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晏 袁媛
[摘要] 《诗·中国》作为诗词节目创新案例的高地,用中国诗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深掘传统文化的价值魅力,凝聚广大观众的价值认同,从源头上打造出了省级卫视节目的高品质和大格局。节目通过季播的形式,以文化为内核,以综艺为外壳,运用“读诗达情,以诗引放”的方式讲述一首诗歌的前世今生,聚焦文字背后的人文历史,寻找诗词文学与个体经验的时代连接,以期通过内容模式的升级与重塑,建构以公共情感为基础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诗·中国》;诗歌;创新传播
随着泛知识类媒介产品井喷式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的文艺作品践行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诗·中国》是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诗刊》杂志社特别推出的大型文化类综艺节目,打造了“诗歌亮相+诗歌解析+诗歌演绎”的节目模式,每期围绕一个核心主题铺陈展开。节目以“传播诗歌之美,领略中国情怀”为核心要素,通过“中国之恋”“青春之歌”“壮志凌云”“英雄本色”“巾帼芳华”“乡愁流韵”“守望家园”“梦想之光”八个主题,呈现了56首经典诗歌的文学之美、情感之美和生命之美。《诗·中国》以现代人的视角纵横时空,深耕诗词意蕴与大众表达,用千古名家的人生境遇对比当下人生的烦恼焦虑,从而让诗歌回归生活,用经典传承文化。节目一经播出,即在网络及社交媒体中广受好评,引发了来自海内外的多方关注。这种“文化+综艺”的深化形式探讨了传统文化与模式创新并驱的新可能。
一、价值导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1]。诗言志,歌永言。诗歌作为人们言志、言情的重要表达方式,是一种映照当下生活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展示着我们的文化传统与精神信仰。在过去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中,诗歌无疑已经孕育并成长为一个成熟且高频的文化IP,既有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诗书中华》等,也有讲述访谈故事节目《诗意中国》《邻家诗话》等。“成熟IP经过市场打磨,依旧生命力旺盛,这是好事。但与之并存的严峻挑战是如何维系观众的口碑。当一种模式不断被复制和粘贴,观众的好奇心在短时间内会被迅速消耗,这种模式的吸引力也相应减退,赢得好评将变得越来越难。”[2]基于此,如何对诗歌进行文化创新表达,成为新生代诗歌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闯关瓶颈与突破要点。
生成与挖掘符号意义的关键,在于叙述原理与戏剧性挖掘的介入。《诗·中国》以“向民族精神致敬”为使命,遵循以诗歌为脉、以人物为点、以故事为线的框架结构,讲述“一首诗歌的前世今生”,努力探寻“诗歌般的生活,生活里的诗歌”。节目突破了以往镜框式的表达,跨越时间与空间,用“诗人的故事、诗歌本身的故事、与诗歌相关联的故事”三个基础视角对诗歌的内涵进行音画阐述。这种故事化的解读视角,成功地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传统/精英文化”特质与大众对文化的接收习惯和意趣倾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了属于节目自身的影像逻辑。这种以人物为主体,以故事为媒介的表达方式,有效唤起了观众与诗人的视域融合,建立起了观众与其从未谋面的创作者的精神共通感。
二、内容构建:为传统赋能,让文化出圈
(一)真、新、意的创意思路
在“真”的方面,《诗·中国》节目在广阔的时间跨度内挖掘经典诗歌的情感内涵,同时依托《诗刊》平台,咨询专业学者,与专家团队深度合作,以公共情感认同为基础,力求建立诗人与读者间真实的情感连接,以真情丈量诗歌的内在厚度,彰显中華民族一脉相承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在“新”的方面,《诗·中国》基于“诗人的故事、诗歌本身的故事、与诗歌相关联的故事”三种故事类型的叙述加以细化完善,建立了“诗歌、诗人、解读者、表现方式和表现者”五大呈现维度,连接共享的过去和共度的现实,带领观众在沟通古今、对话先贤的动态之中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在“意”的方面,节目担当时代重任,紧紧围绕时代话题铺陈内容。例如,其中一期节目将“丰收之歌”定为主题,铭刻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特殊意义。当期节目从远古到近代选取了《诗经·周颂·丰年》、寇准《顶山》、毛泽东《七律·到韶山》等七首诗词,带领观众跨越千年时光,共同领略丰收带来的盛世风采。
(二)三位一体建构内容高地
《诗·中国》以结构带动内容,用环节控制节奏,从模式开发源头打造节目的大视野和高品质,带领观众阅读中国文化。每期节目通过诗亮相、诗解析、诗演绎三个环节,对同主题的诗歌进行阐述与升华。
节目以固定的输出节奏搭建与受众更为友好的互动机制。国风少年团即时代少年团,是知名的中国内地男子组合,在年轻一代中拥有较高的人气。节目邀请这些自带流量基数的年轻人进行“诗亮相”环节的国风演绎,以朗诵、吟唱的形式诠释每一首诗歌,辅以舞美视效,直观呈现诗歌的视觉之美,以阳光正面积极的榜样力量带动更多的年轻人爱上诗歌,吟诵诗歌。
在“诗解析”环节,节目建立了双重维度的诗歌话语体系。一方面,节目通过文化学者们的专业解读抛出内容的硬核信息点,在泛知识补给的同时引导观众正确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与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节目以青年嘉宾作为意见领袖呈现观点态度,讲述“我与诗歌”的种种人生交集,增加年轻化的讨论视角与搜索热度。传统文化在专业解读和时下热点的碰撞之间焕发出对话的生机与活力。
在“诗演绎”环节,《诗·中国》用现场表演、寻访短片、故事嘉宾讲述等方式逐层递进地对诗歌内容进行全方位演绎,在保持文学经典作品精神内核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多样化艺术手段,有机融合各种表现形式,使传统意义上的诗词文学从单一的文字表达中跳脱出来,成为新概念的视听产品,降低观众获得文化类信息的门槛难度,拉近文学作品与观众的日常关系。文化演绎的环节模式近年来一直被广泛使用在各种现象级节目中。《诗·中国》在朝代变化的舞台光影变幻里,尝试扩展空间的广度,在现代感与科技感的互动中为观众呈现百变的视觉体验,呈现四维空间古今对话的国风舞台。
(三)多元互补的嘉宾结构
《诗·中国》将人作为节目运行的逻辑起点与最终诉求,组合了文化嘉宾、故事嘉宾、表演嘉宾三类人员,在保持嘉宾结构性差异的同时,使其兼具文化传承人的共通属性。
节目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杨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以及《诗刊》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总冠军彭敏等作为文化嘉宾,对诗歌进行专业解读,提供平台层面的公共阐释。这种做法将泛文学认知的规范贯穿始终,通过“嘉宾、主持人和受众之间不同形式的演绎和互动,潜移默化地告知受众‘规范’之所以合理的理由”[3],在充分尊重观众自主释读的前提下,规正了其理解经典的方式,避免了过度的解构和解读。同时,节目邀请了不同领域的杰出代表作为故事嘉宾,现场讲述其个人与诗歌之间关联的故事,观众得以通过聆听不同的故事管窥异样的诗意人生。故事嘉宾应和了节目“守护人”的概念,一代代诗歌传承者、守护人在故事化的传播表达里建立起了历史与现实的跨时空连接。
此外,《诗·中国》节目组还分阶段和分领域邀请了多位明星艺人作为表演嘉宾,以吸引受众关注,综合运用戏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诗歌意境之美,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艺术体验。
三、传播策略:融媒体视域下的联动创新
(一)文化力下的审美创新
当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在《艺境》一书中阐释艺术的“价值结构”:“艺术不只是具有美的价值,且富有对人生的意义和深入心灵的影响。一个作品的审美价值包括三个层次:形式的价值即形式美;描象的价值即艺术形象美;启示的价值即形而上的思想和意境的美。”[4]《诗·中国》凸显了视听文本艺术价值的视觉化表达,在舞美设计上深入开发中国山水元素,以古慰今。诗词为引山水为卷,依托大屏、全息投影及其他高科技舞台装置技术,通过“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人以醒目、震颤的心理感受”。沉浸式的舞台体验完成了时空的延展与超越,成功地营造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山水田园与东方意境,“使人们抽离日常生活而获得审美惊奇”。
(二)营销力下的渠道创新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媒介融合成为媒介变革进程中的发展重地,为传统电视综艺节目和数字营销的连接提供了可能,也为开拓综艺节目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价值提供了路径。《诗·中国》集聚了媒介融合的多种渠道,有效盘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线上线下的联动宣传,积极探索出更多样化的营销方式。
在短视频兴起的新媒体环境下,《诗·中国》尤为注重矩阵传播的网络搭建,通过“‘两微一端’推送,采取官媒首发、网络复发、业内宣发‘三步走’策略”,在正式内容播出前即启动宣传,达到未播先热的氛围效果。节目注重短视频的宣传方式,自制了500条发布内容进行全网传播,以适应快节奏、碎片化、速食性的受众习惯需求。与此同时,节目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议程设置互动话题,与Bilibili、快手、好看视频、字节跳动旗下的多个平台合作,共同发力,发起“抖来读诗”“高能诗词”等相关活动,引导网友的广泛关注和参与。节目组还积极探索先网后台的播出模式,一方面将节目内容的首播优势迁移至网络平台,另一方面,以碎剪的方式拼盘组合短视频内容,有效撬动大屏小屏的网友互动,减少了传统模式下节目制作周期长、非播出季等观众流失的问题。为解决节目在文化产业链方面尚显不足的实际问题,在节目播出的中后期,主创团队积极拓宽赛道,与知名书店和文创品牌进行合作,深入开发节目中的文化资源,以“有诗共读”的形式促进节目传播,延长节目生命周期,形成长尾效应。
《诗·中国》节目组还尝试开辟丰富的线下宣传思路,线上线下互补共生。一方面,节目组组织了多场“诗歌进校园”的主题活动,聚焦学生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真实互动的参与内容弘扬以诗歌为载体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引导广大学生体悟经典魅力,强化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节目组联合了公共阅读空间机构,以全民阅读的推广为抓手,组织了多场读诗会、诗歌快闪等活动,以事件营销的策略扩大节目影响力。
(三)联动力下的交互创新
遵循着从观众中来到观众中去的制作理念,《诗·中国》着重且量化突出了“网友互动”的线上单元,在内容上选取直播网友的“真问题”在现场大屏呈现,以大屏小屏互为对话,以文化嘉宾与主持人实时回答进行承接串联。
2018年,央视网提出全力落实“台网并重”战略,着力做强多屏传播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产品服务体系和生态链接体系。“网友互动”的环节探索了话语的场域策略,打通了节目与受众即时沟通的渠道。传播的过程也是文化价值的传输过程,传受双方共享情感体验满足了受众的“知识消费、社交消费和认同消费三重文化消费需求”。有效的传受双方互动是传播效果的催化剂,也是迎合受众心理需求、培养文化认同的桥梁。节目在真实问题的切磋探讨中激发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信念与信任。
《诗·中国》在内容建构与传播策略方面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努力孕育打造独具特色的节目IP,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优质方案。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5]。同年8月,國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电视上星综合频道的公益属性和文化属性,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挖掘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制作播出更多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文化类节目。在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下,文化类综艺节目不断发挥其优势,肩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重任。《诗·中国》系列季播节目正是如此,以终为始,从观众的需求中来,不断满足观众的需求,将优质的文化节目内容和正向价值观传播给更多观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万米高空聊传统文化:要学古诗文经典[EB/OL].(2014-09-11)[2020-12-09].https://www.chinanews.com/gn/2014/09-11/6582936.shtml.
[2]张晶,谷疏博.文化记忆、崇高仪式与游戏表意:论原创文化类节目的美育功能[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09):80-85.
[3]谷疏博.公共阐释:论文化类综艺节目对文学经典的再建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4):113-116.
[4]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20-12-11].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