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美彤
【摘要】“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也是整套教材的第一个语文要素,具有其特定的教学价值。因此,弄清“新鲜”一词的内涵,对于教好这个单元以及落实学生的主体实践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教师教学时,应充分理解这个要素的定位,将对文本词句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体验的关注上来,引导他们大胆表达个人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同时,树立方法意识,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鲜感,编排价值,阅读体验
統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语文要素,它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也是整套教材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我们有必要探究“有新鲜感的词句”中“新鲜”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激发学生理解、积累词句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乐于交流阅读感受,主动积累词句,并尝试运用的习惯。
一、如何理解“有新鲜感的词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材安排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编排理念,引导课堂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对这里的“新鲜”一词应该怎么理解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新鲜”的意思是“新奇、稀罕”。克雷齐在《心理学纲要》中指出,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趋新”“好奇”的特点,而那些“完全确实的情境(无新奇、无惊奇、无挑战)是极少能引起兴趣或维持兴趣的”。由此可见,新奇的东西更能唤起人们的兴趣,让人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阅读中更是如此。
刚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的阶段,他们乐于探索新鲜事物、接受新的知识,对诸多文学作品、经典书籍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由于“新鲜感”带有较强的个人主观阅读感受,人们的生活背景、阅读经验等不同,感受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阅读中,学生所关注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不一定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优美的、精彩的语言,但一定是激发了他们强烈好奇心的内容,能使其产生新奇体验和感受的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篇章页上的导语提示本单元的主题是“校园生活”,这原本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场景了,编者却在选文时别出心裁,在三篇课文中呈现了三所不同的学校:边疆的小学、神奇的花的学校和民国时期少年孙中山读书的私塾。新奇的景物,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特别的时代背景,为学生阅读时产生“新鲜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那么,什么样的词句对学生来说可能是有“新鲜感”的呢?
1.陌生的词语
儿童对未知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为不知道、不熟悉、不了解,极易引发其浓厚的新鲜感。
(1)陌生的名称。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不懂就要问》中把老师称为“先生”。
(2)陌生的事物。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坪坝”“绒球花”“孔雀舞”“山狸”“古老的铜钟”“大青树”“凤尾竹”等体现西南边陲独特风貌的词语;《花的学校》中的“荒野”“口笛”;《不懂就要问》中“私塾”“戒尺”等具有时代特色的物品。
(3)陌生的声音。如《花的学校》中“簌簌地响”;《不懂就要问》中“咿咿呀呀”。
2.新奇的表达
(1)新奇的句式。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从……从……从”“有……有……有……还有”“向……向……向”等句式,这种连续不断的排比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和韵味。
(2)充满奇特想象的句子。如《花的学校》中把阵雨中花儿随风摇摆想象成“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把乌云在天空中翻滚想象成雷云拍着大手的样子。这些想象恍若把学生带人了一个充满魔力的神奇世界。
3.独特的感情
课文中有些句子蕴含了独特的感情,值得琢磨体会。比如,《花的学校》中“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一句体现了孩子和母亲之间质朴而强烈的情感。《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一句既蕴含了深刻的道理,点明全文主旨,又包含孙中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新鲜感”是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主要体现在内容新鲜、语言新鲜和情感新鲜这三个方面,这里提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在阅读时大胆表达个人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把关注“新鲜感”的意识贯穿到小学阶段的教学中。
二、为什么要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
1.能将“新鲜感”注入课堂
孙绍振教授曾指出,“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是令人厌恶的,教师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于漪老师也说过:“以新奇的知识吸引学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这儿说的‘新奇,不是指前所未有的知识,而是对学生的水平而言,学生过去没接触过的,一旦听到、学到,就有‘新奇的感觉。”
作为三年级上册第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的提法本身就是很新鲜的。它不同于其他常规性的要素训练,而是从学生阅读体验的角度提出的要求。与被动地接受教师对优美词句的分析、解读不同,“新鲜感”一词的运用,是对学生认知的充分尊重,是大人弯下身子,从儿童视角生发的观点。对于阅读中的学生来说,每一篇课文都有着很强的新鲜感,他们怀着好奇心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能收获心理上和审美上的满足。这时,从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出发,聚焦课文中能带来“新奇”感觉的部分,能有效地将“新鲜感”注入课堂,让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并在交流中大胆表达想法和感受,从而走向真正的语文实践活动。
2.隐藏着解读文本的钥匙
新奇的语言表达中往往蕴含着作者想说却没有宣之于口的丰富内涵。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那些不同于寻常的、闪光的字、词、句、篇,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交流这份“新鲜感”,使其体会自主阅读的乐趣。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自然段中的“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对有一定阅历的成年人来说可能算不上新鲜,但是对于听惯了电子铃声的小学生来说,却有着强烈的新鲜感,教师可以在学生交流时加深其对这所小学的感性认知,进一步理解文本;第三自然段中学生下课了不是踢毽子、跳绳,而是跳孔雀舞、摔跤,学校周围也不是常见的马路、楼房,而是猴子、松鼠、山狸……在阅读中发现这些新鲜事物的同时,学生仿佛跟随作者走进了一幅充满民族风情的画卷,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之美。
这些奇特、新鲜的表达隐藏了作者独特的体验和感悟,也正是教师在解读文本、开展教学时的关键。
三、教学时要注意什么
从目前关于第一单元的一些教学设计看,教师对这个单元语文要素的定位及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教学,还是不够明晰,在教学实践中容易陷入一些误区,想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让阅读主体回归学生
部分教师习惯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抓住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或者“关键词句”来谈“有新鲜感的词句”,在学生阅读之前就已经预设好了哪些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实际上,“好词好句”“关键词句”都是教师基于课文本身进行梳理后得到的结论,是成人化的理性分析,“新鲜感”则侧重于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是儿童眼中的特别和新鲜,它是感性的体悟,是变化灵动的。还有的教师在本单元教学时会在完成把握主要内容、理解关键词句、感受人物形象等一系列模式化教学后,再让学生回顾课文,从中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这时,经历了反复理解内容的教学环节,学生初次阅读带来的新鲜感已经大打折扣了,这样程式化的设计影响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學生初读时的新鲜感。这两种做法都是由于教师对课堂把控过多,没有将阅读主体聚焦于学生而导致的。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要充分理解什么是“新鲜感”,明确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主要是从呵护学生阅读的兴趣、生成他们持续阅读的动力、鼓励他们表达个人的观点等这些主动学习的层面发起的。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的交流、思考,才是课堂需要的。教师要让阅读主体回归学生,重视学生在初次接触文本时产生的独特阅读体验,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让学生说出新奇的语言给自己带来的新鲜感受,聚焦“新鲜感”。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这是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明确指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温儒敏教授也强调,在阅读作品时,“第一印象很重要,要获取整体感受,相信和珍惜自己的印象,不急于分析,寻找什么意义主题之类”。基于阅读兴趣的阅读是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多角度阅读、有创意阅读的必然路径,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平等对话。学生只有经历了与作者、文本的“耳鬓厮磨、亲密接触”,在阅读文本后充分地表达和交流,才能生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有创意的想法。
2.交流时注重方法引领
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并不意味着教师全面放手,也不意味着课堂教学要以一个个零散的词语或句子为线索,那样可能会使课堂变得零碎而杂乱,学生无法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要加强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和驾驭能力,从学生每一次交流“新鲜”的发言中找到亮点,并逐步引导,鼓励学生从零散的词语走向整篇的理解,从单一的认识走向个性化、多样化的解读。
其次,教师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整合文本,深入理解、感受有新鲜感的词句。归类梳理就是一个好办法。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对有新鲜感的词句进行梳理分类,指导学生诵读积累,帮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让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教师可以分组出示词句,有民族名称,有表示事物的,也有描述动作、场面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自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帮助学生借助这些词句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感受西南边疆的民族风情,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情感和趣味。
结合图片、视频等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新鲜词句的有效途径之一。《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插图了解“绒球花”“太阳花”“凤尾竹”等植物,借助课外查找的更多图片和工具书的解释,了解“山坡”“坪坝”等词语含义,借助配乐或视频观赏孔雀舞、摔跤等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活动。《不懂就要问》一课,教师可以出示民国时期私塾、课本的图片,适当介绍中国旧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学校生活的不同,体会孙中山的可贵品质。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深入理解有新鲜感的词句。如《花的学校》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放假的经历,想象花孩子们穿着漂亮的衣服从教室里冲出来的场景,结合生活经验想象东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的样子和声响。
引导学生聚焦有新鲜感的词句并大胆表达,顺应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也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抓住了文本解读的钥匙。而落实这一要素的关键不是记住多少好词佳句,而是是否从学生的“新鲜感”出发,是否有效落实了学生主体的实践地位。三年级上册提示“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仅仅是一个开端,而不是终点,我们应将这一教学理念延续到后续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在自主阅读和发现中感受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