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琳
摘要: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方法上就需要做好相应的改革工作,引导学生能够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进而为提升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将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游戏;趣味性;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149
1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小学数学教育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加强数学教育的有效性,相对于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更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为优化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将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2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方法
数学学习更多呈现的是严谨和专业性的特征,由此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下将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难以理解,而在数学知识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也将使得学生走入听不懂一学不会一厌学的恶性循环中,因此当代数学教师更加需要营造让学生“感兴趣、喜欢听、听得懂”的数学氛围,进而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奠定良好基础。
2.1 教育游戏融入,提升数学知识教授趣味性
教育游戏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肢体的运用提升游戏的刺激性以及趣味性,以此更好地提升数学教育的效果。例如在《鸡兔同笼》数学知识教授时可以让小学生在绘本上寻找相对应的图片,教师再加以动物形象的描述,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感知动物的形象特点,进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方程式的兴趣。创造情境的方式是当下绘本与主教材融合的呈现方式之一,其往往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产生,在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肢体表演的形式将绘本中的内容展现出来,让学生根据情景中的数量变化来学习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鸡兔同笼"方程式教学时,教师表演情境:
“如果笼中有两种动物鸡和兔,其中一共有60只脚,问其中的鸡和兔的数量各是多少?”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进行情境导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故事的生动有趣性,同时也能明确其中的未知数,以此提高小学生的思考能力。隨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扮演小鸡和兔子,在同伴合作间探究小鸡和兔子脚的数量,由此更好地削减小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
其次,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加减法的运算学习,以此更好地降低数学知识学习的枯燥性。例如当教师说出两个数字相加等于多少时,让小学生自行组成小组,当小组人数与计算结果对应时,就需要淘汰出局,留到最后的小学生将获得奖励,这种方式不仅能强化学生在计算上的速度,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得到整体素质的提升,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2.2丰富提问主体,促进疑问生成
为了更好地顺应新课程标准变革的趋势,教师就应该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角,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的主体,从而引导小学生通过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进行问题的提出,将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进而为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关于统计与概率》一课教学上,老师可以设计出一场转盘抽奖游戏,期间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家准备一个圆形转盘及三种颜色的纸片,然后让不同颜色的纸片转到不同的转盘上,期间老师可以给学生录像演示,并教授统计与概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让学生自己转盘,计算出不同颜色的概率。期间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思考和提问的空间,进而为优化整体的学习效果奠定良好基础。最后就是善于提问的阶段,这个阶段是需要一定的训练周期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组织学生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探讨,以此培养学生善思好问的学习习惯。
2.3 提倡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引导学生根据公式原理在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中进行正确的思考与运用,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明确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在学好知识的基础上,加深认识,进行创新,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创造良好条件。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梯形的形状组成进行思考,使其能够通过图形转换的方式将求解梯形的面积引申为求解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由此提升对数学知识的融汇贯通能力。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观点,从而更好地突出学生个性形成的差异性,如有些学生把求解梯形的面积转化为解两个三角形的面积,这种思路也是可行的,因此可以通过鼓励更好地促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与实践的课堂时间与空间,从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通过趣味性游戏以及多元化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欢快的氛围中感知数学知识,进而为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万良.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提高[J].教育观察,2019,8(42):52-53.
[2]祁世荣.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227.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中新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