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兰
摘要: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优质的国学经典教育内容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及文化教育的最佳素材。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下,国学经典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应以此为立足点,促进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发展。本文将站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视角上,分析如何利用国学经典教育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构成,依托出教材中带有人文教育内涵的优质素材,要求教师利用语文的独特教学材料,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及文化意识,将优秀文化发扬光大。国学经典作品在语言、内容及思想内涵上都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影响深远,是培养其语文素养不可缺少的入手点。
1.深挖作品內涵,培养诵读习惯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古代诗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国学经典诗词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等古人的名言警句,使学生自觉按圣贤的要求约束自己,身体力行去实践。经典诗词中,还蕴含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励志哲理,体现了“吾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的立人之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使学生体验到“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人心”的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从“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中体验那种辛勤为民、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可见,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在声情并茂的经典诵读中,让学生轻松记住一生受用的礼义廉耻,懂得谦卑,懂得真诚,懂得仁孝[1]。
在平时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十五分钟晨诵、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读、古诗新唱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润养身心,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得以传承。此外,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国学课上还需做一些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让国学经典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学经典传承活动中来,增长见识,修养身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延伸学习内容,打造交流平台
国学经典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的比重是较小的,课本中以白话文居多,这显然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当为学生们创建一个专门用于学习和交流国学经典作品的平台,将课内外的时间均充分利用起来,扩充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让他们在耳融目染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健康成长。
如在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有关国学知识的比赛,充分利用教学楼走廊、教室墙面、黑板及手抄报等平台,在上面抄录一些国学经典作家作品、常见的借代词语等内容。还可以张贴书法水平较好的学生的作品,作品内容可以是古代名人名言、诗词佳作,也可以是文学常识、一句话评书等。形式上可以采取每周更新一次,每次涉及两三个主题,以营造国学经典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兴趣,进而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3.抓住节日契机,创设实践活动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深入探究。许多传统节日中都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当代学生却往往盲目的崇拜外国节日,对我国节日的了解甚少。从经典国学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关节日的内容,基于这一点,教师完全可以抓住节日的时机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深入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国学文化的魅力。比如,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重阳节来历的资料,制作手抄报,并组织一次特殊的交流分享会。会上,学生们介绍重阳节的来历、节日习俗,相互分享与重阳节有关的国学经典作品,一齐诵读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从中感受节日中蕴含的文化、情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更进一步。此外,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并给孩子们介绍清明节的习俗。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特有的节日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2]。多开展类似活动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将在班级内掀起一股国学作品的学习风潮,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
4.诵读经典故事,铸就优良品质
国学经典作品的语言和文字与白话文相比较难理解,这很容易挫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故而教师应尝试提升教学趣味性,以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让他们在对故事的感悟中树立深刻思想,获得感悟,得到语文素养的发展[3]。如《三字经》,很多小学生在上小学之前就背诵过《三字经》,但是那只是一种机械的背诵,他们对于《三字经》里面包含的故事内容知道得太少。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挖掘书中蕴含的故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查资料,寻找故事原文。只要教师坚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说故事,听故事,就能通过《三字经》的学习,挖掘到文章里蕴含的德育思想[4]。此外,《弟子规》中孝敬父母、与兄弟姐妹友爱、谨言慎行、信守承诺等内容也应成为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的一部分,应该作为学生课上课下常读的内容,让他们理解着记忆,做到用《弟子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5.结语
总之,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发挥国学经典的作用,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在课堂中为学生渗透国学经典的知识,在课下开展和国学经典相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中深化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学习水平,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渗透国学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四有”接班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秀娟.浅谈小学语文经典诗文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109.
[2]张俊爽.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经典的意义辨析[J].亚太教育,2019(4):66.
[3]唐艳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12.
[4]孟祥丽.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