、比对和拓展。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懂得想象、敢于猜想、善于质疑、探究质疑,教师点拨,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概念知识体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与创新意识。3错误剖析。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在课堂中应充分利用这一财富,变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通过错例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达到品质课堂的效果。
(三)小牛试刀,妙趣横生——亲密接触,深刻体验
布鲁纳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只能作为辅助。因此,老师可适当开展形式多样,具有童趣的各种竞争游戏,富有情感的竞争游戏,能有效防止学生学习疲劳和产生厌倦情绪,学生积极参与竞争,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他们把握学习的主动性,围绕问题积极运用已有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开展探究,让思维大放异彩,让学生遨游我们的品质课堂。
总之,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不竭的动力,兴趣教学,以学为乐,生动活泼,也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要使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需要构建品质课堂,让学生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