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2021-09-10 14:44:19谭联香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4期
关键词:养成行为习惯性格

谭联香

摘要: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三岁进入幼儿园学段,开始为日后人生的性格和行为基础打下烙印。而幼儿园时期的孩子,身心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对外界的信息包容性大,吸收速度快,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这一阶段的身心发展特性,把握好这一塑造时机,给幼儿一系列的引导和帮助,让幼儿在幼儿园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性格。本文重点论述幼儿园阶段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行为习惯;性格;养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377

一、幼儿行为习惯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很多家庭选择只生一个孩子,将有限的金钱、精力和时间集中在一个孩子,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家庭模式向“一二四”转变,即一个孩子,两个父母,四个老人。六个成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了家庭生活的中心。在这种模式下,孩子极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是性格,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加上父母白天工作,孩子留给老人带,老人常常溺爱孩子,事事精心,替孩子包办,充当孩子的“服务员”,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孩子生活能力低下,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笔者在幼儿教学时,发现有些幼儿吃饭时不会自己拿勺子,上厕所时不会自己脱裤子,午睡醒了不会自己穿衣服,还有些幼儿,因为平时上厕所都是成人提醒,在园时想上厕所了不是不敢告诉老师,就是说的时候已经太晚,没走到厕所已经尿裤子了。

自理能力较差,没有掌握应有的生活技能,很容易让幼儿产生挫败感,对日后的生活、学习包括性格形成都会起到消极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要尽快帮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多年来有一句关于性格和行为习惯的话在网上流传甚广: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流传的“名言”虽然不算百分百正确,但有一定道理,也说明了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行为习惯不仅影响着性格的健全与否,也对今后的一生有着决定性影响。而幼儿时期就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行为习惯培养得当,能为幼儿步入小学、中学、大学,乃至长大成人走上社会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行为习惯不是小事,不是有些成人认为的“现在还小,孩子长大自然就好了”。坏的行为习惯如果不在幼儿时期加以纠正,就会像不经修剪、未曾施药的小树苗一样,不仅会被歪枝斜干压得长不成参天大树,还可能被害虫蛀空。

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做好幼儿的“修剪师”和“引路人”。

三、幼兒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作为幼儿教师,在园所育儿时,要时刻带着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看到幼儿存在的问题,问题初现端倪是最容易解决的,千万不要等毛病根深蒂固了,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纠正。

1、委婉指出,保全颜面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再正常不过。但是,幼儿教师不能因为幼儿年纪小,就认为他们不懂事,没有尊严,随意批评。幼儿也是“要面子”的,当教师指出他们的问题时,他们也会感到丢脸,会局促不安、会羞愧。笔者记得观摩一次大班公开课的时候,其中一名幼儿有点活泼爱动,私下说话大笑,被教师点名批评:“某某,就你会说话会笑是吗?”其他幼儿哄堂大笑。该幼儿闭嘴低下头,之后整节课,包括一起唱歌念儿歌都再没有开口。显然,教师的当众批评讽刺伤害到幼儿的自尊。

对此笔者认为,在幼儿犯错活不遵守班级规则时,教师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可以私下指出耐心引导,如果在必须在公众场合加以纠正,教师可以用眼神示意,或者轻轻点一下幼儿,这样既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不妥之处,又保全了幼儿的颜面。

2、积极鼓励,建立自信

出现问题容易,纠正问题较难。问题出现之后,要想改变,期待一次纠正就能见效是不可能的。同样,养成良好习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比如用从用勺子吃饭改为用筷子吃饭时,很多幼儿不习惯,在教师的鼓励之下,有些幼儿成功“转型”,有些幼儿仍然不会用、不熟练。在多次指导幼儿仍然没有明显成效的时候,教师容易失去耐心,而幼儿此时也可能会产生挫败感,觉得自己无法学会,从而失去信心。此时,教师要保持耐心,给幼儿更多鼓励,不放过任何一次幼儿的“成功之时”,加大赞扬力度:“这次夹得特别牢固,记住手法,非常棒,老师知道你可以的!”用自己的认可和鼓励帮助幼儿树立信心,形成良好习惯。

3、提供空间,多彩活动

每个幼儿的生活环境不同,家长的养育意识也不同,有些家长宠爱孩子,事事包办,这样的幼儿自理能力较低,还有些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家经常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这样的幼儿自理能力较高。

对自理能力较低、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幼儿,教师可以开展各种活动,为他们创造锻炼机会。比如围绕生活技能开展竞赛,如“比比谁最快”“我是穿衣小能手”等,提供奖励,吃饭最快、最干净的幼儿奖励小贴纸,能自己穿衣服的幼儿奖励小玩具等,通过竞争和奖励机制,激发出幼儿掌握生活技能的积极性,靠着内在驱动力在家庭中勤加练习,迅速养成自己穿衣、吃饭、整理玩具等良好习惯。

总之,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耐心的、科学的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发展,引导幼儿成长,为日后的人生路打好基础。

湖北省恩施巴东县信陵镇托幼中心

猜你喜欢
养成行为习惯性格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6
猫的性格爪知道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8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6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40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46:33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25:01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0:52:15
性格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