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音乐视唱中的节奏重音转移及训练

2021-09-18 03:07郑意林
黄河之声 2021年10期
关键词:谱例拍子重音

郑意林

现代音乐视唱是指将20世纪之后所涌现出来的十二音序列、无调性、泛调性等突破传统音乐创作规则的音乐作品进行改编的视唱条目。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视唱练耳的教学范围不再局限为以20世纪之前的音乐为教学对象,即训练内容集中在二十四个大小调的调式范围以内的传统视唱。风格更为多样音响更为独特的现代音乐逐步进入视唱练耳的课堂之后,必然会成为视唱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拓展视唱种类及难度的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节奏重音转移作为现代音乐视唱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之一,掌握它的主要特征以及有效的训练方法对于更好地把握现代音乐视唱风格以及演绎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论及节奏的文献中,大多数学者都是将节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笼统地归纳和概括,并未对其中的重音转移现象进行细致的解析。本文就将以此为切入点,详细论述现代音乐视唱中的节奏重音转移现象,并归纳针对节奏重音转移的训练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现代音乐的律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对现代音乐的陌生感。

一、节奏重音转移的概念界定

和周围的音相比,在音的强度上比较突出的音,叫做重音①。在传统视唱中重音通常以节拍重音的形式出现。而所谓重音转移,就是重音出现在非节拍重音的拍点上,通常情况下重音转移是伴随着切分音的出现而产生的。打破正常的节拍重音流动的、出现在弱拍或弱位(即强拍或弱拍的拍后位置,如后半拍)的重音叫做切分音。当力度重音、音调重音和长音重音与拍子重音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切分音②。因此,笔者认为,在传统视唱中的节奏重音转移现象实质上都可以划分为切分音现象。

谱例1《Solfège Des Solfeges(3A)》P1,第1条

上述谱例是以三拍子为单位进行律动的,节拍重音为第一拍,但在前三小节都出现了切分音,且在切分音上都标注有重音记号,这更显现出了该小节的重音已经转移到了第二个音符上。上述谱例同样显示出了非节拍重音与切分音的重合关系。

通常情况下,传统视唱中的切分现象不会连续使用太多,大多在三个小节以内。谱例1就是如此,对于连续切分这种对节奏律动破坏感更强的节奏型,使用频率会更低。由于传统视唱的节奏周期明显,律动性强,因此,过多地使用切分音会造成节拍的混乱,不清晰。而适当地加入切分节奏或是用重音记号可以增强旋律的灵动性以及听觉上的新鲜感。

二、现代音乐视唱的节奏重音转移成因

二十世纪以来的现代音乐作品,打破了传统音乐的创作方式,在旋律上不再声乐化,多有出乎意料的走向;和声不断瓦解,不协和和弦大量使用;在调性方面也向无调性、泛调性发展,调性感不再明确;对于音色和音响的追求也达到了极致。在这种背景下,节拍重音更是丧失了原本对于节拍律动的控制,节奏重音转移就成为了现代音乐中代表性的节奏形态。

通常情况下,节拍重音是有规律地循环出现,间隔一拍、两拍等。最常见的就是2/4拍、3/4拍、4/4拍。而与节拍重音不重合的重音则出现在基本拍的非重音拍上,与节拍重音相矛盾。此类重音通常可以分为强调型重音、长音型重音以及旋律型重音,后两种重音与人耳的听觉习惯是密不可分的。现代音乐的特色就是以古典音乐的节拍运动方式为参照,广泛地采用重音转移。

(一)跨小节连线

跨小节连线的频繁使用,打破了原有的节奏律动规律,使得重音向弱拍转移,这是造成重音转移的一种手法。

谱例2 叶小钢《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节选)

谱例2的拍号为4/4拍,节拍重音为第一、三拍,但由于跨小节连线的出现,每小节的重音转移到了第二、三拍,且连续保持此种节奏进行,使得原有的节拍律动特征被跨小节的连线打破。

谱例3《Solfège Des Solfeges(2A)》P14,第11条

200 例患者均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均切除双附件。手术标本由我院病理科检测,在进行病理检查的同时,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测定ER、PR,试剂盒来自福州迈新公司。

其实在传统视唱中也会出现跨小节连线,如上述谱例3中的第2到3小节。这里的跨小节连线同样造成了节拍重音的转移,导致了节奏律动的不规律性。但区别于现代视唱,传统视唱的跨小节连线不会连续出现,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超过连续的三个,因为节拍律动的规律性,重音的周期性是其主要的特色。

(二)变换拍子

谱例4在7个小节里变换了四种不同的拍子,每种拍号的节拍重音规律都不相同。因此将这些拍号融合在同一条视唱中时,律动规律就不像传统视唱那样有迹可循,练习时基本上是按照基本节奏型的排列组合来进行重音的强调。

谱例4 郭祖荣《湖中雨意》(节选)

其实中国的很多古曲会使用变换拍子的方法,谱例5就是由古曲《阳关三叠》改编而成的视唱曲,同样在7个小节里变换了三次的节拍,只不过这里是由2/4拍转换一小节的3/4拍再转回2/4拍,中间虽然稍许打破了节拍规律,发生了一小节的重音转移,但是马上又回归了正常的节拍律动,重音也回归了。

因此,现代音乐视唱中的变换节拍相较于传统音乐变换得更加频繁而且规律性不强,变换节拍更加剧了重音转移的频率,也形成了现代音乐的独特风格。

谱例5 古曲《阳关三叠》(节选)

(三)非强拍位置重音

谱例6中,虽然规定了拍号为9/8拍,且每小节的音符也是按照3+3+3进行组合的,但是由于重音记号的出现,强拍变为了每间隔三个八分音符出现一次,按照重音标记的呈现,音符组合律动变为了4+4+4,原有的拍号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同样的情况在传统视唱中也有存在,谱例7是以三拍子进行律动的,节拍重音为每小节的第一拍。但作曲家在第2、4、6小节的最后一拍上加入了重音记号,打破了原有的律动规律,人为地强调第三拍使得该音在听觉上显现出突强的效果。通常情况下,传统视唱中的重音记号是为了凸显某个音,丰富旋律的色彩感,或是稍稍改变节奏的规整律动,加强旋律的可听性。

谱例6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节选)

谱例7《Solfège Des Solfeges(2A)》P2,第2条

综上所述,传统音乐视唱中的重音记号在很大程度上会与切分音重合,起到强调切分音或是变化音的作用。即使使用上文中所列举的跨小节连线、变换拍子或使用重音记号的方式改变了重音位置,打破了律动规律,但一定不会持续很久,会保持整体旋律的有序律动,稳定感强。但在现代音乐视唱中,所有改变重音位置的手段,基本上是为了打破节拍重音的规律,导致节奏重音转移,从而使得旋律更具不稳定性,听觉感受更加自由,缺乏掌控感,造成鲜明的现代音乐特点。

三、节奏重音转移的训练方法

我国的视唱练耳教育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且多选用二十世纪以前西方音乐体系中的视唱作品,但这些训练都可以为现代音乐视唱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音乐中节奏的不断变化发展,归根到底都是建立在传统视唱中规律的节奏基础之上。现代音乐视唱中的节奏可以说完全打破了传统音乐的节奏律动以及可预期性,形成了一种不规律的不可预判的节奏走向。因此,要想准确高效地训练现代音乐节奏中的节奏重音转移,首先必须要对传统视唱中基础的节奏型进行熟练掌握以及快速的反应。其次,还要具备一定的掌控复杂节奏型运用的能力。这样才能对现代音乐视唱进行训练,才能在短时间内准确掌握。节奏重音转移作为现代音乐节奏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之一,对它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把握现代音乐风格。

(一)切分音型训练

首先从传统视唱中的切分音练习入手。因为传统音乐中也有节奏重音转移现象,只不过它们的出现都可以划归为以切分音为原型的节奏。因此从最基本的切分音型入手,由基本节奏型过渡到切分节奏型,感受重音转移在基本节奏型中的体现。还是以上文中的谱例1为例,将视唱曲中涉及连续重音转移的小节单独练习,训练方法可用手打单位拍,念唱节奏或双手交替打节奏③。待节奏熟练之后加入音高,一定要清晰而明确地突出重音所在的音符。在完全掌握旋律的演唱后可以加入视唱伴奏,更生动地感受重音转移为旋律润色的魅力。而且这条视唱中的切分音与重音记号是重合的,这更有利于视唱者对于重音转移的初步把握。

(二)使用重音记号的单拍子视唱训练

其次从最熟练的2/4,3/4拍入手,打破节拍重音律动规律。单拍子视唱在视唱中是比较基础的也是所有视唱训练中的基础训练拍号,在简单的拍号基础上加入部分重音记号有助于学生逐步适应。例如谱例8,改编自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拍号是较易把握的2/4拍,没有任何复杂节奏,只需要注意所有重音记号即可,这其中所出现的重音记号大都与节拍重音不符。可在加入音高之前先放慢速度练习,用打节奏的方式突出重音,之后再逐步带入音高以及二声部的合作。

谱例9是一条非常典型的基础节拍包含重音记号的视唱训练,是由彭哲夫所作的《蚊子托卡塔》,几乎都是同音的进行只有少许的半音变化,演唱者在演唱时对音高的控制相较其他视唱会相对容易一些,这对于重点关注重音记号有着极大的帮助。而且所有重音记号都出现在不是la的音符上,重音记号的强调音同时也是变化音,增强了视唱的趣味性。单一拍号加入重音记号的训练也为进一步变换拍号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谱例8《现代音乐视唱教程》P80,第153条

谱例9 彭哲夫《蚊子托卡塔》(节选)

(三)变换拍子混合重音记号的训练

最后可以使用其他拍号,用临时的重音记号进行训练。谱例10包含了节拍变换以及临时重音记号两种重音转移的方式,相较于前一条视唱,难度增大很多。在练习时如果严格按照拍号进行就无法兼顾和体现出临时重音。这时候可以先统一节拍,整合为以八分音符为单位拍的律动来辅助视唱的进行。这首先就减少了变换拍子所带来的视唱阻力,之后就按八分音符位一拍的行进,点对点地进行视唱,并在对应的拍点上加入重音处理即可。之后在熟练的基础上,再适当加入对应拍号的节拍重音以达到更准确的标准。

谱例10 J·德尚·威尔蒂厄《节奏练习曲》(节选)

对于现代视唱的训练来说,如果依然使用传统视唱训练时的节拍图示或是指挥图示来打拍子显然是不能起到正向的辅助作用,反而会因为节拍重音与所标注的重音不同而造成混乱。而且在现代音乐视唱中,拍号的意义其实已经不大了,节拍重音也很少非常明确的显现。因此,节奏重音转移作为现代音乐的特点之一,如果能够进行有效的训练并准确地表达出来,会为呈现现代音乐风格打下坚实基础。节奏训练时也应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由传统视唱转向现代音乐视唱,从节拍统一的基础训练转向变换拍子的强化训练,从重音记号的基础训练到综合视唱,逐步扩展、深入视唱条目。

结 语

在现代视唱中由于跨小节连线、变换拍子以及临时重音记号的大量使用,使得节奏重音转移现象成为现代音乐较为显著的特征。对于现代音乐视唱中节奏重音转移的训练方法更是在本质上离不开传统音乐对于切分音型的训练方法,从单拍子的训练入手,逐渐增加变换节拍以及重音记号这种由易到难的渗入式训练才是对重音转移的有效训练方式。本文是基于现有的文献以及作品进行的分析,对于造成现代音乐中节奏重音转移的原因也会由于作品的不断涌现进而不断增多,对于节奏重音转移现象进行有效训练的方法,也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各自有效的训练方式,这也是视唱练耳教学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方向。■

注释:

① 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151.

② 任达敏.基本乐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38.

③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视唱练耳分级教程(第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5.

猜你喜欢
谱例拍子重音
陶维龙教授课堂实录
阿基与乌龟之重音
中国英语学习者词重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如此感伤
单词重音
妈妈的竹拍子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声民族化技法研究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重音朗读,让朗读更有韵味
“四分之三拍”读法没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