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红
[摘 要]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育体制的改革下变成新课改的主要目标。数学是高中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学习该学科的内容会让学生有很大的启发。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推动德育与提升学生綜合素质。
[关键词]传统文化育人;高中数学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4-0029-02
高中数学学科的综合性较强,且包含丰富的知识内容,所以学习数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利用一些隐形教材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精神。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育人理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优秀学习习惯,而且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素养。在教学时,教师要寻找高中数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让两者有效结合,这样才能发挥出传统文化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一、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具备渗透传统文化的能力
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数学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科学素质,而且可以提高文化素质。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育人,因为数学学科是育人的载体之一。目前因为我国教育的特点,有的人认为学科的学习是在为高考而开展的,这样的发展与教育的初衷不符,也与教书育人的目的不符。因此,我国在不断改革教育体制。在新课改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收获知识,而且是为了可以让学生具备数学精神与掌握学习方法,加强学生思维与品质的锻炼,从而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数学学科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体会数学文化,而且要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将数学学科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数学知识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的内容,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将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有效结合,并进行其应用价值的探索与研究。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方法
1.收集与数学传统文化有关的资料
在学习数学时,学生会逐渐发现,大多数学知识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函数“一词由清朝著名数学家李善兰翻译,在我国古代“函”与“含”的意思相同,都可代表“包含”。李善兰认为凡式中含有天,为天之函数,古人会用天、地、人、物这四个字来代表四种不一样的变化,而此定义代表了“只要公式里包含变量x,那么该式子就是x的函数”。因此函数也代表了公式中包含变量。对数学传统文化相关资料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而传统文化的融入,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有效激起学生的探索欲。
2.从多学科中体现传统文化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解题思想已成为转化思想,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与汉代的公孙弘有着密切的关系。面对汉武帝的问询和汲黯的责备时,公孙弘不但不辩解,还大力赞扬责备自己的人,此举让公孙弘得到“宰相肚中能撑船”的美名,这直接体现了数学思维中的转化思维。数学思维方法与中国古代军事书籍《孙子兵法》相关,部分数学公式或思想与《孙子兵法》中的内容理念一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数学知识与我国古诗词的原理相通,因此,教师教学时可以将数学知识与语文知识相结合,在多门学科中融入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从多个环节入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中数学课中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采用南宁三中黄河清老师提出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新课引入、概念形成、应用探究、思维育人、史料育人、审美育人、文化育人与目标育人等环节入手。新课引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然后引导学生形成对应的概念,这个环节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应用探究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注重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思维育人可以在形成学生思维理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史料育人是在教材中充分挖掘丰富的史料内容与育人价值,加强教学与德育的紧密联系;审美育人则是加强学生对美的追求、欣赏与喜爱,从而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文化育人是让学生深刻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在提高自身数学文化素养的同时,培养爱国情怀与民族自信;目标育人则是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求真思想为目标的,促使其自由探讨、发现规律、尊重事实。
传统文化从多方面渗透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以培养学生的求真思想与科学态度为最终目标,鼓励其自由探讨、发现规律、尊重事实,从而将其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地位
在教学数学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对学生展开相应的学习目的性与理想性教育,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作用和意义有更深入的了解,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的求证意识
学习数学必须严谨、真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猜想、实践、操作与求证的过程中,领悟数学本质,培养求证意识。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勇敢表达想法的良好习惯,从而提升学生学会批判、追求严谨的良好素养。
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数学家和科学家若是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咬住困难不放的决心,就无法成功。所以,科学家都有坚定不移的精神,他们在面对挫折的时候,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以勇往直前的精神去攻克一切难题。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这项任务不是短期之内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日积月累的坚持。数学作为高中必修的重要学科之一,教师更加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理念中,在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下,帮助学生得到发展,在激发学生探索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我,从而成为对国家有益的创新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姜丙黄.传统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学数学研究,2019(10):4-6.
[2] 彭刚,汪晓勤,程靖.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意义与方式[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1):115-120.
(责任编辑 黄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