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7—201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21-09-14 05:25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注射剂注射液药品

王 丹

(咸宁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湖北 咸宁 437000)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可以弥补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为上市后再评价提供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为遴选、整顿和淘汰药品提供依据,为药品上市后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及时发现重大药害事件,防止药害事件的蔓延和扩大,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2019年的药品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本院2017—2019年医、药、护人员收集的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83例ADR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门诊上报4例(4.82%),住院上报79例(95.18%)。运用excel表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与年龄、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累及系统/器官、治疗的结果情况。

2 结 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83例ADR报告中,男32例(38.55%),女51例(61.45%)。女性ADR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女∶男=1.59∶1),ADR发生率最高的是年龄在50~69岁的患者,共计30例(36.14%),其次为年龄≥70岁的患者,有25例(30.12%)。见表1。

表1 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n(%)]

2.2 药品类别

中药注射剂发生ADR最多,有27例(32.53%),其次为抗感染药物24例(28.92%)。见表2。

表2 发生ADR的药品种类分布

2.3 发生ADR的中药注射剂品种

表3结果显示,27例中药注射剂所致ADR中,血必净注射液所致ADR最多,5例次(18.52%),其次为参麦注射液,4例次(14.82%)。

表3 ADR涉及的中药注射剂

2.4 ADR发生的给药途径

83例ADR报告中,主要涉及3种给药途径,以静脉输液为主77例(92.77%),口服给药4例(4.82%),雾化吸入1例(1.2%),穴位注射1例(1.2%)。

2.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83例ADR报告中,39例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0例累及心血管系统,详见表4(部分ADR涉及多个系统/器官,故总例次>83例)。

表4 ADR累及系统/器官分布及主要临床表现

2.6 转归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管理小组成员进行关联性分析后,临床医生立即停用疑似药物,查体并对症支持治疗,痊愈35例(42.17%),好转48例(57.83%),对原患疾病均无影响。

3 讨 论

3.1 ADR与性别

本研究中,女性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原因可能是女性的敏感性高,耐受性低。并且女性在特殊时期如妊娠、哺乳、月经、更年期时,药物生物效应会发生改变[1]。

3.2 ADR与年龄

本研究中,50~69岁的患者30例(36.14%),其次为≥70岁的患者25例(30.12%)。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器官功能不断下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也发生变化。此外,这些患者通常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品,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应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并发症、生理病理变化、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同时加强血药浓度、肝肾功能的监测,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2]。

3.3 ADR与药品种类

本研究中,中药注射剂引发ADR最多,其次是抗感染药物。27例中药注射剂所致ADR中,血必净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可能与以上药品具有通脉舒络、活血化瘀等药理作用有关[3]。另外,中药注射剂的组成比较复杂。因此,建议临床上应严格按照《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4],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史,药液现配现用,并仔细观察有无浑浊、沉淀、结晶等现象。如果确需联合用药,输液管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以上)冲洗,或更换输液器,避免与残留的药物相互作用而产生不良反应。

抗感染药物引起ADR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滥用,如没有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病毒感染(如感冒、手足口病)或非传染性疾病(如痛风或退化性关节炎),无细菌感染指征长期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没有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选择适当的剂量或药物品种;以及多种抗菌药物不合理联合使用等。因此,为了减少细菌耐药,保证临床疗效,医院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管理办法》、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完善抗菌药物相关管理制度,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确保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5]。

3.4 ADR发生与给药途径

本研究中,静脉注射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药品经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血药浓度大,明显增大了发生ADR的风险。此外,不溶性微粒、酸碱度、渗透压等药物特性会增加ADR发生率[6]。因此,临床医师应尽量减少静脉给药,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的原则。

3.5 ADR累及系统/器官

本研究中,ADR损害的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这三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判断,并做出关联性评价。对于血液系统损害、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日常难以察觉而被忽略,因此,医务人员应加强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关注,密切监测患者用药后反应[7],对于安全指数低的药物,临床药师应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随时调整剂量。

3.6 ADR治疗的结果

医务人员在发现疑似ADR后应立即停用药品,采取相应救治措施,并对症支持治疗,患者转归良好,不影响原患疾病。

总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医疗机构要加强药学、医疗和护理团队的配合,从不同的专业角度监测整个用药过程,加强对老年人、多种基础疾病和使用安全指数低的药物等易发人群的监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另一方面,临床药师应定期汇总医院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本医疗机构哪类药品经常发生不良反应,重点关注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避免临床上发生重大药害事件。此外,临床药师还应深入临床进行用药教育,科普基本的用药知识,这样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可以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并干预,促进临床安全和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注射剂注射液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中药师干预对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药品保存细解读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儿童为何接连被禁用中药注射剂
水果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