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干预对肝癌患者的影响

2021-09-11 06:30:00李红燕侯艳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7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负性分化

李红燕,侯艳丽,张 莉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 江苏徐州221004)

近年来,我国肝癌发病率逐渐升高,原发性肝癌是目前第四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二位肿瘤致死病因,成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因此,发病隐匿、病情进展快,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治疗的难度大,目前我院主要采取介入治疗和保守治疗。多数肝癌患者在确诊后会出现严重的负性情绪,介入术后认知功能也会受到不良影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会对治疗结果产生不利影响,预后较差,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基于此,在对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临床实践表明,对肝癌患者采用常规的对症护理,护理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对肝癌患者采用更为优质的护理方案[1]。2017年5月1日~2019年5月31日,我们对44例肝癌患者实施认知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的8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者;②未合并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疾病,介入治疗后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者;③患者资料齐全,自愿参与本研究,且术后有完整、规范的病理报告和随访资料。排除标准:①合并存在其他部位严重脏器疾病及合并贫血、凝血功能障碍、风湿免疫系统等疾病者;②病灶远处转移患者和无法正常沟通交流的患者;③中途退出研究和不配合的患者。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41~77(55.35±4.75)岁;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16例,中分化10例,低分化18例;肝癌TNM分期:Ⅰ期12例,Ⅱ期13例,Ⅲ期11例,Ⅳ期8例;受教育程度:文盲6例,小学12例,初中及高中16例,专科及以上1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42~79(55.44±4.23)岁;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17例,中分化11例,低分化16例;肝癌TNM分期:Ⅰ期10例,Ⅱ期12例,Ⅲ期13例,Ⅳ期9例;受教育程度:文盲5例,小学11例,初中及高中17例,专科及以上11例。两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受教育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如下:①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观察,了解其病情变化,从而针对性调整护理方案。②护士要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述肝癌相关的健康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进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③护士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疏导其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信心。④对患者的护理包括日常护理和对症护理措施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认知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认知护理:a.帮助患者重建对肝癌的认知。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通过图片、宣传册、视频等多种方式让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治疗情况及情绪状况等,明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b.帮助患者完成自我心理重建。护士对患者采用心理教育的方法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疏导其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找到新的角度来了解疾病和周围的世界,勇敢面对。c.加强对家属的认知护理。家属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这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因此,护士要积极与家属沟通,缓解家属对患者疾病的恐惧程度。d.教授患者使用一些放松疗法来减轻疼痛,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与聊得来的朋友聊天等。②音乐干预:a.实施音乐疗法前,护士应选取如《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春江花月夜》《胡笳十八拍》等一些强化肝脏的功能、疏肝理气、通肝解怒、养阳保肝的音乐,并建立音乐库。b.与患者主动交谈,时间1 h左右,全面了解其基本信息和对音乐的喜好,从曲库中选取患者喜好的音乐进行播放,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让患者轻闭双眼,放松身心。c.给予音乐干预,每次0.5 h,每周干预3次,连续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包括并发症护理、合理饮食、肝癌介入后护理、不良反应方面,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②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好[2]。③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3]。④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得分范围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4],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2 结果

2.1 两组对相关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对相关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MMSE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MMSE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确诊后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生理上的变化,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各种负性情绪,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十分不利[5]。因此,对肝癌患者除了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外,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6]。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干预,相对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认知护理是临床上一种优质的护理干预模式,通过认知护理干预,可以重塑患者对自己疾病的认识[7],提高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增强自信心,产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改善了患者心理状况,最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8]。同时与家属多沟通,鼓励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缓解焦虑,调动家属的积极配合度,为患者抗击病魔提供了心理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音乐疗法干预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干预方法,有研究发现,听音乐作为人体心理的一种抒情活动,能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镇静的效果[9]。音乐疗法属于一种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这种治疗方法将心理理论作为基础,利用音乐来达到舒缓紧张、不安、恐惧等多种负性情绪的目的[10]。音乐疗法具有自然、无创伤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情绪的稳定性,将其作为肝癌患者的辅助干预手段是可行的[11]。

孙翠英等[12]在研究中指出,对肝癌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认知功能,降低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性。章娟等[13]研究结果发现,音乐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都得到更加明显的改善,VAS评分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对并发症护理、合理饮食、肝癌介入后护理、不良反应方面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SAS、SD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增加对肝癌患者的认知干预和音乐疗法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患者疼痛。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负性分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PACU 音乐疗法对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患者麻醉后恢复的影响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
开天门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甲状腺腺瘤术前焦虑症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