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满玲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通过数学科目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良好培养,同时促进其解题能力的显著提升。因此,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时,教师需提高对数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证明,通过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基于此,文章以问题引领,有效探究为切入点,深入研究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问题引领;探究;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应用;研究
问题教学法通常依托于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开展。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相应发展,增强其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全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小学阶段的教育活动而言,数学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进行数学课程教学时,既要给学生传授基础的数学知识,也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数学核心素养得以提升。然而,在应试教育影响下,部分教师进行日常教学时习惯采取“灌输式”教学法,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并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影响其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情况下,采取问题教学的方法可以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知识
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数学学习的难度随之得到相应地提升。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方面的发展有所欠缺,导致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若想学好这些数学公式或定理,便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和思考能力。然而,对于天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相当漫长和枯燥的,学生很难全程集中注意力,虽然学生就在教师眼前,但是思绪早已飞出教室,主要还是因为学生无法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所以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这便直接影响到问题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效果。
(二)教学形式单一
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主要是使学生可以灵活调动自身的数学思维来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基于此,还需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来对教学方式予以持续地调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学习体验。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依旧有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所影响,过分追求理论知识讲解,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期快速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却忽略了过于单一的教学形式,反而会使学生愈发抵触学习。
(三)教师的创新意识不足
现阶段,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不难发现有部分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缺少积极创新的意识。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领导者,同时还是新课改的实践者,教师只有具备与之相匹配的创新意识,才能更好理解新课改的核心概念,掌握新教材的服务宗旨,理解教材撰写者的意图,从而达成有的放矢地教学。现如今,新课标所倡导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在实践教学中,仍旧有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听从教师的一切安排,照搬教师思路,却忽视展开自主学习和思考,只能是机械性记忆知识,成为没有情感的“学习机器”。
二、 问题引导,活化学生思维
(一)立足教学内容,巧设数学问题
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主要是以问题为引领,促使学生有效展开探究学习,进一步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得到相应提升。因此,若想增强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还需教师重视立足于实际的教学计划,细致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数学问题的命制,在确保问题难度适宜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得到有效发展。以“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的教学为例,在备课阶段就需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围绕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例如,在课堂上,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瓶1000mL的橙汁和几个一次性纸杯,并给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经常会喝大瓶的橙汁,有哪位同学做过与橙汁有关的实验吗?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呢?”这个问题很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容易使其产生共鸣,从而展开积极探讨。随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探讨结论,活跃教学气氛,给学生提出下一个问题:“现有一瓶1000mL的橙汁,分别倒入三个一次性纸杯中,每个一次性纸杯都倒x毫升橙汁,谁能用含字母的算式表示这瓶橙汁还剩多少?”在教师逐步的问题引导下,使得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学习,激发求知欲,增强学习效果。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灵活使用
大数据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给各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诸多便利,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已是大势所趋,小学数学教学亦是如此。身为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认知水平等灵活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从而带给学生更加新颖的学习体验。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年龄、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在课堂上并不能使自身注意力长时间集中,此时,还需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问题教学法相结合,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例如,进行“平行四边形”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在图形对比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对平行四边形的组合、分割进行更加清晰地展示,通过视频中的图形转化和变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其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还能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加专注于知识学习,直观感受相应的数学知识,在多重的感官刺激下,点燃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三)发挥认知经验的作用
虽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是这些相对有限的生活经验同样可以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供教师选取。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时,需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经验,循序渐进地引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节课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将这三个图形画在黑板上,然后提出问题:“哪位同学可以说一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哪里有见过这些图形吗?”有学生表示每天上学路上看到的交通指示牌就是三角形的。教师顺势提出下一个问题:“那你能说明这个图形有何特征吗?有何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学生思考过后回答:“这个图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且三个角都是锐角。”其他學生立刻反驳:“这个图形也可能有一个直角。”然而,因为学生还没有系统化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学生并不能确定自身提出的观点是否是完全正确的,此时,教师便可顺势引入这节课对“三角形”的讲解。通过前一环节的激烈探讨,学生的探究热情被完全点燃,由于在前一环节中还有并未得到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显著增强学习目的性,学习效率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