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微

2021-09-16 15:53蔡其均
南北桥 2021年22期
关键词:科学合理作业设计双减

蔡其均

【摘    要】作业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双减”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更加注重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设计数学作业,在作业中融入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问题,最大限度地拓展教学空间,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双减”背景  作业设计  科学合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2.029

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从作业中教师能收集到学生的许多学习信息,用作改进教学的现实依据,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布置作业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后果。随意布置作业,随意批改作业,不仅让数学作业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大负担,也拉低教学效果。小学学生的作业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教师开始重新思考作业在教学中的意义。作业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教师要科学地进行作业设计,既保证学生能够通过作业进一步掌握知识点,切实消化课堂内容,又要充分考虑作业的量度,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可续性发展。

一、明确数学作业的现实教学意义

教师必须要形成大作业观,设计形式多样、完成方法多样的数学作业,不仅要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数学学习方式。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作业的方式,保证作业难度水平与学生思维发展高度一致,避免作业难度太高或过低而导致无效作业的情况出现。作业的存在不是为了填充学生的空白时间,布置作业也并非是为了剥夺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认知有进一步的提升,加深学生的思考深度,拓展学生学习面的广度,借助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要明确数学作业的现实意义,形成“大作业观”,将数学作业聚焦于“让学引思”——让学生说、让学生做、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在作业中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与迁移。

教学为育人,作业自然也是如此。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缺乏大作业观,在布置作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总是习惯性地布置大量的计算题。这导致学生在每天学习之后还要面临大量作业,挤压了学生的“喘气”空间,对学生的心理及生理都造成了很重的压力,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在大作业观下,教师更加注重作业的质量,注重作业练习中学生认知风格、行为习惯、人格特征的形成。

成长需要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教师通过作业帮助学生寻找学习中的自我、发现自我,最终促使学生成就自我。在大作业观下,教师布置作业时要保证合适的作业量,所设计的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要关联密切。作业围绕数学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大脑持久地运转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必备的数学品格。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学会使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数学素质能力就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开发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能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作业中多角度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作业并不是只有“埋头苦干”一种形式,教师让作业形式多样化,才能让作业在数学教学中真正起到作用。首先教师要清楚作业有什么类型,教师掌握了哪些种类,才能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问题对症下药,针对当下学生的学习状态选择最有效的作业形式。作业有很多种分类方式,以所需时间的作业分类为例,可以将数学作业分为短时间作业和长时间作业。

一般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多使用短时间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以数学练习题的形式为主。短时间作业运用于巩固学生当天的学习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短时间作业的教学效果便会逐渐降低。短时间作业的习题练习随着学生的成长而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便会逐渐变得枯燥、无聊,学生就会开始对数学作业产生厌烦情绪。

数学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学好的,教师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所以除了短时间作业之外,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长期性的作业。长时间作业是数学知识在课外延伸的实践应用,它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理论与实际实践,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时间作业因为花费的时间长,一般以小制作、小调查、小论文、小课题研究等形式出现。如:学校里面有多少棵树?学生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花一定时间亲身观察、统计、实验、测量、估算。长时间作业因为学生完成作业需要花费的时间长,能在长时间的学习跨度中继续发挥作用,加强学生所学知识之间的连续性。如同样的一个计量问题,在低学段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借助面积和比率的知识完成;对于高學段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使用方程和函数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教师用一个长时间作业将不同阶段学生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将不同时期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提升了问题的可探究性,让学生更有完成作业的动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有短时间作业,也不能只有长时间作业。短时间作业是为巩固学生对数学书面知识的学习,是为打好学生的知识基础;而长时间作业注重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要发展多形式作业,让学生既能学好课内知识,夯实知识基础,又能进行拓展延伸,将所学运用于实际,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通过协同作业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作业是学生的学习与外界对话的途径,可以通过同样的教材、同样的问题与同学对话、与教师对话,再从对话中提取信息,重新构造数学知识的理解机制,从而获得能力与思想上的成长与提升。在教学中设计协同作业,能够实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同时促进学生集体的融合。教师应该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供合适的平台,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作业共同体”的合作关系。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小组配对,每个小组根据学习情况将人数控制在三至四人。这个人数区间可以最大化保证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然后学生之间围绕作业互相提问,相互讲解,互相监督,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学生之间协同合作,共同进步。

在设计协同作业时,教师在内容上要有巧妙的安排。第一点,在协同作业中要设置一类“基础作业”。基础作业是学生作业完成质量的基础保障,这类基础作业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所以必须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并掌握。协同作业不止在知识层面上促使学生成长,还打开了学生学习中的人格与思想上的格局,让学生通过学习实现更多的不可能。第二点便是教师要注意“挑战性作业”的设置。学生在协同作业中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他们也更愿意挑战更高难度的知识点。这给学生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底气。比如对于学生无法独自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其设计成协同作业,学生就可以和合作伙伴一同将问题解决。挑战性作业能有效推动低学力学生突破学习,让学生沉浸于学习挑战中,给予他们挑战困难的勇气,实现自我学习的突破。

四、加强作业与生活联系

现代教育提倡教学联系生活,除了课堂中心,教师还应建设生活作业中心。生活性素材用于作业中能增加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减少学生对作业的抵触情绪。教师应尽可能选择生活素材用作作业,加强数学作业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长度单位换算知识的作业为例,一般教学中教师大多会选择使用计算型题目当作学生的练习作业,如“一厘米=(  )米”的等式换算练习。开始时学生完成作业还比较积极,因为必须要经过大量的作业练习才能学好数学,长时间反复地练习类似“一厘米=(  )米”的作业后,学生逐渐觉得作业枯燥无聊,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逐渐降低。这种反复填写换算等式的作业,经过一定时间过后,就无法让学生的单位换算能力再提升一个高度,所以教学中常常会出现的情况是学生在上一篇换算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在下一次类似的作业中同样也会出现。

换算练习作业的作用是有限的,教师必须及时发现这类情况,调整作业结构,加强作业与生活的联系,更改知识的出现形式。如将长度换算从等式换算变成应用题,用“小明家离学校有100米,那么请问小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厘米?”代替“100米=(  )厘米”的问题进行练习。生活性问题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更为有趣,因为学生必须要详读每个问题,将文字转化为等式,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真正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五、选择合适的作业时间节点

作业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有管理、形成、反馈、评价等诸多功能,要想将作业的这些功能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就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布置作业。作业的管理功能体现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不管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作业,都能成为教师管理课堂的一种手段。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机安排作业管理学生的学习。例如在下午,大部分学生都容易出现较为疲惫的感觉,上课精力并不是很集中。这时候如果直接上新课的话,大部分学生都不太听得进去,教学效果不会很好。那么教师在这时便可以布置几道题作为作业,占用几分钟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打开思维,调整成积极的听课状态。

作业的形成功能主要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教师在即将讲新课时布置预习作业,或者是在讲完新课时布置复习作业。通过完成预习作业及复习作业,引导学生其形成良好的预习及复习习惯。作业是获取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讲解时所布置的作业能够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接收程度,反馈到教学中,方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在讲完一个单元时布置一份单元作业,以此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看他们是否掌握了每个知识点。如果没有完全掌握,要明确存在哪些薄弱的地方;如果出现大部分学生都没掌握知识点的情况,教师则要考虑是否更细致透彻地为学生再讲解一次该知识点。作业也是日常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认识更加准确。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并不是只批改对错,更要将学生的错误原因细致地进行标注。如果同样的错误出现了好几次,那么学生就知道自己还没有将这部分知识“吃透”,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知识探究。作业能够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大大提升学习效率。作业在教学中有非常多的功能,它能给教学提供许多教学信息。教师必须将作业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有利于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六、学段分界,作业分层

“双减”的目的是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不减少教学内容。如何让教学做到既减负又高效的效果呢?根据从实际教学中的调查结果来看,教师要做到学段分界,作业分层。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时期很长,学段跨越很大,所以教师必须要根据学段分界,并将作业分层,这样才能保证数学作业符合各学段学生的学习特性。

首先,学段分界。根据小学学生的认知发展将分为两个学段,分别是低学段与高学段。对于两个学段的学生来说,教师要改变“题海战术”的作业形式,不能对不同阶段、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无差别的作业进行练习。作业要注重层次感,并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可以让他们自主选择并完成作业。例如,高学段学生在学习分数知识时,教师在讲解过真分数相关知识后,给一些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布置以巩固为主的练习题作业。但是对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布置一些拓展性作业。

其次,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作业手段。低学段学生因为刚进入小学,刚开始接触系统性的数学学习。这个阶段的学生数学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对于书本上的抽象性数学知识无法进行具象理解,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以游戏作业为主。而对进入到高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利用实践性作业去拓展思维,加深对数学理论性知识点的理解。所以高学段的学生要增加更多的实践性作业,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分层,合理安排作业量度。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差异化作业实施,既能解决学生作业“时间长和短”的问题,又从根本上改变了学困生“吃不消”或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的现状。每个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都安排恰到好处的作业,尽可能地发挥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去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总之,作业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教师不能因为作业的重要性就盲目地给学生布置作业。在“双减”教育政策下,教师必须要将作业设计落到实处,真正地明白作业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一成不变的作业练习方式,拒绝“题海战术”,积极开发作业形式,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作业不断推陈出新,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知识。多形式的作业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做题”,还让他们真正学会了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再结合生活创建协同作业,将“双减”下的数学作业变得多姿多彩,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孔繁晶.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1(8):29-34.

[2]朱延春.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有效设计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3(1):56-57.

[3]袁红艳.小学生数学“长”作业实施效果的再思考[J].新智慧,2018(12):18.

[4]李新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1):89.

[5]王娜日蘇.浅谈小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二卷).2016.

猜你喜欢
科学合理作业设计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