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融入流行音乐的策略探究

2021-09-13 08:07许春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2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教学初中

许春萍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初中教育的关注点虽然还停留在各大主科上,但对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的重视程度却在不断提升,而音乐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因其具有对学生美学素养、鉴赏能力、艺术涵养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可在实际教学中,初中音乐课堂效率与授课质量并不理想,为摆脱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窘困境地,号召广大音乐学科教师积极探寻新式教学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流行音乐融入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流行音乐;学生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融入的意义研究

(一)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独立意识较强,他们独有自己喜欢的、热爱的事物,尤其是当前偶像遍地、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新的时代背景下,流行音乐元素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任何一个听歌的软件或APP,如,搜狗音乐、QQ音乐、网易云等榜单上的大部分乐曲都是流行音乐,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熟悉度与认可度是远远高于民族乐曲、戏剧、古典音乐的。在学生心里认为,流行音乐代表了一种潮流、代表着年轻人的朝气。同时,流行音乐包括歌词、配乐、旋律等内容也与处于初中阶段青春期学生的躁动而火热内心尤为贴合。因此,学生对流行音乐有一种莫名的执着与喜爱。音乐作为学科教学中与流行音乐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如果教师能够尝试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流行音乐融入课堂教学中无疑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课堂活动参与感的强烈效果。

(二)打开音乐殿堂之门

俗话说:“存在即合理。”流行音乐能在我国音乐市场中占据半壁江山,就足以证明其优势价值。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材为基础,输出一些具备一定的价值导向的曲目,但由于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不全,无法体会歌曲背后的深层含义与艺术价值,而教师又不管不顾地讲解并强制要求学生掌握,在扼杀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堵塞了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而流行音乐中也含有诸多的音乐知识,比如,吉他、架子鼓等乐器的巧妙运用,升调、降调的瞬时转换等都是良好的教学切入点,只要学生对流行音乐感兴趣。那么,他们大概率也会对其演唱方法、配乐演奏等内容感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将流行音乐中的诸多元素拆分揉碎,一点点地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殿堂。

二、初中音乐课堂中流行音乐融入的策略研究

(一)紧跟教材,灵活引入

在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中,第六单元是脍炙人口的歌,其中便有流行音乐的影子,比如,《龙的传人》歌词朗朗上口、旋律欢快、激动人心,歌词的价值取向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需求。这种优质的流行歌曲必然能成为音乐教学中的一大亮点。但我们可以看到,按照教材的目录顺序,该歌曲的出现往往要到学期末,这时大部分内容已经讲解完毕,就算能起到一定的激趣作用,可教学后所能产生的引导效果大概率会随着学期的结束而走向衰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适当调整该歌曲的引入时机,音乐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始前便开始讲解。许多中学生很早就听过此歌,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通过让学生们进行“试唱”来活跃课堂氛围,这不仅会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更会为其带来“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学期伊始之际就深深迷上音乐课堂。除此之外,适当地调整授课内容,也有助于在之后的时间中向学生推荐或让学生自荐同类型歌曲,在唤醒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让其改变对流行音乐的固有认知,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们多去“听一听、学一学”那些诉说爱国情感、人间真情的曲目,以避免被所谓“偶像”“天团”所发行的以情爱为主的曲目吞噬。

(二)明确流行音乐的教育作用

音乐教师对流行音乐的认知会直接决定该元素的引入所能起到育人效果的优劣。所以,这就要求每一个音乐教师要学会以客观的态度看待流行音乐,并对其进行合理评价,正向可定其教育价值的同时也要看到其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流行音乐是文化多元发展的产物,有独立特征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程度的复杂性,最突出的是其商业化、市场驱动化、大众化特点。初中生尤其是初三学生,要面临中考的洗礼,升入九年级后课业压力明显提升,适当地听一听流行音乐有着释放情绪、舒缓压力的效果。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音乐活动,如,歌词记忆大赛、歌词接龙、小小歌唱家等,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将流行音乐引入到课堂之中,给学生们真正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舒缓紧绷的神经,释放学生内心压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起到一定的积极的影响促进作用。此外,初中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把所有人都培养成音乐家,最关键的还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同感、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可凭借主观意识分清什么是高雅、什么是低俗,起到陶冶情操的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流行音乐的美育价值,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感受音乐魅力、世间美好,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社会、品位生活,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逐渐健全“三观”,用流行音乐的独特魅力去影响新一代的青少年们走积极向上的发展之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受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与初中音乐教学内容本身有着高契合度。为切实有效迎合学生群体的口味,调动学生们对音乐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音乐教师以及相关工作者应努力思考切实可行的融合策略,真正以学生为出发点,尝试开拓“以教材为主、流行音乐为辅”的教学模式,打造独具魅力的快乐音乐课堂,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黄珊.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的有效性教学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13):214-215.

[2]韦珍雅.探究情境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9(10):109.

[3]张艳徽.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交响音乐作品教学与实践策略思考[J].文理导航(中旬),2021(8):96-97.

[4]邹蕾.探究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民族音乐教学——以“西北放歌”一课为例[J].参花(下),2021(7):144-145.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音乐教学初中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