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巧玲
摘 要: 针对教育部相关文件及讲话精神强调高职院校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抓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一问题,采用鲜见用于军事理论课课程的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进行教学。在实践过程中,着重从问题设计的原则、问题实施的路径及驱动性问题实施的意义三方面进行探究,收获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问题驱动法 高职院校 军事理论课教学改革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求整体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基本原则之一是育人为本,质量为先;重点任务之一是提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夯实教学“新基建”托起培養高质量》主题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高质量的根本与核心是抓人才培养质量和抓好课程质量等。以上论述为高校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抓教学质量。
当下,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混合式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据初步调查,部分学校仍然是传统授课,满堂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参与度不高;其二,部分学校采用线上线下授课的形式,但在线上线下相结合过程中,线上课存在挂网现象,线下课提不出深层次的问题,讨论参与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为此,如何让学生热爱军事理论课、参与军事理论课学习?如何有效调动大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将繁多的教学内容化繁为简,突出主要问题,解决主要矛盾?一则,以内容为王,构建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在征求开发者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包括金灿荣专家系列视频、军武次位面中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及优质慕课视频等,激发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的兴趣(有关内容构建论文笔者已论述,不再赘述)。二则,引入问题驱动法并结合激励评价机制实施教学,实践中达到较好的效果。问题驱动教学法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强调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特点,故将其作为军事理论教学的突破口增强课堂的活力,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问题驱动教学法使学生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问题设计的原则
(一)指向性原则
以问题引导教学,挑选和设计问题是关键。所有问题的选择和设计均要经过细致的研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最终必须指向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的实现,体现军事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功能。例如在第一章《国防概述》第三节《国防建设》中,教学目标要求了解国防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问题设计如下: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我国国防体制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明确这几个问题,实现目标。
(二)思政性原则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高校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具有家国情怀、政治认同感等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①;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是要各门课程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教体艺〔2019〕1号)把军事课程定位为:军事课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强化学生国防意识和提高军事素养为重点,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服务;课程目标要求,在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②。可见,作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接班人的军事理论关键课程,定要依纲施教,不辱使命,积极响应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和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比如:在讲到海上作战平台时,航母作为海上最大的作战平台,依靠搭载舰载机就能达到远洋作战的能力,不仅是一个国家海军实力的体现,还是国力强盛的凭证。在我国急需航母的时候,是谁买下航母送给中国,随后宣布公司破产?是企业家徐增平。他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跟乌克兰买下“瓦良格号”航母和附带的专业图纸,并历尽千辛万苦将其运送回国赠送给祖国。他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无数国人之心,他的这一爱国壮举无疑是思政教育的极好例证。
(三)趣味性原则
问题驱动具有相当多的优点,但如果问题设计得不合理,则可能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问题的设计要遵循趣味性原则。因为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设计问题不感兴趣,问题不能吸引学生,那么就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设计国防的威慑功能问题时,可以这样设计:俄罗斯和美国的国防威慑功能是怎样体现的?2018年,据有关资料显示,俄罗斯和美国的核弹数目分别是多少?俄罗斯和美国的核弹数分别是6850枚、6450枚;我国的国防威慑功能是怎样体现的?我国有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歼20等起到威慑作用。
(四)递进性原则
一个知识点包含的问题不是单一的,而是通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问题并解决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应分解、细化教学内容形成一个体系性问题链条,即形成一个内容密切相关、结构层次分明、逻辑逐层深入的“问题链条”。这个问题链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既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又彰显了理论逻辑和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譬如,讲授“太空战”知识点时,问题设置如下:什么叫太空战争?正在研制或设想中的太空战武器有哪些?这些武器有什么作用?(以x-37B为例)
(五)探究性原则
教师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设计了具有思考性探究性的问题,以便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设置新奇的问题,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设想,达到训练思维、发展智力、促进学生不断构建知识结构的目的。探究性问题往往被称作“有效教学的核心”,它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譬如,在讲信息化战争中太空战知识点时探究性问题设置如下:美国的x-37B空天飞机在轨飞行了多少天之后返回基地?该空天飞机至今执行了多少次在轨飞行任务?在轨飞行期间到底在干什么?
(六)迁移性原则
问题的设计应该考虑问题的可迁移性,学以致用。问题的提出,不应局限于教材的知识点中,而应就有关知识的探讨联系实际,达到“课程思政”或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探讨我国古代、近代、当代国防历史及启示后,设计问题: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国防观?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的国防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核心);居安思危;民族尚武精神;在探讨我国地缘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与威胁后,设计问题:我国应如何妥善应对地缘新挑战?
二、驱动性问题实施的路径
(一)线上
线上部分,把设计好的问题放在超星平台课程资料或文档里,学生带着问题看視频。视频包括网上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优质慕课及反映最新形势(国家安全形势、国际战略形势)的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金灿荣的视频讲座等。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看视频,一则比较容易把握视频的主要内容;二则测验题的及格、优秀率比较高,较容易掌握各章节知识点。
(二)线下
线下部分,把设计好的问题放在PPT上。课上,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用大约十五分钟时间从课本或网上查资料找答案,自主学习。其次,用超星平台上的抢答功能把课前已设计好的问题抛出让学生抢答。抢答性问题一般相对较简单且能体现课程内容的脉络性,凸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可用超星平台上的选人功能把课前已设置好的问题抛出选择学生回答。该方法有利于学生专注课堂学习,专注课堂参与,也便于教师有效管理课堂,增强教学效果;再次,可用超星平台上的讨论功能把课前已设置好的问题抛出让学生讨论或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各自发表不同的见解,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碰撞,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互助”“民主”“合作”“求实”等道德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最后,学生基础相对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设计PPT,课堂上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展示PPT并进行讲解,评选出前三名并奖励一定分数。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该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驱动性问题实施的意义
(一)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以学生的切身体验为主;强调学生在课堂上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强调师生的课堂互动;强调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知识、学习观方面:问题驱动式的知识、学习观跟建构主义的知识、学习观如出一辙。建构主义教学观支持学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主观能动性较强,推崇知识的主动获取,改变传统教学让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或者科学家现成知识的状况。问题驱动式教学精心设计的系列问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不支持学生直接接受教材或者其他现成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驱动性的问题自主思考探究并解决问题,感受新知在大脑中的形成过程,重新建构认知,促进思维的再次发展。另外,在问题驱动式教学中,教师合理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教师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建构知识,将新学习的内容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不断丰富并充实自己,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生观方面:问题驱动式教学理念跟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辅助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公。教师是学生讨论交流的引导者,或是学生讨论交流的合作对象,抑或是教学秩序的维持者,教师只需要保证课堂讨论不偏题即可。在问题驱动式教学中,军事理论课课堂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是和学生平等地讨论。教师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巧妙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路,尊重学生的课堂质疑,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及教学进程,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评价观方面:建构主义理论评价观认为,学生是评价的主体,他们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主要参与者。在问题驱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抛出设置好的问题,通过提问、抢答、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期间,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及生生之间的互评(主要在学习通上评价),不再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考评趋于全面性、科学性。可见,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评价观与建构主义理论评价观是毫无二致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体现。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秉承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构建问题,问题设计应遵循趣味性原则。因为只有联系学生感兴趣的、熟知的人和事构建问题,问题才有活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③(144)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④可见,学生只有对问题产生兴趣,才会主动进取,积极探索,才能使学习收到显著成效。在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为避免教师索然无味地讲解,杜绝学生做“低头族”,教师精心设计有趣的问题是必要的。实践证明,这举措深受学生欢迎。
(三)启迪学生学习思维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⑤疑问(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引擎。问题的提出可以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思考驱动问题时已启动思维模式,且在探讨问题过程中产生疑惑需要解决时,学生的大脑处于活跃的思考状态中。在应用问题驱动法时,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提出恰当的问题,精心设计的驱动问题可以即时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让其在思维碰撞中发展思维能力;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教师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性的思维方式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坚持在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对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着手分析问题等。如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学习思维。
(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⑥在军事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课前抛出问题布置学生预习,抛砖引玉并广泛征集学生问题,针对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包括自己单独一人找及小组讨论找)并提出疑问或新的问题,改变传统的被动背诵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如此,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既培养了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践证明,采用问题驱动法教学的课堂学生参与度相对高,尤其與激励评价机制相结合的课堂。据初步统计,上11周课,单个同学参与讨论次数较多的是17次,一般都有5次至6次,少数同学不参与讨论,讨论参与度较高;抢答次数最多的超星学习通上记录的有8次,纸质手动记录次数最多5次,抢答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较活跃。调查结果显示:总共发放1000份问卷调查,回收950份,70%的同学支持采用问题驱动法上课,80%的同学支持采用问题结合抢答的形式上课。65%的同学支持采用问题讨论的形式上课;从课堂测验情况来看,采用问题驱动法教学的课堂测验正确率比不采用的答题正确率高15%至20%。可见,采用问题驱动法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注释:
①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②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1061/s3289/201902/t20190201_368799.html.
③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教育过程》一书的《学习动机》章节.
⑤https://wenku.baidu.com/view/45343e59e718964bcf84b 9d528ea81c758f52ebb.html.
⑥爱因斯坦:提出问题比决题更重要[EB/OL].(2016-07-11)[2019-12-14].http://tech.gmw.cn/scien-tist/2016-07/11/content_209140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