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与阿替普酶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1-09-14 06:23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阿替普丁苯溶栓

王 兰 君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研究室 新乡 4530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现主要采取抗凝、溶栓、保护脑神经与抗血小板等对症治疗方法。阿替普酶作为临床常用的溶栓类药物,可以有效溶解闭塞血管的血栓。然而,部分研究发现单纯阿替普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仍有所欠缺[1]。丁苯酞是我国自主研发的I类化学新药,该药能够抑制脑损伤中多个病理环节,调节脑组织能量代谢,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供与微循环[2]。2019年2月~2020年1月我院对5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丁苯酞与阿替普酶联合治疗,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9年2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10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1例。纳入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年)中的诊断标准确诊,经MRI与CT检查证实;首次发病;发病-入院治疗时间<4.5h;本次研究内容与用药方案已告知患者家属知情。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有溶栓禁忌症;合并脑出血或有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哺乳期与妊娠期女性。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8.6±4.7)岁;发病-入院治疗时间在1~4h,平均(2.2±1.3)h;梗死部位为小脑14例,基底32例,脑干4例;基础疾病为高血压12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5例。研究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58.5±4.4)岁;发病-入院治疗时间在1~4h,平均(2.3±1.2)h;梗死部位为小脑15例,基底31例,脑干5例;基础疾病为高血压13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5例。上述一般情况构成对比中,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与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年)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板、改善微循环、吸氧、降糖、降压、保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照组应用阿替普酶(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3734)0.9mg/kg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其中10%静脉推注,其余90%在1h内静脉滴入,最大用量不可超过90mg。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丁苯酞(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治疗,即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6h应用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1h内输液完成,100ml/次,2次/d,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为显效;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在45%~90%为有效;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在18%~44%为改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8%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改善)/总例数×100%。(2)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的变化,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 反应蛋白(CRP)。其中TNF-α、IL-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IL-6与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与CRP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对比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动脉闭塞所致的脑组织梗死,可伴有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损伤,现已成为常见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疾病[3]。目前,临床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采取抗凝、溶栓、保护脑神经与抗血小板等对症治疗方法。其中溶栓是指用外源性激活物激活体内溶解系统,促进脑血供恢复。阿替普酶属于临床常用的溶栓类药物,可以有效溶解闭塞血管的血栓[4]。然而,有研究发现,阿替普酶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仍有一定的欠缺[5~6]。因此,探寻一种可靠的方案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十分必要。

丁苯酞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消旋正丁基苯酞,其结构类似于左旋芹菜甲素,该药进一步强化了溶栓药物阿替普酶的扩血管作用,加快局部血流微循环,提高组织供氧量,缓解溶栓后血管再通所致的脑水肿与神经细胞损伤等问题。有药理研究发现,丁苯酞可以促进缺血部位血管新生,提高缺血区脑血流,抗氧化应激,改善能量代谢[7]。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可见,丁苯酞与阿替普酶联合应用促进了脑血管侧支循环建立与血管再通,改善脑血流状态,提高抗氧化应激反应,继而保障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同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与进展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炎症因子,导致全身血管内皮功能、脑动脉的损伤,影响神经细胞恢复[8]。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与CRP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说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进一步抑制了炎症因子的释放,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奠定基础。

总之,丁苯酞与阿替普酶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可靠,且能够调节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阿替普丁苯溶栓
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效果观察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