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腾讯微视是腾讯力推的短视频产品,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分别存在以下不足。在第一个发展阶段,存在宏观环境不成熟、创新动力不足、体制制度存在障碍的问题;第二个发展阶段,存在定位内容同质、内容吸引力差、受传统思维束缚的问题。本文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精准定位,增强辨识;打通内部,连接外部;全面调研,寻找痛点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短视频产品;腾讯微视;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1-0217-02
一、短视频发展阶段
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产品应运而生。短视频迎合了碎片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发展势头迅猛,颠覆了视听传播的整体格局。短视频领域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2004年到2011年处于蓄势萌芽期,出现了拍客以及各种视频剪辑软件;2012年到2015年处于工具创新阶段,美拍、微视、快手纷纷出现;2016年到2017年是内容创业阶段,抖音、快手凭借UGC(用户原创内容)创作迅速占领短视频市场;2017年至今处于有序发展阶段,在国家监管下,各种短视频产品齐飞,短视频市场从混乱走向有序[1]。
《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将短视频市场归纳为三类梯队。腾讯微视作为腾讯力推的短视频产品,仅挤进第三梯队,用户渗透率仅为18%,远不能与抖音、快手等第一梯队的短视频产品相抗衡。
二、腾讯微视发展第一阶段
腾讯很早就看到了短视频领域的发展前景,是最早进行短视频产品开发的企业之一。早在2013年9月,腾讯微视1.0初次上线,借助腾讯QQ社交平台,将短视频与社交相结合。考虑到受众的流量费用等因素,主打8秒短视频,喊出“沟通视界,八秒无限”的口号。2014年春节,何炅等百位明星使用腾讯微视拜年,春节期间日活连续数日达到4500万,有数百万人使用腾讯微视录制拜年短信,总播放量达到上亿次。但是腾讯微视的高光时刻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2014年4月,在春节期间的爆发之后,用户增长进入疲软期。与此同时,腾讯微视的制作团队也停滞不前,仅进行基本的维护,而不再进行新版本的开发。最终,在2017年3月,腾讯发表声明称将正式关闭微视。腾讯微视在短视频领域的初步尝试以失败告终。复盘这一过程,可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宏观环境不成熟
腾讯微视诞生于2013年,当时我国4G用户才突破3亿。短视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4G技术,而在2013年,4G用户数量和流量费用等条件仍未成熟。为了适应当时的实际情况,微视采用8秒短视频的形式,短小的形式限制了视频内容的质量和丰富性,限制了微视受众的创作和表达,用户数量无法持续增长。虽然腾讯微视后续放开了时长的限制,但是已经无法挽回失败局面。
(二)创新动力不足
2014年的腾讯仍然享受着巨大流量带来的红利,没有强烈的进行短视频App创新的动力,短视频领域不被重视使腾讯陷入了创新者困境。2014年7月,騰讯微博事业部降级并入腾讯新闻,而腾讯微视一直挂靠在腾讯微博之下,腾讯微博被忽视使得腾讯微视处于尴尬地位。没有了腾讯微博,微视相当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同时,彼时处于崛起时期的微信正在积极筹备小视频功能,微视无法与之竞争。最终,在2015年3月,微视产品部被降级并入腾讯视频,负责人离职,意味着腾讯微视被战略放弃。
(三)存在体制制度障碍
赛马机制是腾讯微视无法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腾讯曾给予了微视丰富的资源,马化腾曾拍短视频亲自宣传,也投入了大量资金邀请明星拍摄微视广告。但是微视在经历了短暂的爆火之后便进入了瓶颈期。赛马机制秉持优胜劣汰的观点,于是瓶颈期的微视得不到腾讯的资源支持,最终被边缘化,无法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赛马机制带来的另一问题是无法集中资源做短视频平台,各产品线团队之间协作不畅[2]。目前腾讯在短视频领域共拥有17款短视频产品,这17款产品要依靠自己的团队突出重围,冲击短视频领域,确实非常困难。除此之外,腾讯公司体制太大,用户的需求从提出到落实到产品和技术上花费的时间非常冗长,这种时间差对于团队的士气动力来说也是一种非常大的消耗。
三、腾讯微视发展第二阶段
2014到2017年,在腾讯短视频的停滞期,抖音、快手纷纷进入人们视野,通过明星助力、算法内容分发机制、明确的受众定位等战略实现爆火,一跃成为短视频领域头部产品。在这种背景下,腾讯复活微视。2017年5月,腾讯微视再次上线,对标抖音。这次的复出体现出了腾讯争取短视频市场的决心,高层给予了微视极大的资源倾斜:QQ空间推送引流;QQ音乐千万曲库可供使用;邀请明星为其代言;与王者荣耀、《创造101》联动;同时还加大对网络红人的补贴力度。从2017年5月微视重新上线以来到2017年底,仅7个月时间微视便经历了9次升级改版,增加了包括挂件、专业滤镜、视频拼接在内的众多功能,可见腾讯想借助微视打赢短视频翻身仗的决心。
但是即便是腾讯给予了强大的资源支持,腾讯微视的月活数仍然远远不及抖音、快手,一向可以赢得“追随战”的腾讯这次在短视频领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这一阶段的微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定位内容同质
从目标受众定位来看,抖音主要针对一、二线城市追求并且想记录美好生活的年轻人,在抖音,24岁以下的用户在全部用户中占比达到85%以上;腾讯微视则定位于希望在短视频中获得乐趣的人群,定位不清晰,同时腾讯微视主要依靠QQ空间导流,而QQ空间的用户年龄分布中90后占据60%,可以看出腾讯微视与抖音用户定位存在很大的重合。从短视频界面设计及内容来看,微视与抖音首页和视频播放界面非常类似,原创、独家内容较少,同质化严重。目前抖音的月活过亿,大部分用户已经对抖音APP形成黏性,腾讯微视没有强大的吸引力,与抖音产品差异不大,用户没有理由放弃抖音而选择微视。
(二)内容吸引力差
微视重启,相比抖音更专注于PGC(专业生产内容),选择利用大额度补贴招揽网络红人,试图利用明星效应、网红效应吸引用户,强调网络红人内容的创作,这种精英思维很难下沉到普通受众,让受众争相模仿成为洗脑爆款。反观抖音,其更加强调UGC创作,为受众提供了准入门槛更低的内容,经过容易模仿的动作和洗脑神曲的加持,使得每个普通用户都可以得到上传抖音短视频的积极性,抖音爆款可以被迅速复制。除此之外,抖音用户还可以进行实时互动评论。抖音是熟人关系链比较弱的平台,数量巨大的用户使人们可以不用顾及自己的现实身份畅所欲言,评论区的用户形成了一种准社会交往关系,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社交氛围[3]。
(三)受传统思维束缚
腾讯微视对标抖音展开“追随战”。但是这三年以来,“追随战”收效甚微,其中的原因除了抖音用户已经形成黏性之外,还包括腾讯难以跳脱出原有的竞争思维。腾讯以往“追随战”的胜利离不开用户流量红利,腾讯系列产品凭借已有的关系链条和社交平台实现导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在社交媒体倦怠的时代,年轻人不想将关系性压力导入娱乐中,而倾向于选择熟人关系链较弱的短视频平台,抖音不依靠熟人社交,却创造了出了一种独特的社交氛围,腾讯如果还是依照老套路导入流量,可能会忽视用户真正的心理需求。
四、腾讯微视走出困境的对策
在第一阶段,由于创新动力、体制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腾讯微视最终被战略放弃,错失短视频发展时机。第二阶段腾讯微视复活,但因为与抖音定位内容同质、没有切实了解用户需求导致始终无法赶超抖音,难以走出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精准定位,增强辨识
在内容生产中,品牌定位非常关键,品牌定位决定产品在同类型产品中的市场位置,通过赋予品牌差异性和文化取向等,可以寻找目标受众的共鸣,获得成功[4]。目前腾讯微视用户定位与抖音重合,所以腾讯微视应该重新考虑品牌定位,找到市场空白點,增加品牌差异化和辨识度。腾讯系列产品一直依靠社交做大做强,社交流量是腾讯微视无可比拟的先天资源,故而腾讯微视可以定位于熟人社交短视频平台,强调微视品牌的社交功能,利用强社交关系,依靠微信、QQ,将微信、QQ的图文线上交流转化为短视频线上交流,打造熟人社交关系内的短视频。
(二)打通内部,连接外部
腾讯公司体制庞大,内部实行赛马制度,多个相似产品线齐头并进,提高了产品成功的概率,但是同时却不利于单个产品的发展。腾讯要意识到,不能单纯地将微视做成一款App产品,更需要搭建一个平台,使不论是抖音、微博等主流媒体还是普通用户,都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进行传播交流。优秀的短视频平台需要内部丰富的资源、技术支持,同时还需要外部与供应商、网络红人、用户的沟通与交流。连接外部才能知道用户需求的痛点,才能加强与供应商和网络红人的合作,打通内部才可以使用户需求、内容创作者要求迅速转化为技术问题,及时改版升级,只有这样,才能留住用户。
(三)全面调研,寻找痛点
腾讯的优势在于巨大的社交流量,微视复活之后也更加强调优质内容。腾讯将微视曾经的失败总结为内容生产方面的问题,所以微视复活后,腾讯通过大量的补贴招揽网络红人,更加强调专业的生产内容,保证短视频内容质量。然而,抖音却正是凭借其低门槛爆款视频,使得用户生产内容更加容易,用户创作积极性更高,更能够吸引并留住用户。所以,腾讯微视要做好市场调研,探索短视频发展新规律,下沉到目标受众,切实了解用户心理需求,积极引导用户创作。
五、结语
腾讯微视要走出困境,需要找准产品定位和用户需求,增加品牌辨识度;摒弃居安思维和一贯的赛马制度、“跟随”战策略,打通内部、连接外部;通过调研下沉到用户市场,切实了解用户需求痛点。短视频红利期仍在,是腾讯事业版图的必争之地,因此腾讯需要进行大范围调整,相信腾讯未来在短视频领域仍然可以迎头赶上。
参考文献:
[1] 刘东梅.短视频风起云涌这些年[J].互联网经济,2018(07):90-97.
[2] 张永迪.腾讯十四路抗“日”[J].中国企业家,2019(01):77-81.
[3] 熊茵,季莹莹.从“内容平台”到“关系平台”:抖音短视频的属性变迁探析[J].编辑学刊,2019(04):29-34.
[4] 张京.腾讯短视频产品微视品牌运营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作者简介:金鑫(1997—),女,山东淄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媒投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