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斌
摘要: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就业能力内涵及构建要素进行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探讨双创大赛提升就业能力的理论依据,试图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出通过深化创业大赛与就业能力间的关联、优化课程设置、融入校企双导师、搭建平台加强竞赛成果转化、建立完善运行机制等方式构建双创大赛视域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关键词:创新创业;就业能力;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5;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2-0077-02
基金项目院本文为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科技创新普及专项)“基于立体化体验模式的高校科普创客线下课程开发”(项目编号:2020A1414050075);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广府非遗香云纱文化基因挖掘与活化再生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20GZGJ229);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共享环保快递包装循环系统研究”(项目编号:pdjh2020a0909)研究成果之一。
国务院提出,创新创业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力措施。各高校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希望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就业率较高,但就业质量不尽如人意。据2019年《就业蓝皮书》统计,高职学生就业率达到92%,但有1/3以上的学生不满意自己的职业,这既受到社会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也有社会就业环境和体系的因素。近年来,个人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从认知能力扩展到非认知能力,并且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成为主要研究领域[1]。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集合。就业能力在内容上,包括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2]。高校应帮助学生找准自身定位,确定就业目标,着重培养其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3]。目前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问题如下:高校重视专业技能,忽视就业能力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未能满足产业、行业发展需求;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与区域的需求出现错位等问题。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专业化、技术化,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人文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4]。
二、双创大赛提升就业能力的理论依据
(一)双创大赛的内涵意义
随着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内高校掀起创新创业教育浪潮,也为创新创业竞赛营造了良好氛围。双创大赛对于产业升级转型,参赛学生的能力锻炼,项目的成果转化,以及思想引领均起到深远的影响。双创大赛是国家实现国家驱动创新战略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手段,更是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的保障。
(二)提升就业能力的内涵意义
近年来就业竞争激烈,应届毕业生必须要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能力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这也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就业能力的内涵较为宽泛,不仅包括各种理论和实践能力,还包括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形成自我潜能最大化的一种工作状态、工作态度的能力。学生以及企业认识较统一的基本就业能力包括人文素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基本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如果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吃苦耐劳的品质等,将更加受企业欢迎。
(三)双创大赛对于提升就业能力的可行性分析
就业能力的提高需要从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核心素质培养着手,需要培养的内容覆盖面广,涉及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等。目前高校普遍开设职业规划以及就业指导课程,但对于覆盖范围如此广的就业能力培养已力不从心,难以达到满足供给侧的人才需求的预期效果,更难以实现国家创新驱动的战略。而各双创大赛需要学生的综合素养、团队能力、实干精神、动手实践、沟通等多方面能力,学生在参加双创大赛时需要指导老师适当引导,达到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目的。
三、双创大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实困境
(一)注重比赛成绩,忽视就业能力培养
在创新创业竞赛中,高校重视的是比赛成绩,教师重视的是获奖等级,均忽视了通过比赛锻炼、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往往表现出参赛项目数量多但质量低,与产业、行业需求相去甚远。从分析近年来获奖项目就可以发现,评委较看重技术的创新性、项目天花板、项目的市场前景、创业团队的背景等因素,并没有把通过双创大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就业能力作为考察的重要指标。
(二)重视专业能力培养,忽视就业能力培养
在新时代,经济增长动力已转向创新驱动,用人单位不但对大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有要求,对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等综合能力也必然会提出新要求。但目前高校仍然将注意力聚焦在如何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方式,而忽视了就业能力培养,难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養。对于双创竞赛,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仍然是指导老师以及学校的共识,离通过赛事推动科技创新达到产教融合、产创融合的目的仍然有一定距离。
(三)政策法规未能到位
对于创新创业大赛,部分高校没有相关的激励、扶持政策,导致师生参赛动力不足,项目落地更是困难重重。创新创业对于教师以及学生而言都是一个考验综合素质的巨大挑战,学校没有相应的政策将使项目更多地停留在比赛阶段,缺乏持续性,无法落地;参加比赛的学生更无法通过比赛项目适应社会,提高就业能力。
四、双创大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施对策
(一)深化创业大赛与就业能力间的关联
创新创业大赛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培养的抓手,也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双创竞赛对于社会导向功能、眼球聚集功能、竞争功能的发挥具有积极作用[5]。高校不能单纯将双创大赛看作是比赛,而应该将其视为一个基于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综合平台。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比赛过程中的能力提升,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建设众创空间、创新工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场地,鼓励真做实干,校企提供项目孵化落地的各方面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通过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
(二)优化课程设置
目前高校在设置课程时重点关注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较少考虑就业能力的提高。高校应结合学校、行业、地区特色,关注市场动态和用人单位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需要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人才。打破各专业、各学科之间的壁垒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高校可以依托自身优势,以优势学科群为基础,以双创竞赛为纽带,与企业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调整课程设置,提倡跨学科、跨专业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三)融入校企“双导师”
就业能力提升是多方协同育人的成果,加强校企合作,资源共享聚集,形成校企融合,互惠共赢,才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推动人才培养改革。高职院校应从双创大赛的定位着手,融入校企“双导师”,转变参赛学生的传统比赛思维,培养学生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就业能力,培养学生立足企业、行业、产业动态的格局视野;以项目落地为目的,才能帮助学生走出书本,真正掌握技能,适应企业的要求,提高就业能力。
(四)搭建平台加强竞赛成果转化
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创新创业竞赛、教育。相关机构可建立成果轉化合作平台,实现企业、高校、学生的产品创新、科技创新、育人创新。创新创业成果的有效转化将形成标杆效应,对于学校创新创业氛围起到促进作用。双创竞赛推动科技创新是国家力推创新创业大赛的目的与意义,只有在成果转化中,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需求,真正提高就业能力。
(五)建立完善运行机制
2018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从分类指导、健全评价机制等方面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技创业。高校应明确创新创业分管部门及其职责,完善的政策保障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本条件。同时,也需要完善激励政策、管理政策、科研转化政策、项目入驻孵化政策、学分奖励政策等多个方面的政策用于促进创新创业,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最终实现国家驱动创新战略。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史策.高等教育、个人能力与就业质量[J].中国人口科学,2020(04):98-112+128.
[2]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03):91-92.
[3]彭鑫艳.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7(09):68-71.
[4]庞志康.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9):88-92.
[5]曾婧婧,龚启慧.双创大赛人才选拔标准研究:创新还是创业?[J].科学学研究,2017(10):1536-1546.
(荐稿人:苏国晖,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