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探索实践

2021-09-13 02:02郑利尹卓郭建虹
考试周刊 2021年68期
关键词:学科教学劳动教育渗透

郑利 尹卓 郭建虹

摘 要: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劳动教育。《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在国家政策指引下,遵循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潜移默化、渗透灌输、家校协同的原则,通过编制校本课程、打造“青蓝”农场、传承传统技艺、开发综合实践和探索教学评价,扎实推进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关键词:初中;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

一、 初中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探索实践的背景

(一)国家背景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教育的要求。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更是对劳动教育有了新的阐述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全国教育大会,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颁布,再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要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到“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都是党和国家重视劳动教育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二)学校背景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创建的科技体验中心馆和艺术展演中心馆使体验未来劳动成为可能。科技体验中心馆包括AI人工智能+体验中心馆、植物工厂体验中心馆、STEM智造体验中心馆和天工造物亲子创客体验中心馆。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创建的“青蓝”农场让劳动实践成为现实。“青蓝”农场原是学校西侧的一块空地,学校将其翻土整修成可耕种的农田。建成后的农场已不再是一块普通意义上的农田,而是开发学生双手和大脑潜能的劳动教育空间站,是实现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课程资源宝库,是学生感受生命个性化成长的实践体验基地。学校以此为平台,以自然为教材、以天地为教室,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

学校引领学生通过走进科技体验中心馆、艺术展演中心馆和“青蓝”农场,以体验劳动技能的形式落实“生活即教育”的育人理念,助推学校课程开发和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 初中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探索实践的原则

为全面地、更好地、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从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出发,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

人既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更是劳动创造的结果。正是通过劳动,人获得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劳动也成为人类健康、自由、尊严和幸福的源泉和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乌申斯基曾指出:“劳动完全成了人的本性——肉体的和精神的本性——的规律,也成了人在世上生活——单独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律;它还成了使人的肉体、智力和道德得以完善并且使人获得尊严、自由、快乐以及幸福的必要条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要求尊重学生对劳动知识和观念的认知、认同层次,尊重学生已有的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学生对劳动知识的认知层次,学生已有的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智能基础,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劳动知识、劳动技能的接受、理解和践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成为必要。同时,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适当的培育方式、方法。

(二)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要求在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时,将立德树人贯穿其全过程,让劳动教育成为帮助学生成长成人的重要途径。2020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这一论述再次强调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劳动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以劳动滋养学生,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给学生的成长提供强大的动力。

(三)潜移默化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要顺应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遵循“渐次发展”规律,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科教学中,以潜移默化和循序渐进的状态进行。这种过程,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过程,是和风细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不扰人,不声张。这种过程需要创设氛围,寓教于无形,使学生在无明显觉察的情况下,耳濡目染地受到教育和熏陶。这种过程需要注意适情、适时、适度,点滴入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因势利导,择机而发。

(四)渗透灌输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不仅需要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渗透,也需要通过必要的灌输相关的劳动知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

(五)家校协同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提高,在家庭教育中会出现一些只需要提高学习成绩,不需要子女参加劳动等想法,甚至会有未成年子女不需要劳动等想法,这些都不利于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离不开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合作与配合。学校不仅要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需要家长支持学生做好有关劳动教育等相关实践要求。同时,邀请家长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开展有关劳动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家长、学生一同感受劳动带来的和谐美好。

三、 初中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探索实践的路径

(一)编制校本课程,渗透劳动教育

近些年,劳动教育引起学校、社会、教育行政部门等方面等关注和重视,但专门设置劳动课程等学校较少,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也很少出现。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依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研发、编制校本课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学校道德与法治、历史组老师编制《苏州工匠》《改革开放下的苏州人物》,歌颂传承苏州工匠的匠人们,改革开放下苏州典型代表人物,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内容,加强对學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学校劳技课老师依靠学校打造的木工坊,开设花窗修复、苏作木工等实践课程,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实践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学生在花窗博物馆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了解苏式花窗的图案、框架结构和榫卯结构,学会使用小工具,完成花格窗的拼接修复;复制文物作品,制作木质文创作品,如不同图形的杯垫、隔热垫、简单的花窗等。学校生物组老师依靠打造的“青蓝”农场,开设“趣味农场”综合实践课程。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劳动教育渗透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浅论师范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