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质量人才供应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目前乡村技术型人才培养存在教学内容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未建立跟踪培养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构建“产学研训创”一体化的乡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共建人才培训基地,改革课程、师资、学制、评价体系,提升涉农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服务区域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产学研训创”一体化模式 高职院校 乡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2.003
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8年9月,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第一个五年规划,力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保证高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就要解决乡村建设人才的供给问题。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全力保证乡村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通过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
长期以来,乡村人才向城镇单向流动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大部分流失的农村劳动力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是新型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乡村青壮年的流失导致乡村人才极度匮乏,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中发现,截止到2016年,全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员中,超过1亿人为55岁以上人群,占农业从业人数的33.6%。高素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大面积土地弃耕,“空心村”“农村虚空化”现象日益严重,农业萎缩、农村经济衰退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瓶颈。高等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基地,涉农职业教育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人才供应保障作用,肩负着为乡村振兴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增设涉农专业或开发现有专业扶农助农资源,加强涉农师资培养,建设一支“懂专业、有技术、精钻研”扎根乡村的农技力量,以发展壮大乡村产业,繁荣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困境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单向流动问題日益突出,尤其是农村年轻人口和技术技能人才大量外流至周边城镇及全国各大城市,农村出现空心村、留守村的现象较为突出,乡村发展亟须大量人才注入。作为涉农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职院校,受生源质量、人才培养层次等因素限制,人才培养远远滞后于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脱节情况严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农村建设价值教育欠缺
目前社会普遍存在一种“轻农业”的价值理念,认为农业相较于工商业发展慢、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这种认知导致农业在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所有价值都被低估,即便是涉农专业的部分教师和学生也对农业发展和就业前景不看好,多数学生毕业后放弃专业,改做其他行业。农业农村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在专业教学中贯彻不到位,价值教育的缺乏导致大量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即便改行也不愿回到农村。
(二)乡村人才需求性分析不充分,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
目前针对乡村人才的需求性分析不充分、不全面,导致乡村人才培养没有针对性。目前乡村人才培养集中于农业技术型人才培养,忽略了乡村人才更深邃的内涵。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也包含乡村一、二、三产业的全面振兴。其内涵和外延远比农业生产更为丰富,需要的乡村建设人才也涵盖生产、经营、服务、治理、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地方高职院校应立足区域乡村发展需求,对区域内乡村人才需求进行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科学分析,找准乡村人才培养的切入点,更好地顺应地方乡村建设,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三)专业设置过于固化,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因循守旧,涉农专业开设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对涉农专业的认知歧视,认为涉农专业就是培养传统农民,导致涉农专业招生难;同时涉农专业学生就业难、离职率高都成为阻碍高职院校发展涉农专业的瓶颈。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现有涉农专业存在专业发展远远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情况,教学内容单一,没有体现出农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布局,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农业新技术和新方向内容的引入,农业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农业行业人才需求。
(四)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僵化,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
乡村发展需要一批沉得下、留得住、实践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但目前乡村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仍然在学校,脱离了乡村实地培养,导致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乡村实际工作,大量人才返流回城市,基层留不住人才。同时涉农人才培养需要大量实训实践场地支撑,但农业类实训基地占地多,维护费用高,多数院校缺乏校内实践基地,授课内容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考核评价也更加侧重期末理论考试。实践训练的不足,导致学生理论应用能力不强,不能机动灵活地处理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五)跟踪服务通道未打通,学生可持续发展受限
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的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条件都有所局限,回到乡村工作的学生,往往无法获得优质、系统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知识体系日益陈旧,现代农业的新理念、新技术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导致工作成效不明显(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针对投身乡村建设的各类人才建立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对促进乡村人才的自我提升、推动乡村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乡村人才培养的关键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现代农业发展日新月异,农业新理念、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农业师资队伍要适应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步伐,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但目前农业师资队伍存在师资匮乏、实践经验不足、缺乏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建设一支高水平、具有丰富农业生产经验、具有创新思维和发展眼光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涉农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条件。
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一)加强农业发展价值教育,提升高职涉农学生农村“留驻率”
农业发展价值教育是乡村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解决涉农人才城镇化流动的有效途径。通过价值教育,帮助涉农人才建立涉农职业认知,准确把握新时代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树立农业认同观和农业职业期望,主动投身农业农村建设。职业院校在涉农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始终贯穿农业价值教育,同时也可通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扶农助农志愿者行动、科技下乡项目攻关、乡村规划设计大赛等一系列紧密联系乡村振兴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投身于乡村建设。
(二)找准乡村人才培养的切入点,明确乡村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功能
职业院校要科学、高质量地推进乡村人才培养,首先要解决好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流向问题,要始终把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本质,以支撑区域农业发展为出发点,培养致力于区域内新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和乡村治理人才。要在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始终把农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技术及产品推广能力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内容和目标加以强化。通过以应用型科学研究为基础,推进涉农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改革,以培养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适应乡村产业发展速度的创新型乡村人才,为乡村振兴带来勃勃生机。
(三)明确乡村人才培养的主、客体范畴
乡村人才培养首先需要弄清楚“谁来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乡村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虽然是职业院校,但也应该看到职业院校在乡村人才培养上的短板,如缺少成规模的生产性实践基地,缺少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场所,缺少农业推广的服务对象,缺少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经济效益资金和产业支撑。因此,乡村人才培养仅仅依靠院校无法满足培养要求,还应当将政府部门,尤其是乡镇一级人民政府、相关企业纳入培养主体,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引入政府的农业生产实践和农业推广资源,引入企业的农业产品深加工、开发及销售渠道,政校企三方合作,搭建集教学、研发、推广、销售一体化的人才培养链,提升人才培养的适用性。要解决好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问题,除了向乡村输送人才,更要做好乡村本土化人才的培养,将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乡村原农技人员纳入重点培养对象,通过送教下乡、集中培训、网络学习、跟踪培养等多种形式培养本土化具有精湛农业技术和先进农业发展理念的人才,培养这部分人群逐渐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四)政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训创”一体化培训基地
以解决农业生产与发展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创建集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农业产品研发与创新、农村文化建设、区域农业品牌推广于一体,地方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共建共管共享的“产学研训创”一体化培训基地,以便改善乡村人才培养硬件条件,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进行生产实践、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创办涉农小微企业,鼓励高校教师、企业高工、政府管理人才积极参与到乡村人才培养的工作中。
(五)政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农学结合”、灵活机动的弹性学制。推进项目化人才培养机制,根据“专业相近、技术相通”的原则,依托某一个或几个农业项目开展教学工作。根据项目的季节性推行忙时生产、闲时学习的弹性学习体制,打造农业生产与学习相结合、技能培训与技术推广、产品推广相结合、科研创新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灵活机动的学制模式。
2.构建层次化、导生引导式学习模式。根据学员的学习基础、学习层次、学习能力,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推行小组互助学习模式。选拔综合能力较强的学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成为导生,负责2~3个学习小组的教学辅助、实践指导、创新创业项目先期研讨及方案撰写等学习指导工作;择优推荐组内学生参与技术推广、项目研发等工作。层次化、导生制的学习模式,能有效凸显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开发学员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导生的培养也是未来乡村人才支撑的核心力量。
(六)政校企合作,推进乡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乡村人才培养要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既要提升学员的职业技能,又要引导学员树立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要将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的乡村建设中心力量。开发一批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新形态教材,推进以农业生产、技术革新、项目开发、农业推广、产品销售为链条的渐进式项目化学习内容构建,构建专业新技术服务农业发展的案例库,引导学员通过案例思考专业知识与技术如何助力区域内农村经济发展,强化课程体系的适用性和发展性。
(七)政校企合作,打造“教—研—创—用”一体化师资队伍
推进学校教师及科研人员、企业科技人员、政府农业管理及推广人员共同组建一支集教学、科研、技术及产品创新、成果推广与应用的一体化师资队伍。打通政府、学校、企业段人才流动通道,明确师资任职标准,建立师资认证及互兼互聘机制;构建师资管理体系,明确师资考核评价标准,实行考核选拔与淘汰制;落实政校企教师流通到岗率,构建政校企联合教研室,定期组织教师互相学习,交流分享,弥补自身短板,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八)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建立弹性学分制
建设政校企互通的学分机制,推行包括政府、学校、企业、社会评价机构等多主体联合评价模式,优化评价指标,将知识水平、技术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技术推广能力、技术成果、创新创业项目等列入评价范围,提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三、结束语
乡村人才培养是乡村振兴工作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但目前乡村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短板。作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应当及时调整思路,对接区域内农业经济特点和发展规划,改进乡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政府、学校、企業三方合作下的集教学、生产、科研、培训、创新创业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区域适用性,为农业经济生产和农业产业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20年度科学研究项目《湖南湘中地区引种西红花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C1563)。】
参考文献
[1]尹泓.当代乡村发展困境与乡村振兴的人才战略[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05):35-37.
[2]刘超.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的机遇、挑战及突破路径探索[J].农村科学实验,2019(28):20-21.
[3]王柱国,尹向毅.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类型、定位与模式创新——基于农村职业教育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06):57-61,83.
[4]王中迪,牛余凤.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出路[J].新疆社科论坛,2020(06):64-67.
[5]程华东,惠志丹.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业教育,2019(06):34-41.
[6]刘媛.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业教育,2019(06):34-41.
[7]刘玉玲.高职药学专业阶梯式、导生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运行[J].教育现代化,2020(52):103-106.
[8]张新勤.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及破解对策[J].农业经济,2021(10):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