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丽雪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数学学困生的比例不断加大。本文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目的,提出以积极心理学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为切入点,首先理清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念,然后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心理层面的剖析,最后以积极心理学的宗旨提出了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数学;学困生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约翰·希顿(K.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提出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以探索个体自身积极品质、发展潜力等的学科。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学就是将传统心理学中的实验法与测量手段转化为研究个体自身素质和特定品质的一种应用型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在三个层面上与传统心理学研究拉开距离:(1)相较于传统心理学对个体消极的心理特质的重视,积极心理学注重探索个体的积极心理层面;(2)积极心理学主张关注个体内心固有的积极品质;(3)积极心理学提倡个体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处理各种心理问题,以积极主动的处事方式面对所遇到的困难挫折。积极心理学包含的基本教育理念主要有三个:(1)追求幸福,即通过改变学生自身固有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全面地营造一个积极正面的生活、学习环境;(2)自我接受,即学生在对自身能力形成客观认知的同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评价自己的过往、现在和未来;(3)积极教育,即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帮助个体在心理及生理健康和具体处事行为方面得到提高,引导学生以积极热情的面貌投入到教育中。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多方面的迅猛发展,国家、企业间愈发激烈的竞争也体现在教育事业日益提高的标准和要求。与之对应的,学困生的数量也大大增加,尤其是初中数学学困生占比相当高。笔者认为,以积极心理学帮助初中数学学困生解决其由于数学成绩不佳所导致的各种心理问题,激发其自身潜在的积极力量,并进一步借助这些积极力量以最大程度挖掘学生的学习及多方面潜力。数学学科是高强度的思维课程,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有效地对数学学困生进行心理干预,推动其个体发展和学习、生活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表现及原因剖析
目前,学术界不乏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针对性研究。综合来看,初中数学学困生是指在正常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无心理与智力层面的障碍,但数学学习水平较低且长期无法达到国家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经过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讨,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在学生心理层面、教师教学层面、家长层面兼有之,笔者就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心理因素分析如下:
(一)学习态度消极,学习动机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学生手机的普及,学生对手机自制力的减弱,导致一些学生沉迷手机,数学学困生的占比不断加大。
就数学教学内容来说,从小学阶段的基础数学过渡到初中数学知识后,立体空间、方程式等知识的引入导致其在逻辑、计算等方面的难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于数学逻辑思维欠缺、小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数学学习本就吃力,现在则转入困难的境地。学生在面对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且自身无法解决时,则会下意识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以消极退缩的学习态度应付现状。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这种恶性循坏进一步导致数学学困生完全丧失学习动力。
(二)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体验不佳
相对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数学学困生普遍具有一个突出的共同点,即对数学缺乏兴趣。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小学数学带有一种思维游戏的性质,受到大部分学生的喜爱。然而,当进入初中,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再获得游戏的愉悦感,相反不断受到学习挫折的压力。数学这门学科成为枯燥乏味的煎熬。学困生无法建立自信心,不能从数学学习中获取成就感的同时,对其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相反,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能不断通过解决数学难题获得成就感,进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利用积极心理学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具體策略
数学学困生的形成绝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原因,因此,要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也应当从多方面入手。本文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切入,就学生自身层面、教师层面和家长层面提出了帮助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学生方面
对于数学学困生,如何改变其面对数学时的消极心理是帮助他们走出数学学习困境的关键。首先,应该使数学学困生敢于直面自身缺点,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才能提高自己。在平时的集体活动中,还可以引导他们参与单调、繁琐、重复性高的工作,如,安排一个职务,负责班里的某项工作等,以此培养其热爱班集体,不畏艰难的意志力。此外,一个正面积极的学习环境也可以帮助学困生摆脱学习难题。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学习榜样,开展数学表现不同的学生之间“一帮一”的帮扶活动,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同时,教师可以以互联网、高科技为媒介,将数学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直观而生动地介绍给学生,使其对数学产生兴趣。
其次,由于在数学学习方面长期表现不佳,一些数学学困生通常自我期待值极低,而以应付教师为学习标准。对此,教师应该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来说,学生可以:
(1)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考虑到数学学困生在自制力方面相对薄弱,其学习计划应进一步细化到大计划、小计划、每周计划、每日计划、每节课的计划。
(2)课堂学习。课堂是学习的主战场,学困生每节课都要做到专心听课,做好笔记,通过多种途径在课堂练习中多掌握数学知识。
(3)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存在的知识难点,增强对新知识探索的兴趣和创造力,面对学习时化被动为主动。课后复习,整理错题,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形成系统理解和记忆,掌握比较分析的技能。
(4)独立完成作业。实际上,一些数学学困生由于能力不足以及自律性差,完成作业时多选择抄袭,这对他们长远的独立性发展有着极严重的危害。不仅学生自己无法检验自身真实数学水平,教师对其是否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有何漏洞也不甚清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仅可以使他们真正面对自己、接受自己,也可以使教师针对其目前的学习水平制定教学计划,使学生加深学习印象。
(二)教师方面
事实上,成功的学习路径是有法可依的。依道而行,则事半功倍。据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提出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往往依循先快后慢的规律。学生对于学到的新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一天后就只剩下原来的2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将会减慢,遗忘的知识量也会减少。教师可以协助学困生掌握这个记忆规律,通过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记忆、反复记忆来对抗知识遗忘所导致的学习问题。
无论是在课堂上或是课后,教师的行为和话语对于学生的学习表现、性格形成都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到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对暂时落后的学生更要给予更多鼓励。教师应当明确这样一个观点,即学困生拥有和其他学生同等的学习潜力,而不应因其一时的表现不佳漠视学困生。尤其在课堂上要多些关注学困生,可以多给数学学困生参与练习的机会。如,每节课教师都设计易、中、难三个层次的题,容易的题有意安排学困生去解答,让其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对于学困生的正确回答,教师可以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课后教师也要督促学困生的学习。运用分层作业策略,让学困生做基础题。针对该策略,教师还应为学困生配套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以此挖掘他们的长处。此外,教师也要正视学困生的缺陷,如,设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奖罚制度,在周测、单元测、期末测中表现进步者,根据其具体进步程度,给予不同级别的精神或物质奖励。
另外,在实施不同评价体系后,教师还应对学困生进行适当的针对性辅导。维果茨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即在有教师或同伴的协助的情况下,学生所能取得的最高技能成就,而这在他/她独立进行时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实施教育,课堂或课后都为数学学困生特有的知识盲点、弱点提供特定的指导。
在数学教学方法层面,教师要注意将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整体思想、化归思想等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如,学习绝对值、有理数加减法时,教师利用数轴来帮助学困生理解绝对值、有理数加减法,可以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校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中也应在考虑到学困生的实际水平的前提下设置学习任务——让他们“踮起脚尖就能摘到果子”,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潜能。
(三)家长方面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而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教师应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教师可以要求家长合理安排学生的手機使用频率,设立奖罚措施以督促学生的学习。
四、总结与展望
数学学困生的形成有着多方面共同作用的原因,本文通过积极心理学提出了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几点策略,具有一定操作性。但同时应当注意,转化数学学困生绝非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学生、教师、家庭以及社会多方的力量长期积极配合。只有不放弃每一种可能性,不忽视每一个学生,全社会的整体教育水平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英)蒂娜·瑞伊,露丝·麦康威尔.运用心理学提高学生成绩[M].黄蔚,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2]何俊宁.掌握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学习能力[J].未来英才,2017(18):21.
[3]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4]张雪梅.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6):29.
[5]周文斌.数学学困生的一般性成因和转变思路[J].人民教育,2020(3):94-95.
[6]卓筱芸.以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0):185-187.
责任编辑 林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