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淑琴 周燕 李克建
【摘要】良好的家园社区协同共育所形成的教育合力能够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家园社区协同共育的质量评估中发现,有关家园社区协同共育能力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较少,幼儿园为周边社区提供服务的精准度不高,家园社区协同共育缺乏系统组织。建议幼儿园加强有关家园社区协同共育能力提升的教师培训,以双赢为导向与社区协同共育,拓展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关键词】学前教育质量;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协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21)7/8-0068-05
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发展不是单靠幼儿园一方就能实现的,幼儿园需要家庭和社区的配合,只有三方密切合作方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研究表明,家庭的参与,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提高教学质量,进而为儿童发展及其家庭和谐带来更好的结果;〔1〕社区机构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和提供物质设施,可以改善幼儿园教育的效果;〔2〕社区为儿童学习提供服务能够弥补幼儿园的不足,促进儿童的发展。〔3〕然而,有关家园社区协同共育的实证研究匮乏,且较少有研究者利用评分工具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因此,本研究运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制的《走向优质——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以下简称《优质标准》),对浙江省4个设区市40所幼儿园的家园社区协同共育进行质量评估,为提升我国幼儿园的家园社区协同共育质量提供对策与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浙江省4个设区市中各随机抽取10所幼儿园。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优质标准》中的领域五“家园社区协同”子量表对样本幼儿园进行质量评估。《优质标准》采用“质量领域—项目—子项目—等级指标—精细指标”的层级架构,共分为5个质量领域(管理引领、环境支持、课程促进、师资保障、家园社区协同)。“家园社区协同”主要考察幼儿园是否遵循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与家庭、社区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园社区协同”质量领域下设统筹管理、家园沟通、家园合作、社区共建4个项目,每个项目又有2~3个子项目(即评价该项目的不同维度)。《优质标准》采用李克特七点计分法,每个子项目有4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1分为“不适宜”,3分为“合格”,5分为“良好”,7分为“优秀”。《优质标准》及领域五内部一致性较好,虽在个别指标的编制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但从总体上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4〕
(三)数据采集与分析
本研究共有4名经过严格训练的评分员参与测评工作。在正式测评前进行过两次试测,评分者与培训者之间的一致性达到可接受水平。正式测评时,其中2名评分员对园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查询,另2名评分员对园长、教师、家长等相关利益主体进行访谈。4名评分员各自完成测量和评分后,再进行小组讨论,最终得出小组合议结果。测评过程中,评分员须填写资料查询清单,并对相关文件拍照取证以辅助评分,负责访谈的评分员须完成相应的访谈记录。
本研究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家园社区协同的总体得分情况
从表2可知,样本幼儿园的家园社区协同的平均值为4.52,达到合格水平。其下设的4个项目中,统筹管理的平均值(M=3.33)最低,處于合格水平,社区共建的平均值(M=4.30)同样处于合格水平,家园沟通的平均值(M=5.14)和家园合作的平均值(M=5.31)均达到了良好水平。可见,浙江省幼儿园的家园社区协同共育质量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二)家园社区协同各项目的得分情况
1.统筹管理的得分情况
统筹管理指幼儿园将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纳入园务工作中进行统筹和管理。从表3可知,统筹管理下设的3个项目中,工作规划和组织建设在平均值上均达到合格水平,而能力提升的平均值未达到合格水平。能力提升的平均值低于合格水平,说明幼儿园较少开展提升教师家园社区合作能力方面的培训。
2.家园沟通的得分情况
家园沟通指幼儿园与家庭保持双向交流,互通信息,交流彼此看法以形成教育共识。从表4可知,家园沟通中的班务沟通的平均值达到良好水平,说明样本幼儿园的教师能够通过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班级情况以及幼儿在园情况;幼儿情况沟通的平均值接近良好水平,说明样本幼儿园的教师能够主动向家长反映幼儿的在园情况或了解幼儿在家期间的表现。
3.家园合作的得分情况
家园合作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保教和管理,幼儿园向家庭宣传育儿知识,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园双方共同承担教育责任。从表5可知,家园合作中的家长参与和支持、家庭教育指导的平均值均达到良好水平,说明幼儿园或班级为家庭参与教育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机会,让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管理工作中;还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多种途径开展了符合家长切实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4.社区共建的得分情况
社区共建指幼儿园与周边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并为社区提供服务。从表6可知,社区共建中的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平均值接近良好水平,说明样本幼儿园与周边多个社区机构基本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能够结合幼儿园自身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提供服务的平均值介于合格与良好水平之间,说明幼儿园能够为周边社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
三、讨论
(一)有关家园社区协同共育能力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较少
本研究表明,浙江省幼儿园在“统筹管理”项目的子项目“能力提升”上得分(M=2.98,SD=1.51)较低,未达到合格水平。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通过访谈发现,从教师专业培训的内容来看,多数幼儿园在教师培训中主要关注教师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等与课程质量提升直接相关的内容,而较少关注教师的家园社区沟通能力;〔5〕从教师专业培训的方式、频率、针对性来看,幼儿园通常通过开展讲座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家园沟通能力,但是一学期内开展的次数较少,且缺乏针对性。因此,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上强调其家园社区沟通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幼儿园为周边社区提供服务的精准度不高
本研究表明,浙江省幼儿园在“社区共建”项目的子项目“为社区提供服务”上得分(M=3.83,SD=1.15)较低,处于合格水平。这说明幼儿园为社区提供的服务较少,且社区只是被动地为幼儿园提供帮助,并未真正参与到幼儿园工作中。〔6〕幼儿园为社区提供服务的频率较低,且质量不高,并未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多途径、多角度为社区提供服务,在提供服务时也未事先征求社区的意见。该结论与彭丽萍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7〕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幼儿园管理者和社区管理者合作共育的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低。这与以往研究的发现较为一致。〔8-10〕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的类型单一化,并偏重于休闲娱乐场所等物质性资源,而忽视了人力和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此状况下,幼儿园为社区提供服务时也比较盲目,没有事先通过问卷等形式对社区的需求进行调查,加之为社区服务的意识薄弱,提供服务后对社区的反馈也少有追问、反思与总结,因此为社区提供的服务数量较少、质量较低。我国社区教育起步晚,其组织架构和内容形式等诸多方面皆未落实到位。〔11〕社区管理者由于工作繁忙,对幼教工作不够了解,在与幼儿园合作共育方面经验不足,因此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方面也未形成完善的制度體系,导致幼儿园为社区提供的服务与社区的需求不符。
(三)家园社区协同共育缺乏系统的组织
本研究表明,浙江省幼儿园在“统筹管理”项目上得分(M=3.33,SD=1.09)较低,处于合格水平,这说明幼儿园在与家庭、社区协同共育上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且忽视了家庭和社区在其中的重要地位。一些幼儿园在与周边社区的联系和合作上,表现出短期性和不稳定性,缺乏事先计划与详细安排,双方在合作开展活动时缺乏交流。少数幼儿园更是未能将与家庭、社区间的合作列入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或者只是笼统地提一下,但并没有写明合作的目标、内容或形式。一些幼儿园虽然组建了家长组织、社区组织,但空有外壳,组织开展的活动寥寥无几,且在管理上缺乏规范性,比较随意。家园合作中,家长只是“支持者”“听众”,参与的类型单一,且缺乏主动性,整体参与水平较低,参与意识不强。〔12〕因此,幼儿园要切实发挥家委会、社区合作共建工作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保证利益相关主体能够真正行使自身权利,并积极地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献言献策,不遗余力地为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做贡献。
四、建议
(一)加强有关家园社区协同共育能力提升的教师培训
从本研究的结果看,在幼儿园为教师提供的培训中,提升教师家园社区协同共育能力方面的内容较少。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家长能否较好地参与到家园合作中。幼儿园要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技能和合作沟通的能力,给予教师锻炼机会,让教师有意识、有能力与家庭和社区合作。第一,可以邀请业界专家来园就目前家园社区协同共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提出意见,指明方向。第二,除了“请进来”,还需要“走出去”,将家园社区协同共育能力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促使教师去积极争取家长与社区的支持、协作。第三,需要根据教师的能力,为其创造与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可让教师去家园社区协同共育质量较高的幼儿园学习、观摩与交流,并梳理学习到的经验。对积极促成家园社区合作的教师给予奖励,例如帮助教师到高一级的专业院校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进修学习等。〔13〕通过诸如此类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各个击破目前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更好地将经验迁移到自身的实践中,定期通过教师本人、家长、社区、幼儿园等多角度对教师的家园社区协同共育能力进行评估,结合教师近期出现的新问题及其能力水平给予相应的指导,以真正体现教师家园社区协同共育能力培训的精确性、针对性。
(二)以双赢为导向与社区协同共育
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一直是提升家园社区协同共育质量的难点,本研究的结果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点。查阅文本资料以及对教师进行访谈后发现,大多数幼儿园并未将与社区合作开展活动制度化、系统化,更强调对社区资源的利用,而较少思考如何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育、文化共通,更鲜见采取行动。陈红梅根据幼儿园与社区互动行为的不同深度和广度,将两者的合作行为分为资源利用型、服务提供型和文化交融型,其中服务提供型更强调幼儿园对社区需求的了解和满足,而幼儿园只有将与社区的合作行为向服务提供型转型并不断致力于创造与社区文化交融型的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与社区的互利共赢,提高共育质量。〔14〕第一,幼儿园可以在每学期开学前结合各年龄段班级课程安排,草拟一个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活动的简易方案,并将其统筹到日常的园务工作计划中,最后进行系统化的整合管理。第二,幼儿园主动与社区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并学会合理利用社区的特色资源开展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形式等。幼儿园在选择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活动设计时,要将社区的需求纳入考虑范围。要仔细调查社区及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细致划分不同需求的类型及迫切性等,以提升为社区服务的针对性和合作共育的成效。第三,幼儿园应与社区制定精细、完备的合作方案,明确双方合作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力求与社区达成一致的目标,促进双方形成稳固的合作动力。幼儿园应在了解社区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为社区服务,通过一次次周密、充分的合作,与社区共建合作共同体,共同努力创设优质幼儿教育环境。
(三)拓展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家长不应该是被幼儿园所忽视的学习资源,家长是基本的教育者,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参与者。〔15〕因此,在家园合作共育方面,幼儿园要赋予家长监督权、管理权等,拓展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深度及广度,发挥不同职业、不同专长家长的优势。第一,善于寻找、发挥家长的强项。可以事先对家长的专长进行调查,整理形成一个“幼儿园家长资源库”,并将强项相似但层次等略有不同的家长划分成不同群体。同时,结合不同家长的工作性质及能力,开展不同频率和类型的家园合作活动。第二,增加家长参与幼儿园事务的广度,呼吁家长集思广益,在幼儿园课程建设、班级管理、环境创设、教师评价等多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充分保障家长的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等,通过赋权来赢得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例如,班级、年级、园级家委会等家长团体在内部沟通协商后,每个月或每周定期听取幼儿园的工作汇报,不定时地对幼儿园工作进行检查,且在检查之前无须提前告知幼儿园,最后向幼儿园提出需要整改的问题并要求其落实、反馈等。这种程度的赋权能够保证家长的充分参与、监督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增进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同时让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课程等有更深刻的感受,有利于促进双方间的合作。
参考文献:
〔1〕EPSTEIN J L.School,family,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Preparing educators and improving schools〔M〕.Boulder,CO:Westview Press,2001.
〔2〕EPSTEIN J L,SANDERS M G,SHELDON S,et al.School,family,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Your handbook for action〔M〕.Thousand Oaks,CA:Corwin Press,2009.
〔3〕GENT P J.Great ideas:Using service?鄄learning and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to help your students succeed〔M〕.Baltimore,MD: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2009.
〔4〕陳德枝,李克建,周兢.《走向优质——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测量学属性分析:基于我国100所幼儿园与1670名儿童的测评数据〔J〕.学前教育研究,2021(1):3-16.
〔5〕董益帆.学前教师培训现状与培训需求研究: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4):41-43.
〔6〕杨慧敏.实践共同体视角下学前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基于瑞吉欧社区参与式学前教育管理经验〔J〕.教育评论,2021(1):93-97.
〔7〕彭莉萍.华中地区H省C市幼儿园运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8〕王芸.幼儿园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9〕张思雁.幼儿园社区资源整合:问题与对策〔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5.
〔10〕李生兰.示范性幼儿园组织儿童外出活动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7):85.
〔11〕李蓉蓉.示范性幼儿园家园社合作共育的现状分析〔D〕.喀什:喀什大学,2020.
〔12〕包艳丽.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权利的现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13〕刘爱云.H省A市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4〕陈红梅.幼儿园与社区互动行为类型及其推进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5):49-54.
〔15〕虞永平.幼儿园课程中的家长参与和家长发展〔J〕.教育研究,2006(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