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2021-09-17 01:49:59杨业德
体育时空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乒乓球课程思政

杨业德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5-032-02

摘  要  本文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指示精神,落实“三全育人”教育总目标,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特有学科优势和乒乓球课程丰富的思政内涵及素材,特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等探索有效途径,以期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体育课程  乒乓球  改革  创新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上指出:“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理念应运而生,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的各个课程体系,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显性和隐形教育功能,从而体现出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近年來,高职院校的发展迅速,但高职教育质量亟待提高。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探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新时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方向。

一、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体育课程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实现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培养学生完整个性的有效途径。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形成“三观”的关键时期,将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协同融合有利于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育原本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将其渗透到体育课堂中,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运动具有规则性,每一个竞技项目都有其规定的竞赛规则,并且随着各个竞技项目的现代发展,其竞赛规则越来越完善。因此,体育运动的规则性正是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平时要养成遵纪守法的意识,这是体育课程思政的主要体现。体育运动注重团体合作的精神,正如习近平同志提到过的“唯有互相支持、团结合作才是战胜危机的人间正道。”大学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人,通过体育活动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的人,将会迅速立足于社会。体育比赛还体现出竞争拼搏的精神,当今时代正倡导大学生奋发图强,心怀远大的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这正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契合的。目前高职院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不高,“放羊式”教学较为普遍,存在着重文化轻体育、重技能轻德育的现象。而只有完善体育教学,激发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才能助力学生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二、乒乓球课程思政建设的特有优势

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中国体育界的第一位世界冠军容国团便是乒乓球运动员,通过学习乒乓球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乒乓球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中国第一位世界冠军容国团为榜样,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世界冠军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给中国乒乓球队整个团体注入的精神和灵魂。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潜移默化地施加给学生这样的影响,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乒乓球课程地主要授课内容为乒乓球运动发展史、场地器材、基本技战术、竞赛规则、裁判法和竞赛管理等。乒乓球属于技术性项目,在多球练习时学生的意志力也同时得到了培养;通过临场辅助执裁,可以培养学生自信、公平公正和随机应变的处事能力;通过模拟比赛,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由此可见,在乒乓球课程中可以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潜能。

在高职院校中,乒乓球课程的开展较为普遍,深受学生喜欢,选课的人数也较多。这是由于乒乓球项目的特点更容易吸引学生。因此,在这样的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无疑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乒乓球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建构

高职院校乒乓球课程是以“健康第一,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以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质,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为目标。充分挖掘乒乓球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既能让学生学习到运动技能,又能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为此,乒乓球课程思想政治教学应坚持做到如下几点。

(一)革新教学观念,渗透思政要素

作为体育工作者,要全方位认识乒乓球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技能及提高身体素质,同时还要传递体育精神给学生,乒乓球课程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载体。为此,教师就要善于挖掘乒乓球课程中蕴含的内在育人本质,将体育精神和民族精神变成一项教学内容嵌入乒乓球课程教学中,从而形成“体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体育教学,以此获得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效果。

(二)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思政实效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施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但这些模式尚处在“边缘化”的困境中。在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下,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目标应使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形成高度统一。体育俱乐部教学和真正的价值观结合起来,实现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将教学模式分为课内、课外和课内外结合三种教学形式: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入体育课以及发展学生运动能力,达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并且熏陶学生运动文化,使体育文化得到充分发展;课内外结合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将课内和课外体育俱乐部结合起来,起到实现学生个人价值的作用。

(三)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技能教学

高职院校的乒乓球教学在内容选择上要遵循学生身心发育规律、学校教学环境和条件,此外还需要积极改革创新,即既要提高乒乓球运动技能的教学,还需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在乒乓球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中,应分析乒乓球项目的特点,选出特点突出的项目来教学,并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比如,教师在教学生采用多球法练习正手攻技术时,首先要让学生领悟学习乒乓球课不仅是学习技术动作,而且也在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等品质。

(四)创新考核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平时考勤和期末知识技能考核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较偏向于结果评价。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课程中后,学生的道德评价应在综合评价中占有更多的权重。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和技能学习是贯穿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的,因此要实现评价体系立体化,强调促进学生发展,力求通过评价鼓励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体育课程要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创新体育教学评价的体系,完善体育课程思想政治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专业育人”的教育总原则的核心在于发掘课程思政元素,为此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着眼解决传统教学中教师单一主体的地位,努力构建合作学习、多元评价等师生双向互动,突出核心技能教学,紧跟时代步伐,使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程,以期在技术、技能学习和应用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2]陈克正.新时代高校“体育+思政”协同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09):152-154.

[3]田小静.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途径[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01):45-46+50.

[4]徐敏.“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09):85-86+88.

[5]陈莉琳,黄妍,杨雪红,江少平.羽毛球课堂教学融合思政元素的研究——以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羽毛球课程为例[J].体育科学研究,2020,24(05):73-76+81.

[6]朱秀清.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羽毛球选项课为例[J].运动,2018(20):130-132.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乒乓球课程思政
乒乓球悬浮术
哈哈画报(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8
跳舞的乒乓球
幼儿画刊(2020年4期)2020-05-16 02:53:26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幼儿画刊(2018年7期)2018-07-24 08:26:08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引入初中体育课程的可行性解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04:37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