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校中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1-09-10 07:22李佑新
红豆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民办高校

李佑新

【摘要】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为,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正确认识心理、生理以及个人健康相关的知识,最终把学生从压抑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在此工作方向,投入更多的关注,以便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帮助高校学生以正确的思想及心理与健康方面的认识步入社会。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心理与健康教育

引言:良好的心理与健康教育,不仅可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还能通过明确的指导,促使学生更为清晰与具体的认识心理与健康方面的内容,以便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心理与健康教育生态,使学生无论是在内卷的背景下,还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因而,高校辅导员必须重视高校学生对心理与健康教育方面的诉求,认清自身的教育功能外,及时进行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定位,调整教育指导方向的同时,明确阶段性的教育目标,最终帮助学生完成学生身份到社会身份的转变。

一、民办高校中辅导员展开心理与健康教育工作的优势

高校辅导员在心理与健康教育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其主要体现在教育功能的转变上,以及教育性的发挥上。教育,是开展心理与健康指导的核心特征,在其中,高校辅导员所提供的心理与健康教育作用,是对高校学生个人发展的有益补充。其次,通过高校辅导员展开心理与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并促使高校学生认识到自身无论是在择业层面,还是在个人发展层面具备多样化的选择,这将大大降低高校学生的现有压力,维持学生心理与健康状况的稳定。再次,高校辅导员,易于发现高校学生的行为及心理活动规律,继而便于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心理与健康教育的转变,这是执行心理与健康教育工作时的普遍逻辑,更是高校辅导员的优势所在。最后,由于家庭、成长、个人等多类因素的差异,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通常存在不同,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以教育指导的方式,减轻学生的焦虑感、自我质疑感。

二、民办高校中辅导员展开心理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

(一)关注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焦虑问题、心理情绪问题都会扰乱高校学生的成长节奏,影响学生的情绪稳定外,还会逐渐致使学生形成习得性的心理问题,这种情况在特殊学生群体中的易发性较高。因而,高校辅导员要积极转变心理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执行理念,回归到现实角度,从教育本质及心理与健康教育的属性入手,将特殊群体的个人发展问题、心理情绪的纾解问题,纳入工作的范畴,加强学生对心理与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帮使其不被特殊的心理问题所影响,承担起自身应有的社会责任外,减少习得性心理问题对特殊学生群体的个人发展影响。这是转變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价值追求的方法,也是发挥心理与健康教育特殊性的途径之一。特殊性是心理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特征,在解决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时,高校辅导员还需通过针对性指导的方式,改变学生的价值追求,使其能够走出自身的偏见,逐步减轻自身的习得性心理问题。最后,为了更好地增强和凸显心理与健康教育的价值,高校指导员还需增加本项工作的合理性,以确定问题、针对性解决问题和个人指导的方式,完成心理与健康教育的闭环。

(二)形成家校教育的配合。心理与健康问题的形成,与多类型因素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这其中,家庭因素的占比较大,是转变学生思维思想,以及增加心理与健康教育成效的基本手段,虽然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学生的行为加以约束,但是由于学生群体体量大、监管难,使得高校辅导员很难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这是广泛存在于各大高校中的教育问题。为此,高校辅导员应重视家校教育配合的工作方法,并结合高校学生的行为规律及思维意识特点,增加家校教育的弹性,使家校配合教育呈现出有序化、科学化的教育状态,才能按阶段、按诉求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以此为方向,进行必要的心理与健康教育指导,有利于规范高校学生的行为方式,解决学生个人发展问题的同时,降低外在压力、内在诱因对学生心理与健康情况的影响,这是通过家校配合,推动学生自律性提高,并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得以良性发展的途径。

(三)形成固有的教育框架。教育框架和教育指向,是完成心理与健康教育实践的两类要素,也是完成教育目标,强化学生素质的关键所在,更是高校辅导员应有的教育追求之一。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心理与健康教育陷入纸面化、书面化的问题之中,高校辅导员需要提前进行教育问题的分析,按照不同阶段的现有问题,制定出具体的、易行性较高的教育框架,才能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结合多种心理与健康教育内容的同时,使教育工作转向更多的主题领域,这是在文化层面解决心理与健康教育成效性不足的方式,更是在学生的意识形态层面,帮助其更好地认识心理与健康问题的方法。其次,按阶段、按周期记录学生的个人问题,依靠教育活动、主题实践的方式,弥补传统心理与健康教育方法上的短板和不足,有利于实现心理与健康教育的转型,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个人发展路径。最后,协同发展,也是心理与健康教育中的一项命题,高校教育不仅在于为学生提供更为明确的发展路径,更要帮助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通过主题化、特色化的教育实践项目,开展具体的心理与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多元化教育方法的同时,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发展定位。

结束语:良好的心理与健康教育,在于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加以规范,还在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以此为方向促使高校学生认识到自身层面和择业层面的问题,可大大降低高校学生的现有压力,并维持学生心理与健康状况的稳定。因而,高校辅导员必须重视高校学生对心理与健康教育方面的诉求,将学生群体的个人发展问题、心理情绪的认识问题,纳入工作的范畴,加强学生对不良心理情绪问题的认识外,使其能够承担起自身应有的社会责任,减少习得性心理问题对学生群体的个人发展影响。

参考文献:

[1]查卫华.探究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J].公关世界,2021(14):118-119.

[2]陈明星,刘曦,牛洪钰,寸隽.“新时代,心防艾”心理健康视野下的大学生防艾教育——以云南某学院为例[J].心理月刊,2021,16(14):43-44+46.

基金项目:2019年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编号:2019XGJPX4002)。

猜你喜欢
辅导员工作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校园反腐倡廉教育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思考与探索
试析网络环境下专科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
微信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创新运用
民办高校职业化管理