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如何完善家校协同?

2021-09-14 02:34
现代苏州 2021年17期
关键词:家校亲子双减

曹伦华 伦华教育创始人,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苏州科技城外国语高级中学总校长

“学生是宝贝、教师是财富、家长是朋友。”这句话是伦华教育的管理理念,也是每一所伦华教育旗下实体学校遵循的管理法则之一。我们只有把家长当作朋友一样来看待,在家校关系中做到共赢、理解、尊重,才能够赢得家长们的信任,才能够铸造更牢固的家校关系。

家校协同这方面,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小学实验部有“小萤火虫亲子阅读俱乐部”,每月开展家长工作坊活动,每学期,萤火虫亲子阅读俱乐部都会为家长开设系列阅读讲座,《让童年的每一个角落洒满阅读之光》《没有爱上阅读不是你的错》《从亲子阅读到自助阅读》《儿童阅读的几个误区》……干货满满,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俱乐部里家长带领学生去读书,一二三四年级都有。自小萤火虫亲子阅读俱乐部启动以来,每天的晚课时间,“故事爸爸”和“故事妈妈”都会轮流走进图书馆,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故事。三年来,一共有数百位“故事妈妈”“故事爸爸”参与其中。

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小孩子看到爸爸妈妈这般享受阅读,自己本身也会有一种自豪感,反过来带动孩子读书的兴趣,对于爸爸妈妈来说,也相当于重新回到课堂,重新回到自己小时候的学习状态。对俱乐部举办的多项活动,家长们交口称赞:“和孩子共读,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我们一起探讨,一起交流,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非常认可学校搭建的这个家校合作平台,最受益的是参与其中的孩子们。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

在苏科外,戏剧已成为孩子们阅读名著、学习审美、认识和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因此,除了每周的亲子阅读,在家长的配合下,每年苏科外还会组织一场小萤火虫亲子阅读俱乐部绘本剧演出,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对里面的人物进行分析,然后家长和我们老师以及小孩子一起去演这个剧,也就是一本书读完了,一部话剧也就出来了。孩子不是背书,而是自己“演”书。

美好的家、校、社关系是对学校教育最大的赋能。我们之前举办过家校共育的圆桌论坛暨百名家长颁奖活动,为家长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为家庭提供科学教育方法的指导,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我们转观念、搭平台、创机制,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资源库和能量源,我们的百家讲堂会邀请优秀家长来分享各自领域的知识,同时,一些活动上,我们也会把家长请进校园,让家长们看到孩子在学校中的进步,有时候还会请家长来学校参加烹饪等活动。因为我们苏科外地处科技城,有很多家长来自科技企业和研究所,我们也会组织学生到家长单位去参观等等,其实家长反过来也在帮助我们拓展校外课堂。

邹全红  苏州市彩香实验中学校校长

父母修、子女正,家道齐、天下平。教育的主战场在校园,育人的主战场在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生的导师。家长会给孩子设定一些无形的栏杆,从而禁锢了孩子的思想发展。因此我也在考虑如何把家校协同弄得更好。为此,学校设计了《幸福家庭课程》项目,包含亲子阅读、亲子研学、亲子运动、亲子志愿者、亲密时间等主题。比如亲子阅读需要学校列出一系列书单,定好时间、地点,并设置心得反馈;亲子研学,是让家长和孩子一道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江南地域文化;亲子志愿者,则是家长带着孩子参加助学、敬老等志愿活动;而亲密时间,是孩子与家长的亲密谈话,并开展“家校夜话”,通过家庭指导师来帮助家长、孩子共同进步。学校需要提供更多家庭指导的课程、家校联系的课程。如此“双减”的实效性才能大大提高。作为校长、作为老师、作为家长要尽可能地去服务好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便是教育的初心和目的。

今年我们还启动了“陶然”家庭教育工作室,践行陶行知、叶圣陶两位教育家的理念, 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教理念,促进家校合作共育,更好地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家校共育是学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结合“陶然”家庭教育工作室的实际,把彩实中的家庭教育工作做到极致,同时引领更多的教师成长和发展,进行家庭教育的研究与探索,让更多的学生、家长从科学家教之道中受惠。

张瑾  苏州市吴门教育集团副总校长,吴门教育集团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校校长

在学校面对的挑战里,就涉及到如何更好地进行家校共育。许多家长不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这方面学校要注重引导和沟通,给予家长更专业、更科学高效、操作性更强的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意识到,每个家庭都有的书房才是最好的培训班,我们的大自然才是孩子最生动最好的教科书。

李志清  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

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周末孩子有了空间与时间,给家长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向。我们的家长一定要树立科学的育人观,不要被裹挟到教育的“内卷”中。家长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在关注孩子家庭作业的基础上,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亲子阅读,还可以去科技馆、体育馆、大自然中,这些都是学习。陪伴就是最好的学习。家长们也要学习,要懂得教育的规律,未来大有可为。

最近我们听取了来自社会、来自家长的声音,并认真思考着。教师的专业水平好、教学素养高、师德师风正,这是教好书的最重要的方面。我们让每个教师一字一句认真研讀“双减”方案,明白其实质内涵是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集团有近600名教师,始终保持活力,保持向上的状态,保持团队凝聚力。我想,“双减”若不与整体的教育评价关联起来,很难产生实效。我们给家长一颗什么样的“定心丸”,才能将教育“内卷”彻底规避,真正让孩子和家长不仅仅关注那一张张试卷,那些固态的知识体系,要知道,学习一门学科,不仅是学习若干个知识点,是要学习对我们生命成长有用的那些“营养”。

沈中  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执行校长

现在家校的沟通,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老师和家长的沟通非常多。这种沟通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老师把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跟家长做沟通交流;第二,家长把孩子在家的一些表现跟学校沟通和交流。父母跟子女如果能够彼此包容,彼此换位理解,就能互相支持,这样的沟通交流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好多时候,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会产生摩擦,会有矛盾爆发,特别需要学校来介入,也就是需要老师的专业介入,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想方设法地把家校沟通的平台更好地建立起来。不过这个家校沟通,又不宜太频繁,也不宜太过于琐碎。毕竟老师带一个班级,哪怕小班人数再少,也要三十个孩子,老师会疲于应付。这里需要我们创造性地考虑整个家校沟通的有效性、时间上的经济性。

最近苏州也出台了关于减轻中小学老师负担的一个意见,这里边的减轻中小学老师负担,主要是从行政层面上来讲,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评比、检查、接待等等。要做好课后服务,作为老师,责无旁贷,付出必然要更多一点。从我们学校来讲,多少年一直是这样,老师们实际上习惯了弹性的上下班时间,我们在排班的时候,可以根据老师们的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来执行。

家校沟通一致,才能形成家校合力,往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上去努力。我们开家长会的时候,跟家长沟通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认知一致、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再去做具体的事情。

徐寅倩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校长

我们非常希望家长首先改变观念。国家是下决心的,家长们也都是欢迎的。任何一项新举措,都是有过程性的,如果学校能够拿出一些比较好的举措,加强家校联系和沟通,让家长慢慢了解“双减”政策之下学校的课后服务,学校也提供实在的课后服务内容,家长会逐步调整过来。

所有这些,我们都是在慢慢推进。包括对课后服务的内容、时间作了部署和调整。我们认为接下来亲子关系这一块要关注。小孩子个性比较强,接下来跟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会比较多,亲子关系或有一定压力。未来,学校要有一個系统性的引导。

赵剑晓  苏州市平江中学校校长

首先要对孩子的发展有初步规划,人人都可成才,但不是人人都能到达象牙塔的尖顶,家长要有明确的认知。

第二个是策略上支持学生学习。家庭应该有一个促进孩子成长的环境,尤其是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苏州的家庭教育已经实施了三年,但这一块社会要形成一个更强大的舆论氛围,即家庭教育的课程实施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而不能仅仅归到学校一方上来。

再次,延时服务以后,急需进一步将亲子关系增进得更为融洽。家庭中空下来的时间里,父母和孩子更应多聊聊天,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家庭活动,优秀的亲子关系能够助推孩子的正常学习。

张萍  苏州市平直教育集团总校长

我想应该是加强家校共育,协调减负“平衡点”。“双减”政策一出台,不同的社会群体,从自己的利益诉求出发,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减负是一场观念和认识上的改革,需要家校相向而行才能找到帮助学生成长又避免负担过重的“平衡点”。集团内将不断加强平直家长学校的建设,赋能家委员会职责,逐步推广家庭教育指导专(兼)职队伍,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台。

华晔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校长

“双减”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都还是要还原教育的本来面貌。老师身正为范、术业专攻,而父母更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更要活出模范榜样的形象,完成更多精神上的引领。

我们附校开设家长学校,组织家长活动,丰富家校沟通渠道,邀请专家讲座,开展亲子插秧活动等,让彼此学会换位思考,不盲目的被网络舆论绑架,保持学习力,增进沟通力,强化自省力,凝心聚神,共赴成长。

黄裴莉  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校长

“双减”政策让家长角色回归,对家长也是新一轮的挑战。我们一直主张和孩子共同成长。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家长要积极地自我学习,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构建学习共同体。我们给家长们三条建议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帮助孩子制订成长计划、全身心的陪伴。

在“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共育有更大的必要性和更多的空间。学校应在“双减”政策下成立学校管理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家长会、家委会、家长学堂,听取家长对“减负”工作的建议和要求,做好学校和家长、学生的发展规划。学校继续开展家庭教育课程,搭建平台家校沟通平台。引导家长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维护亲子、亲师和家庭关系的能力,完善家校协同。课后服务中增加家长学堂,在校园开放日、艺术节、体育节、课改活动等重大活动时,家长参与并见证孩子的在校成长。

周丽芳  苏州市相城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

首先要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要让孩子在一个比较舒服的人际环境中成长,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家庭成员对他的关爱,他的身心才能够得到放松。家庭的每个成员在对孩子的教育价值观上要尽量接近或保持一致,这样比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要学会陪伴孩子成长。陪伴孩子并不是家长拿着手机和孩子待在一起,而是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做一些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事情,比如带孩子去图书馆一起阅读,或者带孩子到某个地方一起参观游览。最重要的陪伴是当孩子在生活中和学习中碰到一些困难时,家长要给予孩子帮助。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首先要分析孩子存在困难的原因,比如他在学习上碰到了困难,家长就需要去分析他的困难是知识掌握上出现的问题,还是学习态度上出现的问题,只有把问题分析清楚,家长才能够有的放矢对他进行帮助,这就相当于拉着他的手一起在向前走,我认为这样的陪伴是比较有效的。

在家校协同上,我觉得家长要多和老师沟通,除了要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里面的表现以及在学习上的情况,家长还要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了解学校教育在倡导什么,老师最近跟孩子在交流什么,布置了什么作业,班级最近是什么样的情况。

另外,我觉得作为家长自身要多学习,特别是学习怎么和孩子相处,用怎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跟孩子沟通,来指导他的学习和生活。这些是需要家长从多个方面、多种渠道来加强学习的。只有家长树立了一种正确的教育理念,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家庭教育,那么我想你的孩子才能够成长得更好。

张剑澜  苏州北大新世纪世恒学校校长

“双减”政策给了我们一个最重要的信号:家长都要交流。正如这样一句话,“心若淡定便是优雅”。对于家长来讲,最关键的是淡定对待孩子的成长。这一代孩子和我们成长的那一代已经不一样了,我们那代是要通过“书包翻身”来实现各个领域的发展。但是这一代的孩子可能需要通过如何玩得开,如何探究得开,这是他们的取得发展的最大动力。

我觉得如果我们要让这个孩子能够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就必须让他在学校中,在社会中,在家庭中找到自己,这是我们在未来二三十年间都必须去面对,去实现的一个教育问题。

老师和校长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地去了解现在的孩子。如何用好现在的条件,让学生们能够愿意学、从中学、学得乐、学得欢,这是我们教育所追寻和探索的。

夏静  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校校长

“双减”不只是学校的工作,因为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行动,我们也希望“双减”不要减了家长的责任。如果只依靠学校,没有政策的支持和家长的配合,“双减”的真正目标也是很难实现的。

家长期待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幸福生活,而社会的焦虑带动着家长的焦虑,校外教育机构又在贩卖焦虑。因此,家长对于教育应当有足够的认知、理解,对教师要信赖而不是依赖。首先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幸福。只有家校和谐才能培育出幸福的孩子。家校双方通过更加和谐的方式相处,通过各种沟通和对话来达成教育的一致性,孩子就会一直稳定在正确的教育方向。有了学习方向的孩子,走的路会更加笔直。家校要做到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多沟通、多对话。

学校也一直在努力建立家校合作的沟通机制,如去年我们做了一个项目,叫“生长型家校合作机制的建构”。我们不只是强调家长配合学校,也强调老师要去理解家庭,用彼此靠近的方式共同成长。为此,学校设立了面向家长和教师的针对性课程,同时还有以沙龙、体验和互助研讨等方式进行共同学习,从而建立家校之间的融通机制。

猜你喜欢
家校亲子双减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