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应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培养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新型文化人才,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模块; 务实设计教学路径,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与职业教育内容的整合,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性项目操作、实践性服务活动、传承共享沙龙等实践教育方式,培养新形势下的文化新人才。
关键词:非遗蓝印花布;高职院校;双创推广
中国在法律层面上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3154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507件传统工艺品需要通过空间载体展示,其中大部分位于农村地区。随着社会中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公众的审美、品味、审美和其他文化品位逐渐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和工匠精神也被更多的人所理解。一方面,这是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认可,以及对传统民族文化日益增长的信心。另一方面,它受到社会所倡导的工匠精神的启发,并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随着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的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随着社会中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公众的审美、品味、审美和其他文化品位逐渐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和工匠精神也被更多的人所理解。一方面,这是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认可,以及对传统民族文化日益增长的信心。另一方面,它受到社会所倡导的工匠精神的启发,并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随着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的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
1. 非遗蓝印花布发展概述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安溪蓝印花布的工艺主要依靠民间传承,以湖头李氏家族和官桥上元辽氏家族为代表。1998年安溪文博图书馆馆长黄玉玖师从辽李家学习蓝印花布,掌握了传统手工艺。海外华人专科学校陈国瑞老师从2016年开始学习安溪蓝印花布的相关技术和文化产品。此外,泉州还有一些商业艺术机构从事儿童教育、寄宿旅游、手工艺作坊等,以掌握蓝印花布艺术。从总体上看,蓝印花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民间传承转向了学术研究和商业探索。
目前,民间生产的蓝印花布已基本绝迹,染房建筑也已消失,只有在一些村庄还有少量的染房工具,如大井坑、永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法完整真实地保存和呈现。文化生态学的原貌已经消失了。
依赖于主要环境的次要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首先,在蓝印花布的上游生产中,棉花和早熟禾已经被其他作物所取代。其次,民间手工纺织业已经被工业化生产所取代,人们不再依赖繁琐的纺纱、织布、染色等古老工艺。最主要的原因是蓝印花布产品已经脱离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阶段,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社会丰富的物质条件。
2.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的现状与问题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理念在高职院校还没有被广泛接受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业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关注,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理念作为职业教育的有益补充,尚未完全融入高等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蓝印花布+雙创“传承概念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很少被提及,很少被关注,也不被重视; “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的概念和专业教育的概念仍然处于矛盾和冲突的状态,未能实现两者的充分和有益的结合。
首先,“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本身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一些教师和学者已经认识到“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和综合“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但仍有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传统观点,认为通识课程是不重要的边缘课程和正规课程,不利于专业教育,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教育资源,忽视了“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
其次,大多数高职院校并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
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一些高职院校也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业技能培训,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明显不够重视。相关的高职院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的教学任务分配给普通教育部门或基础教育部门,该部门将分配给各个院校(系),但院校(系)通常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最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形式化。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和相关专业教育之间仍然存在竞争关系。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课程,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他专业教育的相关专业教育是互斥的,在课程设置和课程数量上存在着竞争关系,未能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理想整合关系。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课程设置缺乏适用性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课程的内容设置与相关专业课程分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课程设置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使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无法有效地开展该课程。它与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脱节,在课程内容设置、衔接和内在逻辑水平等方面未能形成有机的整合,课程的适用性较差。
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课程的内容设置不够完善。大多数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课程的高职院校,往往将学院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课程的教学中,突出专业的优势,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课程对相关专业的辅助性和实用性。
但是,他们没有充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保护的理论研究体系,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课程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审美水平。
3.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的实践路径
3.1 校准教学目标以配合文化遗产发展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能力的新型文化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蓝印花布+双创”传承的目的是大范围普及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
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面向大众和社会的礼仪知识,具有健全的人格、乐观的精神和良好的气质,自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懂得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中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学生需要在情感上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并具有与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相同的地位。
3.2 合理设置教学模块培养新型文化人才
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教学模块内容,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學目标,而且可以帮助教师从教学内容的逻辑上更好地把握课程的性质,并与相应的专业教学相结合。
构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价值观及相关法律法规为教学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框架,使学生了解、熟悉和进一步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知识,逐步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框架,最终在理论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解上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并对中华后裔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观念产生强烈而深刻的心理共鸣。
4.小结
高职院校应抓住历史机遇,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模块,务实设计教学路径,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内容的整合与衔接,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训项目运作、实践服务活动、传承共享沙龙等实践教育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适应形势、具有良好素质的新型文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谢文文. 当代江苏高校学生读书社团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20.
[2]司文召.全国高校排舞开展与推广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8.
[3]李静.民办高职院校教育品牌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0.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校级创新创业培育项目(湖汽院学﹝2020﹞9号)文件。校级创新创业培育项目:国潮艺染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华柏(1977-),男,籍贯:湖南,学历:本科,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