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崇良 焦亮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5-076-02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影响中小学体育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知态度;学生的体育课堂表现;教师的教学方法模式;教师的自我形象及个人能力;教师的管理方式方法。提出:树立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正确认识,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更新教育理念及技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型教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树立良好个人形;尊重中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策略。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小学体育教学 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构建
师生关系是指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其是师生情感沟通、相互影响的过程[1]。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直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良好性格的培养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新时代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出发,分析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特点及意义,探究影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措施,以期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长期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新时代和谐师生关系的界定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对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发展和进步的基础,是实现体育教学活动顺利、高效进行的基本条件,也是促使学生获取运动技能、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2]。
(二)新时代和谐师生关系的特点
1.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实现良好相处的基础。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及个人尊严,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给予的指导和建议。教师也要在体育教学中给予学生尊重,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这是培养学生热爱他人、热爱体育、热爱集体的基础。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相互合作才能保证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
2.民主平等,心理相容。新课改背景下倡导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与我国古代教师权威制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带来的课堂效果也大不相同。新课改背景下倡导的民主平等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在问题上的相互探讨、在学习上的相互反馈以及双方在人格、地位上的平等性。只有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更好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心理上的相容。
3.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着时代及学情变化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与时俱进。墨守成规的教学思想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求,陈旧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也已逐步被淘汰。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创设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已成为现代青年教师提高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新时代中小学体育课堂师生关系存在的几种形式
(一)紧张型
紧张型师生关系主要是指学生对教师存在畏惧心理但并不喜欢,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较为疏远,甚至是剑拔弩张、对立的。在课堂合作表现上,学生多数表现出不情愿,甚至抗拒。师生在课堂交往中相对单一,课外交往更是少之甚少,容易发生冲突[3]。
(二)冷漠型
冷漠型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对老师既不喜欢也不讨厌,教師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较为冷漠。在课堂表现上双方各行其是,多于应付,既不合作也不反抗。师生在课堂交往中往往是单向的,课外交往也相对较少。师生之间的冲突与紧张型师生关系相比要弱。
(三)亲密性
亲密性师生关是指学生对老师敬爱、信任、理解、尊重,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做到相互理解、互敬互爱、团结友好、共同进步。在课堂合作方面以及课堂交往方面能够做到合作共进,多向交往,且在课外交往相对较多,关系融洽[3]。
三、新时代影响中小学体育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
(一)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识程度及学习态度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重“智能”轻“体能”的传统人才选拔观念尚未得到扭转。相对来说,体育课程安排较少,课程要求相对较低,内容宽松,致使学生认为体育课并不重要,休闲、娱乐、放松的思想已根深蒂固。因此,学生从内心深处并不热爱体育,他们热爱的是自由的、无约束的自我活动,对于体育技能的学习也多是应付,更不屑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4]。因此,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及态度是影响师生关系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切实表现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绝大部分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开放性与其他学科相比相对较强。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是体育教学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的前提。事实上,中小学生天生好动、自我约束能力不足、情绪波动严重、浮躁偏激,如果体育教师缺乏对体育课堂及学生心理的认识和理解,容易对学生产生不满情绪,从而引起学生反感,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求和自我愿望。体育教师注重传授体育基本知识以及体育技能,很少考虑到对学生创新、独立意识的培养,由此使得绝大部分课堂教师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传授。传统体育教学强调了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堂的掌控,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性,在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阻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四)教师的个人形象及个人能力
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在学生心中逐步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身体健康、仪表端庄是体育教师对学生产生吸引力的基本条件。体育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言行举止,努力做到服装工整、举止大方、言语文明、教态稳重。此外,还应具备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漂亮的技战术示范动作及多样化的体育授课模式,并能以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为基础和依托的情况下融入自己对教学的独特见解,从而丰富授课内容,激发学生练习、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
(五)教师的管理方式及方法
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够成熟,自控能力严重不足。面对这种现象,部分老师的处理方法实际上是欠妥的。冷静、理智地处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行为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有足够的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从不同的角度和事情的本质出发,把不利变有利,对学生多加鼓励,并给予必要的启发及指导,以此来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
四、新时代构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及建议
(一)树立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正确认识,转变学生学习态度
树立学生对体育课程正确认识,客观对待体育课程是体育教学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前提。中、高考应试教育的引导,致使学校、家长及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了较为片面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较弱,是体育课堂上建立和諧师生关系的最大障碍。健康是无价的,身体锻炼伴随着人的一生,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锻炼要求。如果青少年由于缺乏锻炼导致身体发育不足,当其到成年之后将成为无法弥补的缺陷[5]。教师应对学生做出积极、正确地引导,使他们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价值和作用,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领路人。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兴趣的调动。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不同方式对体育锻炼的形式以及体育课堂游戏的组织方式进行改变或创新,使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为构建合适师生关系奠定基础。在体育教学中,积极、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教师与学生产生心理互动的首要条件。
(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及技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型教学
传统的中小学体育课堂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单向交流是阻碍师生友好共处的关键。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主流是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体育学科亦是如此。“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最佳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是减弱或取消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而是引导启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中小学时期的学生的表现欲与其他学段相比更为强烈,正因如此,教师更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机会和空间。
(四)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树立良好个人形象
新时代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个性,他们中的很多人把体育明星视为自己的偶像和前进目标,并不断地对其进行观察、学习和模仿。他们喜欢体育课堂,并渴望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教师正确指导和帮助,以此达到最好的模仿效果。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体育技能以及丰富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已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征服学生的最佳武器。此外,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一名教师的根本,只有做到爱岗敬业、以己为范,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和良好形象。
(五)尊重中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是和谐师生关系的灵魂。和谐师生关系的最佳体现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能够做到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和互相理解。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在师生平等民主、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只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切实做到尊重、民主、平等,建立良好的师生联系,在一定条件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将会获得长期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汇.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障碍及消除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2):225-226.
[2]王伟.影响中小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多因素分析及实践探索--基于南村中小学的调查[D].广州:广州大学,2012.
[3]全晶.对武汉市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心理环境中人际关系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03):76-78.
[4]梁明军.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科技资讯,2014(21):167-169.
[5]陆丽琴.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体育世界,2011(1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